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021-03-29吴侃男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空间想象力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摘 要】本文论述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策略,提出设计数学问题、设置数学图片、组织数学实验、指导数学绘画、优化数学互动等教学建议,以期促进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成长。

【关键词】高中数学 空间想象力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2-0126-0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这是数学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能力之一。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形象感知力相对不足,教师对此要有清楚的认识和科学的研究,针对学生的学科基础展开设计和探索,借助问题设置、媒体展示、实验操作、图形绘画、合作互动等多种手段,推出更多实践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总结中建立空间意识,形成空间想象力。

一、借助问题设置激发想象力

教师借助问题设置启动学生的学习思维,这是最为常见的教法应用。学生对教师设计的问题比较感兴趣,能够积极展开思考,特别是几何图形、几何体的学习内容,学生大多能够自然启动空间想象思维。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需要开展必要的学情调查,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设置不同的问题,践行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对数学现象的探索能力也有不同,教师将数学问题与探索任务相结合,能够产生更强的学习动力。

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课堂导学环节,教师先展示一些积木,包括柱体、锥体、台体、球体等多种几何体,学生对这些积木都比较熟悉,在观察时能够快速抓住其特點,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概述这些几何体的结构特点。教师对学生介绍的情况进行评价,并设置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见到许多几何体形状的建筑物,回想一下,这些建筑物在外形上有哪些特点?我们可以尝试用数学语言加以描绘。”学生开始开展热烈的讨论,学习气氛渐浓。有学生介绍:“建筑物大多不是单纯具有一个形态特征,而往往会将多种几何体形状融为一体,介绍时需要进行分类解读。”也有学生说:“这些几何体虽然形状不同,但其组合追求科学性。建筑不仅要追求外形美观,还要讲究实用性,耐用、坚固更为重要。在具体衔接时,需要对不同几何体的形态特点进行合理分析。”

教师借助问题展开调度,让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展开思考和梳理,激发学生的学习想象力。学生平时见过很多特点鲜明的建筑物,教师设置问题后,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学生要进行深度思考和讨论,对这些典型建筑进行具体的分析,其数学思维顺利启动。教师对学生的学力基础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自然能够抓住学生的思维维度展开设计,让学生进入预设学习空间。学生对问题有比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对此需要有清晰的认识,借助问题调整教学环节,从而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二、借助媒体展示启动想象力

媒体展示是启动学生空间想象力的重要手段,媒体有强大的展示功能,能够为学生设置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信息,这些信息大多带有立体性、动感性,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思维形成冲击,顺利启动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如果教师能够做出巧妙设计和引导,让学生跟随媒体信息进行观察和展开探索,其激发效果会更为显著。学生对媒体展示辅助手段较为熟悉,接受媒体信息成为生活常态,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展开设计,其助学效果会更为丰富。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空间想象,若能借助一些媒体手段建立更多直观思考契机,其调度作用会更为显著。如教学《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时,学生对熟悉的柱体、锥体的表面积有更直观的理解,特别是其侧面展开图,需要学生调动空间思维,对其展开深入想象,这样才能理顺知识点。为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的思考,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展示片段,让学生对各种几何体侧面展开图进行动态展示。学生跟随动画进行观察,很快就找到了思维起点,展开深入想象和思考。为检验学生观察的效果,教师推出一些课堂训练内容,让学生在具体观察解读中建立空间想象力。

几何体本身具有立体感,从几何体到侧面展开图,需要空间思维的支持。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几何体动画,给学生带来感官冲击,学生从动画展示中获得的学习体验更为丰富。空间想象力的培养需要渐进的过程,教师借助媒体手段和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经验,教师及时调动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够理顺学生的学习思维,形成崭新的教学调度力。

三、借助实验操作延伸想象力

数学实验大多具有观赏性、探索性、启迪性等特征,教师运用数学实验展开教学调度,能够给学生多种感官带来一些刺激,促使学生顺利启动空间想象力,在充分观察、探究、操作和分析中建立数学思想认知。数学实验对操作环境要求不是很高,很多实验可以在生活条件下借助生活材料进行,教师对这些数学实验做出创新设计,势必能够对学生形成心理冲击,让学生主动展开数学探索,建立空间想象认知。

