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导学案教学现状及有效性思考

2021-03-29钟祖先陆柳贵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性现状

钟祖先 陆柳贵

【摘 要】本文以百色民族高级中学语文导学案教学为例,分析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究其有效性策略,提出坚持以“学”为核心,引导学生发现、习得和提高学习能力;以学定做,挖掘课文里的道德元素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担当精神等策略,旨在抛砖引玉,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 导学案教学 现状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2-0081-03

百色地处桂西北,聚居着壮、汉、瑶、苗、彝等民族。少数民族语言和汉族方言的穿插使用,使百色这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颇为困难。受薄弱的文化底蕴、落后的教育理念等诸多因素影响,百色地区的高中语文教学效果不佳。导学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百色地区高中学校正在尝试的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变“教”为“导”,以“导”代“教”或重“导”轻“教”,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了对学生知识基础和个性差异的尊重,引导他们主动地、有尊严地、高效率地学习,让每一名学生有机会而且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成长。

一、导学案教学现状

导学案教学是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一种立足学情、关注学生主体思维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语文课堂学情是动态的,语文教学也有非预设性,导学案教学行为的最大亮点就在尊重其动态性和非预设性,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使学生自主思考与主动探究。导学案教学的内在特质在于彰显教与学的平等对话,为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最可靠的平台。

百色民族高级中学2017年开始尝试导学案教学,经过4年的实践,从导学案的编制到教学实施过程,在保证了课堂教学规范性的同时,拓展了教师和学生课堂生成和发挥的时间与空间,激发并且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相较于传统的语文教学,优势非常明显。

(一)集体备课是导学案编制的前提

以语文备课组为单位,借助集体备课平台,围绕教学内容,从学情和教学任务出发确定导学目标,再根据导学目标设计导学思路和步骤,年级语文教师集体编制导学案。每一份导学案都按照课前学习、课堂探究、课后作业的结构进行设计。导学案的编制提前一周完成,课前印发给学生,用以引导学生课前自学;课堂探究主要依托导学案内容进行,根据教师预设问题或学生课前学习生成的问题灵活展开;课后作业有教师设计的,也有学生自己设计的,内容有练习题,也有课堂延伸出来的课外阅读或者思考问题。

教师集体编制导学案,能使集体备课的内容集中而明确,解决了长期以来集体备课空洞低效的问题。一篇课文,不管是经典的、熟悉的还是陌生的、深奥的,导什么、如何导,成了教师集体讨论的焦点。导学案的编制完成意味着教师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学案落地。这样的导学案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教研成果,能促进语文教师在编制导学案的过程中集体获得成长。

(二)小组合作是课堂探究的主要方式

每学期开学伊始,教师应主动分好学习小组,尽可能将同一小组学生安排在相近的区域内,目的是方便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恰当运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沉闷,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课堂讨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时,完成学习任务已经不能只依靠教师的“讲”,师生对相关问题展开交流讨论,在得出答案的同时已经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进步和成长。可见,课堂探究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让学生在互动中完成课文解读、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思想升华。

(三)课前学习和课后作业是导学案开展的路径指导

课前学习和课后作业在导学案里有明确而具体的安排。学校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改革,调整了课堂结构。语文课除了5节正课,还安排了5节语文学科自习课。正课主要由教师组织学生完成课文学习任务,学科自习则由学生自主安排语文学习内容。导学案里“课前学习”内容和“课后作业”的任务,既有对自学的要求,也有自学方法和完成任务的路径指导。比如《离骚》导学案“课前学习”里展示五则资料让学生阅读,目的在于让学生自主了解《离骚》的相关背景和为完成学习任务做必要的准备。这五则资料是:屈原生平,“楚辞”介绍,“离骚”的含义,借助课文注解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初步理解文中字词句的含义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引用屈原的名句赏析。“课前学习”将思考的问题具体化,增强了学习的有效性。“课后作业”除了学生自选的文言知识练习,教师还安排了16道课文名句的情景式默写填空题。

(四)网络信息技术是导学案实施的重要推手

网络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导学案教学深度融合,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在语文课堂综合呈现,改变了传统语文课堂“师教生受”的单一与枯燥。学生在丰富的多媒体信息面前开阔了视野,激活了兴趣,还因多彩而浓厚的文化浸润培养了理性思维,提高了精神境界。除了语文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百色民族高中每周定时让学生观看央视的《新闻周刊》或者《世界周刊》,不定时观看《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感动中国”颁奖仪式等彰显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视频。

二、提高导学案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目前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高中语文教学无法真正突破。问题有三。其一,教师不敢大胆“放权”让学生讨论和探究,很多知识点和结论还是習惯于直接告诉学生。对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限制他们学好语文的因素很多,但教师没有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可能是其中最大的制约因素。其二,学生“对话”与“探究”意识不强,很多学生还没有从旧的学习经验中走出来,还习惯等着教师给出答案,对自主思考的结果也缺乏自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这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最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其三,“课前学习”效果不理想,学生不理解课前学习的意义,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而学习,没有深入且有创造性的思考,因此很少有学生在课前学习之后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课前学习”质量直接影响了“课堂探究”的顺利进行和“课后作业”的预期效果。

