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指挥对合唱作品中打击乐的编排研究
2021-03-28刘奕林
刘奕林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艺术感知力的提升,合唱的艺术性、多样性与创新性也在不断提高,合唱作曲家也逐渐开始使用起打击乐,将打击乐作为伴奏或独立声部织体编排在合唱作品中,使打击乐在合唱中发挥着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合唱指挥要遵循乐谱中的标识符号、作曲家的创作原则和乐曲本身的音乐性去处理、演绎作品,而对于没有打击乐声部的合唱作品或是本身带有打击乐声部的合唱作品,应以怎样的原则去编排打击乐是文章所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合唱指挥;打击乐;音乐特征;编排
一、合唱作品中常用到的打击乐器
中国大堂鼓:当下合唱中最常用的鼓之一,起到突出音乐织体和节奏律动的作用,有时在力度强、气势恢宏的音乐中会起到点缀性作用,可根据音乐的形象色彩或重音逻辑关系进行合理演绎和搭配,适用范围广。
非洲鼓:一般徒手演奏,通常可根据手掌用不同的方法敲击鼓不同的位置分为三种音色。当今的大部分合唱作品中,用到敲击鼓中央和鼓边的两种音色较多。非洲鼓多用于民族化且律动性强的合唱作品,多与铃鼓、沙锤等乐器进行搭配。
卡洪鼓:声音类似于爵士鼓,手掌敲击不同的位置可演奏出不同的音色,有时也会用手指轮击来演奏出“滚奏”的效果。卡洪鼓用于节奏性强的流行合唱作品中较多。
音束:音色清脆明亮而又连贯,很多类型的音乐都可以用得到,一般用于音乐场景的描写和段落之间的过渡。音束的使用在一首乐曲中不能过于频繁,要根据音乐的走向适量添加。
爵士鼓:又称“架子鼓”,在流行合唱中尤其是摇滚类型合唱应用较多。若音乐为律动性特别强且需要热闹氛围的流行合唱,则可以选用爵士鼓进行伴奏。
定音鼓:定音鼓一般情况下多用于交响乐,也适用于一些交响合唱,若需要特别厚重的音色和固定音高来渲染音乐,则可以选用定音鼓进行伴奏,一般搭配大镲使用。
沙锤:音色轻巧,颗粒型强,摇击演奏,一般用于中快速的八分音符织体,若控制得当也可做十六分音符织体的摇击,一般搭配非洲鼓使用。
铃鼓:击打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摇击,另一种是敲击。其音色清脆响亮,多用于欢快的音乐中,与非洲鼓搭配较多。
二、合唱指挥对打击乐织体的编排
对于明确标有打击乐谱的合唱作品,演奏者只需按照谱面标注的打击乐器以及演奏方法演奏。但指挥需要注意的是,打击乐织体在演奏时要顾及合唱团的实际演唱情况,指挥需要调节打击乐声部的力度、音色、演奏手法等使打击乐音响与合唱团的音响效果达到高度和谐,这样才能更充分地诠释作品。
对于未明确标明打击乐谱的合唱作品,指挥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音乐的需求与音响效果的设计去分析判断是否需要加入打击乐以及作品是否有打击乐的加入空间,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编排:
(一)判断作品是否有加入打击乐伴奏的必要和空间
指挥首先要分析乐谱,发掘其音乐的特征和填充需求。若音乐需要打击乐伴奏来烘托气氛以提升音乐表现力或是伴奏声部稀疏,则可以考虑加入打击乐来弥补空白;若伴奏声部已经很密集,再加入打击乐伴奏会显得音乐整体音响混乱不堪。
(二)指挥选择打击乐乐器的依据
指挥在选择打击乐器时要通过分析谱面、根据作品风格去选择相应的打击乐器,同时选择打击乐器时,其数量和种类上需要以音乐需求为主,以精简为原则,否则伴奏乐器数量和种类过多会在音乐中喧宾夺主,因此要根据合唱团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选择,满足音乐的需求即可。这就要求指挥不仅要对打击乐器有一定的了解,更要对伴奏与人声之间的均衡度调配有较高的专业能力,以音响效果的提升为基本原则而不能拘泥于形式。
(三)指挥编排打击乐织体的规律
指挥选择好打击乐器后要结合音乐风格与所选打击乐器音响特点来编排打击乐织体。编排的方向大体可分为三种:同节奏织体、补充性织体、独立性织体。
同节奏织体是与音乐本身的节奏特点一致的伴奏织体,常用于节奏感明显且节奏型密集的音乐中。这种织体通过着重于强调与音乐本身一致的逻辑重音,来扩大音乐的节奏效果,增强音乐的律动。