数学实验未必要运用众多实验材料,一些身边的物体都可以作为替代材料,其操作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教师要对实验进行改进设计,让学生有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教学《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平面,如黑板、课桌面、窗户玻璃等。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鼓励学生用直观画法描绘出身边的一些平面图形,特别是相交的平面,以及平面内直线和平面外直线。学生开始观察和探究。教师引入专业画法,并进行示范操作,给学生提供学习榜样。学生利用对应画法展开具体操作,课堂学习进入良性互动环节。教师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推出图形画法,给学生带来直接操作的机会。进入实际操作环节后,因为操作带有实验特点,学生需要调动空间想象力展开辅助学习。虽然绘画的是一些简单的图形,但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启动有重要的激发作用。因此,学生进入操作环节后,需要对数学概念进行梳理,还要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对应关系,这对锻炼学生的学科思维有一定的帮助。

四、借助图形绘画发展想象力

教师推出一些数学绘画学习任务,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数学教学中,画图是最为常见的学习行为,教师有意识地推出一些绘画训练,让学生主动展开绘画操作,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也有积极帮助。数学绘画追求准确性、规范化,对学生的学习思维要求较高,教师借助绘画手段展开教学规划,能够获得丰富的学习启动力。学生对数学图形较为熟悉,接受绘画任务不存在太大问题,教师要做好具体设计和指导,让绘画成为重要的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方式。

学生对图形绘画有比较高的接受度,因为绘图更为直观,能够将比较抽象的问题进行形象直观展示。教师在设计绘画操作任务时,要做好学情调查,让学生在自然想象中建立学科认知。如在教学《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示信息,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断方法进行梳理和观察,对其重要属性进行思考和推演。学生都能够主动进入图示观察环节,在等量关系梳理中建立系统认知。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推出绘图任务:“利用斜二测画法,按照要求画出相关图形,听清具体要求。如直线与平面只有一个公共点,也就是直线与平面相交。”学生根据要求进行绘画操作。教师深入课堂之中,对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观察,找出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改进。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操作,设定具体要求,给学生提供操作机会,能够顺利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教师如果能够组织学生根据描述语言展开绘图操作,或者是将绘画进行数学语言描绘,都能带来更多训练成效。学生对数形结合较为熟悉,教师从这个角度展开设计,使学生接受起来更为自然,能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对绘画有主动探索的意愿,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诉求展开设计,学生行动迅速,课堂学习氛围良好,数学思维顺利启动。

五、借助合作互动形成想象力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互动性学习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一定的帮助。话题讨论、案例分析、数据处理、生活观察、实物测量、实地调查、定理推演、实验操作等,都属于数学活动范畴,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做出匹配设计,让学生自然进入空间想象环节,在对数学互动任务进行积极应对时建立数学认知基础。学生对互动性学习活动有一定的参与热情,教师要做好必要的规划,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倾向进行调研,推出更多合适的学习任务。

学生学习需要想象力的支持,教师在这个教学环节需要有更清晰的认识,推出更多学习活动,让学生展开互动交流,形成丰富的想象力。如教学《直线、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对直线与圆的关系进行梳理,对相关概念进行解读,然后推出合作学习任务:“同桌合作,根据具体要求展开设计和操作。已知一个圆和圆上的一点,如果过这个点画出圆的切线,该如何操作?”学生接受任务后,开始互动研讨,找到合适的途径,展开绘画操作。教师跟进指导,对学生的互动情况进行评估,并继续进行任务设置,让学生对切线长定理进行观察、猜想、证明,形成定理。学生再度进入合作互动环节,在深度思考和讨论过程中达成学习共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总结,找到一些不足之处,给学生提供更多改进的建议,让学生自然建立学科认知。

教师推出合作学习任务,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不是很清楚,需要进行对应观察和探索。教师跟进指导,从学法上给予更多指导,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让学生自然建立操作技能。数学带有抽象性特征,教师需要做出针对性指导和启示,让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环节,在互动性学习中形成操作体验。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这是学科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教师要做好必要的教学设计和规划,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推出更多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对比、分析、讨论、总结中建立空间想象认知基础。教师设计数学问题、设置数学图片、组织数学实验、指导数学绘画、优化数学互动等,都能够带来更多体验,促进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勤勤.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有效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4).

[2]郜鹏.“互联網+”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探索[J].家长,2021(4).

[3]赵鲁辉.高中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数学,2019(19).

【作者简介】吴侃男(1989— ),男,浙江浦江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中山中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数学教学。

(责编 唐玉萍)

猜你喜欢

空间想象力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立体几何教学中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