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园开展生活化课程的方法

2021-03-29史晓燕

幸福家庭 2021年23期
关键词:卫生习惯教师应生活化

史晓燕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有效的幼小衔接可以帮助幼儿平稳地过渡到小学,有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生活化课程是以关注幼儿健康成长和个性化发展为目标的课程。教师开展生活化课程可以有效辅助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应深入挖掘幼儿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开展生活化的幼小衔接教育,以充分发挥生活教育思想的指导价值,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今后的小学生活奠定基础。

生活是幼儿教育的基础,生活化的课程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幼儿处于启蒙时期,其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以幼儿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利用幼儿身边的资源,开展充满趣味性的生活化课程,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使幼儿自主探索知识,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开展基于幼小衔接背景的生活化课程,可以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生活中的知识,丰富幼儿的知识与经验,还可以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特点,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开展生活化课程,在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今后的小学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幼儿的时间管理能力

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对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有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引导幼儿认识和感受时间,以树立幼儿的时间观念,培养幼儿的时间管理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了解每天入园、上课、进餐、午睡等环节的具体时间,让幼儿明确什么时间该做哪些事情。教师还可以设定活动时间,并利用闹钟提醒幼儿,让幼儿有基本的时间观念。

在步入小学后,幼儿的作息时间会有较大的改变。为让幼儿更快地适应小学的作息时间,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调整幼儿的作息时间,让幼儿体验小学的生活与学习节奏。例如,教师可以模拟小学的课间活动,组织幼儿讨论课间需要做哪些事情,并减少集体去洗手间、喝水的次数,尝试让幼儿自主安排课间时间。教师还可以结合小学的活动时间设计活动计划表,组织幼儿按照计划表进行活动。为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可以建立“时间银行”,让幼儿将自己在进餐、洗漱、收拾玩具等环节中节约下来的时间存入“时间银行”。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取”时间,在园内活动时自由支配。教师还可以加入“利息”元素,以“利息”的方式鼓励幼儿节约时间,以树立幼儿的时间观念,培养幼儿的时间管理能力,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作息时间。此外,教师可以通过沟通与交流,让家长意识到规律作息的重要性,并督促幼儿规律作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二)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着重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幼儿步入小学奠定基础。教师应鼓励家长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准备上学用品、根据天气冷暖增减衣物、收拾玩具、洗衣服、扫地等。此外,在幼儿主动完成某件事情后,教师要肯定和鼓励幼儿,以增加幼儿的信心,促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做事。在用餐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独立完成取餐、进餐、整理餐具、擦桌子等。这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卫生习惯是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教师可以借助午餐、如厕等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鼓励家长督促和引导幼儿,以巩固幼儿园教育的效果,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幼儿习惯养成方面,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并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教师应利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让幼儿健康成长。教师可以联合家长,共同开展相关的模拟演习,让幼儿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安全知识,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周围的环境,组织幼儿针对某一生活情境开展模拟演习。在演习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讨论相关的注意事项,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尝试发现和提出问题。在幼儿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进行补充,以便幼儿全面了解相关安全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绘本、模型道具、多媒体等途径,让幼儿简单了解身体的构造,并结合自身经验和实际案例,让幼儿了解保护自己的方法,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五)培养幼儿健康的心态

良好的心态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心态,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应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幼儿体会集体的温暖,以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心态。教师可以带幼儿参观小学,引导幼儿参与小学生的部分活动,让幼儿体验小学的教学模式,了解小学的师生关系,为幼儿今后步入小学做好心理建设。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与小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并鼓励小学生向幼儿分享生活与学习中有趣的事情,以激起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做好步入小学的心理准备,让幼儿保持良好的心态。

教师应细致地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兴趣特点和能力发展水平,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开展充满趣味性的生活化课程,以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让幼儿主动学习。此外,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以培养幼儿的各项能力,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在开展生活化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以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还应选择正确的评价方式,不应以结果作为评价的唯一准则,而应肯定幼儿为了完成活动而付出的努力,关注幼儿在课程中获得的发展,并鼓励幼儿,以增强幼儿的自信,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应深刻理解生活化课程的内涵和精神,将教学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有機结合,以拓宽幼儿获取知识的渠道,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教师应以生活元素为切入点,丰富和改进教学方式,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方法,以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还应着重培养幼儿的时间管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此外,教师应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健康的心态,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幼儿步入小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皋高新区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卫生习惯教师应生活化
多元视角下的幼儿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分析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向自己道歉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