补充性织体是对音乐具有补充性的一种伴奏织体,通常是根据音乐本身的伸缩性进行创作补充,常用于音乐的长音、延音和段落之间的空白处,其作用是提升了音乐的音响效果,填补了音乐的空白。
独立性织体是与音乐的逻辑重音或律动没有太大联系的偏于独立的一种伴奏织体,一般用于爵士或蓝调音乐中比较多,但在合唱作品中独立性织体的应用更多是达到一种拟声性效果。如作品《雪域向往》开头处中国大堂鼓敲击鼓面所发出模仿雷声的音效,或是作品《十六字令三首》中在演唱间的空白处加入定音鼓与小军鼓来模仿炮声与行军声的音效,其作用除了弥补了作品空白外更是渲染了作品的氛围,烘托了作品的意境。
(四)不同风格合唱作品的把握原则
一是宗教风格的合唱作品。宗教风格的合唱作品为了突出声音的空灵感,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以无伴奏合唱作品为主(大型交响音乐作品与弥撒音乐除外),至浪漫主义时期,逐渐开始加入钢琴等乐器的伴奏。至20世纪,现代乐派作曲家为了使人声与伴奏达到完美融合,开始挖掘打击乐织体在合唱作品中的潜力。例如作品Africa Alleluia全曲为非洲音乐风格,作品织体简单而富有节奏感,表现了非洲人民载歌载舞歌颂上帝的内容,故而全曲優选非洲鼓,通过对鼓边与鼓面的交替敲击演奏,并使鼓点与钢琴伴奏作为节奏织体贯穿始终,从而为合唱声部提供更加立体的节奏支撑。
二是民族风格的合唱作品。对于民族风格的合唱作品,指挥在选用打击乐器时要以民族打击乐为主。例如作品《月亮今晚要出嫁》,在其中的一段无伴奏音乐可以选用梆子作为打击乐器,女高音声部为活泼轻巧的持续“嘀嘀嘀嘀……”,男高音声部为主旋律,梆子则可以选用其中一对不同音高的组合进行简单的八分音符的持续打击,与女高音声部的节奏织体相辅相成。不同音高的两个音色将乐曲的强弱关系轻巧地表现了出来,配合着男高音声部的歌词“公鸡唱起迎亲歌啊天亮啦,太阳骑着白马过山丫”,整个的搭配使听者感到既灵动又接地气,使整个音乐既有民族性又不失高雅。
三是流行风格的合唱作品。近年来流行音乐改编的合唱作品在国内的舞台上备受听众推崇,对于流行风格的合唱作品,指挥在一些节奏感明快的乐段中会有意编排一些节奏感十足的打击乐,如卡洪鼓、铃鼓、非洲鼓等乐器,补充了钢琴伴奏中低音立体感。例如作品《想你的365天》加入非洲鼓的鼓点,配合着合唱团员的律动性拍手动作,使得整体音乐效果更加环绕立体。
四是戏曲风格合唱作品。戏曲改编合唱作品作为我国独创的合唱作品以其特有的戏曲腔调与风格性,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戏曲改编的合唱作品其音乐组成中既带有西皮与二黄腔调又有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因此指挥在二度创作当中,首先要借鉴戏曲自带的打击乐器进行编创,如板鼓、木鱼、梆子等,同时,要找准需要加入打击乐的织体,把握“画龙点睛”的原则进行编创。例如豫剧合唱改编作品《咱们说说知心话》,全曲欢快明朗节奏感十足,钢琴伴奏与合唱织体呈现一问一答相互穿插的形式,此时的打击乐要以同节奏型节奏点为主,既不能打乱其现有的节奏型,又要为现有的旋律润色、增亮,配合钢琴伴奏增加特殊音色的识别度,因此配以高低梆子,在“出门没有带被子”等短小的段落轻轻地敲击出来。
三、结语
在当下合唱发展的快速时期,指挥不应拘泥于现有乐谱所带来的音响效果,而应在适当情况下对现有版本进行深度的再次创作以及提炼与升华。指挥在仔细研读谱面之后,根据作品的风格以及曲作者的意图,在适当的地方加入打击乐可以提升合唱音响的整个层次;若不按照音乐发展的规律以及音乐风格盲目添加,只会让整个作品音响效果适得其反,产生画蛇添足的负面作用。因此,指挥对无打击乐谱的合唱作品进行打击乐编创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地选择,在不破坏音乐整体效果的前提下进行画龙点睛式的提炼与升华。
参考文献:
[1]万珊珊.中国当代合唱伴奏特点及其表演形式探究[J].民族音乐,2016(4):12-13.
[2]陈志峰.关于打击乐在乐团中的作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9(15):24-25.
作者单位:
山东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