APP下载

中职电子工程教学的五种策略

2021-03-29冼钢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电子工程中职学校课堂教学

冼钢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传统电子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中职电子工程教学从开始环节到结束环节的调整改革策略:立足多元角度,做好充分准备;结合学生情况,更新导入设计;设定项目活动,强化学生本位;借助问题引导,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设考核环节,引导学生反思。

【关键词】中职学校 电子工程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2-0140-02

重视电子工程的教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对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传统的电子工程课程教学中,教师习惯于采用“师讲生听”的单向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就导致学生学习电子工程知识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学习效果也不理想。为了充分提高学生电子工程知识的学习质量,教师有必要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包括备课、施教、评价等多个环节,从而打造科学的教学模式。

一、立足多元角度,做好充分准备

备课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在备课环节,教师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也会进行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精准安排,以便在教学活动中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但是,受到中职电子工程专业实践性的影响,许多教师都将关注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很少在备课环节投入较多的精力,以至于备课不充分,很难高效开展后续的教学工作。对此,为了提升中职电子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教师有必要在授课前精心准备,为创建优质课堂打好基础。

比如,在《认识传感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学情分析、内容分析、目标设计和活动安排等多个方面出发,做好充分准备,优化备课环节。首先,教师基于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电子工程专业素养、学习能力等进行分析,以便切实把握学生的基本情况。紧接着,教师对教材进行解读,指出“传感器的定义和作用”“传感器的组成”“传感器的分类和主要性能指标”等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随后,教师结合学情、教学内容以及教育大纲的要求等,设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育方向。最后,教师再根据之前的分析和设计,合理地安排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这样,当教师在一一落实教学活动时,能够逐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真正地提升本节课的教育实效。

备课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师要重视备课环节,并从多个角度出发认真备课,为课堂施教活动打好基础,使学生优质地完成电子工程专业的学习任务。

二、结合学生情况,更新导入设计

导入环节是教师引领学生接触新课的第一个环节,而导入的形式也会影响学生对新课的第一印象。当导入的方式相对枯燥、单一时,学生会对新课内容产生消极的印象,如此一来就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动力;当导入的方式相对有趣、生动时,学生会产生积极的印象,主动地开启新课之旅。所以,在中职电子工程专业的教学中,为了激活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兴趣,优化课堂导入环节,促使学生在一开始上课时,就对电子工程专业产生兴趣。

以《认识定时器》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完成导入环节的趣味设计。在一开始上课时,教师先为学生播放关于交通信号灯的视频,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我们在过马路的时候,都有意无意地观察过交通信号灯,它的颜色变化是否有规律呢?”通过这样的引导使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交通信号灯的变化规律。紧接着,教师继续为学生提出“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交通信号灯的颜色会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呢?它是由什么来控制的呢?”等问题,使学生对生活实物背后的工作原理产生浓厚的探索欲望。之后,教师顺势为学生引入“定时器”的概念,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主动地走进新课之中,积极地学习定时器的工作原理等知识。

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导入环节,不仅能降低学生对电子工程专业知识的陌生感,而且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电子工程专业知识的建构。

三、设定项目活动,强化学生本位

实践性是电子工程专业的一大特性,这使得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对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当教师为学生讲述了基础理论知识后,应当为学生创建项目化的实践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此外,教师也要认识到,不同学生的电子工程专业素养不同,学生的能力也参差不齐,所以,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搭建合作互动的平台,让学生借助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实践项目。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分析整流滤波电路》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实践项目的创建,强化学生的操作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先组织学生学习滤波电路等知识,为学生之后开展实践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观察学生的学习反馈,精准分析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接着,教师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科学地安排项目实施的小组成员,使得每个小组成员之间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之后,教师再结合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设定项目内容,明确项目操作的要求,让学生把握实践活动的方向。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时,教师要认识到,中职生的专业素养和操作能力仍处于发展阶段,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当学生出现问题或者学生需要帮助时,教师应当有效地介入到学生的合作之中,教授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加快学生实践的脚步,增强学生对整流滤波电路的认识。

教师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按照科学的原则为学生搭建合作互动的项目小组,让学生能够集中集体的智慧,共同完成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电子工程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借助问题引导,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现代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自主思考能力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组织学生学习电子工程专业知识时,教师应当意识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主动地为学生创建独立思考的机会。而“问题”在电子工程专业中的應用已经屡见不鲜,许多教师都会利用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以便结合学生的回答发现学生的知识漏洞,从而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但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中,教师也可以赋予问题新的价值,利用问题引发学生新的思考。

比如,在《认识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问题贯穿课堂的始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先为学生设计“你知道什么是功率放大电路吗?”“你在生活中见过功率放大电路吗?”等问题,使学生主动地从生活角度开启学习思维,积极地走进本节课。之后,教师学生提出“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和要求是什么呢?”“你知道如何对功率放大电路进行分类吗?”等问题,使学生在思考中探究“功率放大电路”的知识,为之后的学习做好铺垫。接着,教师结合“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的知识,为学生设计“最大输出功率应当如何计算?”“THD是什么呢?如何获得呢?”等问题,促使学生在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对低频功率放大电路主要技术指标的认识。而在课堂的最后,教师也可以设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促使学生基于问题展开回忆,并在回忆中不断增强对本节课知识的认识。

教师将问题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时刻保持思维的活跃性,主动地探究电子工程专业的知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更加契合未来的职业需求。

五、重设考核环节,引导学生反思

考核环节往往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考核环节,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对哪些知识还存在疑惑,这便于学生直接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完成知识体系的搭建。在中职电子工程专业的教学中,教师也应当重视考核环节,为学生进行反思创造机会。但在安排考核环节时,教师要认识到,传统考核方式很难建立相对客观的数据库,也很难让教师及时地获得教育效果的反馈。对此,教师要积极发挥现代教育资源的优势,优化考核方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例如,在教学《认识常用无源元器件》后,教师就可以借助电子问卷来优化以往的考核方式。首先,教师在课下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计电子问卷,为之后展开考核准备素材。在正式开展课堂学习活动后,教师先为学生预留时间,让学生进行复习,加深学生对“常用无源元器件”等知识的印象。之后,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将事先准备好的电子问卷发送给学生,指导学生展开线上作答活动。在学生提交问卷后,后台会直接基于学生的回答为学生进行反馈,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識,还存在哪些不足等,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弥补。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后台进行数据的收集,了解全部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安排之后的学习活动,真正地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

教师主动地利用网络资源优化考核方式,能够让学生更迅速、更直观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这也可以让教师更客观地了解到教育取得的实效,以便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弥补,共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只有做好一节课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够打造有效、优质的课堂,而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教师的细心与耐心。在中职电子工程专业中,教师应当继续改良备课环节、导入环节、施教环节和考核环节等,优化以往的教育方式,以便在创建完善的教育体系中真正地让电子工程专业“有始有终”。

【参考文献】

[1]冯伟.中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新课程(下),2016(6).

[2]谢锐彪.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中职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20(25).

[3]汪扬.中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9(16).

[4]韩小芳.中职电子信息工程课程教学策略[J].家长,2019(11).

【作者简介】冼 钢,男,广西桂平人,大学本科学历,讲师,现就职于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为电工电子类职业教育。

(责编 杨 光)

猜你喜欢

电子工程中职学校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电子工程实践教学改革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