(一)坚持以“学”为核心,引导学生发现、习得和提高学习能力

学生学会学习是导学案教学的核心价值,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快乐学习是语文导学案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必须要根据学的法子……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导学案教学”就是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如一位年轻教师在《将进酒》的课堂导入部分提出“李白是一个有文化的敬酒者”,学生一听,反应很大,纷纷讨论了起来。这位教师敏感地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探究价值,于是在课堂上以“何为有文化的敬酒者”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个看似偶然生成的问题把学生的兴趣和思维都吸引了过来。星星之火已被点燃,教师因势利导,组内讨论,组间交锋,学生读、议、思贯穿课堂。当学生对李白在劝酒时流露出来的那些“光阴易逝人生易老”的哀叹、人生得意时的纵情欢乐、遭到打击时的激愤、蔑视权贵和世俗等诸多情感有所体会时,一个“有文化的敬酒者”的形象悄然清晰了——诗人李白是在借“劝酒”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学习过程不仅仅是学生获得某一知识的简单过程,更应是其获得相应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健全人格的过程。学生自身发展潜能的内在自我体验就是对学习活动的最好强化。成尚荣先生说,教学的根本性变革在于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是“让学”;而其主要方向和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谓“让学”,就是“让学生学”,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真正的教学应当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真正的“有效”是指学生逐步掌握了学习方法,增强了学习能力。

“让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理念,但是如何“让学”?这里还须引入另一个理念——“半肯”。所谓“半肯”,是指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观点、方法、评价没有盲目认可,更不是照单全收,而是持质疑的态度,思考、追问、发表不同的意见。对教师是如此,对教科书、对既成的理论、对学术权威都应在尊重、吸纳的前提下,怀着“半肯”的理念和态度,在追问中、在怀疑中、在批判中追寻新的观念,产生独特的见解。“半肯”所营造的文化,是一种对话的文化、探究的文化、创造的文化。教师给学生以锻炼的机会,引导学生不要不假思考地完全接受。以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教学为例。这篇课文对高一学生阅读来说有两个难点:课文结构以及对继承传统文化和接受外来文化所必需的“扬弃”态度。为此,导学案设计如下:

(二)以学定做,挖掘课文里的道德元素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担当精神

课前学习落到实处,课堂探究更加高效,课后巩固更加自觉,可以说导学案教学完成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华丽转身,给语文课堂带来新的活力。然而,高中语文教学绝不是单纯的知识教学,它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包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以及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理智感、自信心、积极生活态度等人文情怀教育。如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教师在“课堂探究”时设置问题:蔺相如最让你佩服的是什么?教师接受了学生回答的诸如“智慧”“勇敢”之类的答案,同时又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和讨论,终于有学生说到了“爱国”。教师这时应给予更高的肯定,同时也要向学生提出“格局”的概念:蔺相如的心里始终装着国家,“爱国”是他一生不渝的信念。正是有这样的格局,蔺相如才能在祖国需要时临危受命、完璧归赵,才能在跟秦王面对面斗爭时临危不惧随时准备着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祖国尊严,才能在遭到自己的同事廉颇误解时用真诚的语言和态度感动对方。这样的观点让学生感到新奇而震撼!到这里,教师引导学生跳出课文,进一步思考:一个人,只要他有足够大的格局,他就能够把所有的困难吞进肚子里消化掉,能始终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举这样的例子:伟大领袖毛泽东心中想的是“为中国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因此,即使面对国民党大部队的凶狠追杀、围追堵截,即使面对雪山草地这样无比恶劣的自然环境,即使面对日本鬼子惨无人寰的烧杀抢掠,也丝毫没有动摇领导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决心和斗志;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时刻想的是如何让中国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擘画了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巨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接过改革开放的大旗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还描绘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让全世界人民满怀希望的宏伟蓝图,可以预见,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光明大道上必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格局!学生在如此强烈的头脑风暴下,收获的绝不仅仅是“大”或者“小”的答案。

教育实践已经证明,语文课要让学生清晰地体验到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从而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学习、坚持学习。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先生通过博客呼吁:教育必须唤醒学生内在的人生追求。他说,情怀和境界是决定人生和事业高度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人发展的重要因素。高中语文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时代赋予的根本任务的排头兵。学生只有内在人格和自我意识觉醒时,才能催生一种积极进取永不言败的学习内驱力,这种学习内驱力才是他们化压力为动力,进入快乐学习、创造性学习境界的关键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语文课程改革专家钟启泉先生也说:“基础教育不是成‘家’的教育,而是成‘人’教育,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教养的公民的教育。”立德树人,已然成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高中语文导学案教学本来就是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新课程改革的产物,当然要把“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教养的公民”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作自己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方严.陶行知教育论文选辑[M].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社,1947.

[2]成尚荣.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批判性思考[J].人民教育,2010.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B类课题“民族地区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研究——以百色民族高中导学案教学为例”(编号:2021B288)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钟祖先,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现就职于百色民族高级中学,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导学教学。

(责编 柳佑倩)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有效性现状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