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市民音乐的发展及特点探析
2021-03-28张敏
张敏
摘 要: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在汴京建都,史称北宋,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此后北宋统治了中国167年,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带给了市民音乐发展的机会。公元1127年,康王赵构即位,后于临安建都,史称南宋。此时江南的经济发展大有起色,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音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市民音乐;音乐特征;商品经济
市民音乐是指主要存在于城市之中,在市民之间广泛传播、传唱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宋代市民中不但有钱的商人喜爱市井俗乐,中下层平民也不例外[1],以市民音乐为代表的民间音乐是宋代音乐文化发展的主流[2]。市民音乐之所以强调“市民”,是因为市民作为城市文娱的主要参与者,是民间音乐得以发展的基础和载体,是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特定的民间音乐形式。
一、宋代市民音乐的勃兴
自安史之乱至五代十国时期,唐代的宫廷乐坊、教坊和梨园遭到破坏,大量的宫廷乐人分散至民间。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在汴京建都,建立宋朝,平反了各地的混战,社会得以安定。在此后北宋王朝统治的167年间,施行新的军事策略,以兵立国,强化国家的军队力量,虽然边境战事不断,但是国内一片祥和,生产得到了保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工商业空前繁荣[3]。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市民的生活品质得以提升,娱乐节目增加,市民音乐得到了发展。先前大量的宫廷乐人分散在民间,他们将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结合在一起进行创作,为市民音乐的创作与创新提供了一股力量,对宋代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4]。“靖康之变”标志着北宋的覆亡。公元1127年,康王赵构即位,后于临安建都,建立南宋。此时江南的社会经济发展了起来,随着宋王室的南迁,百姓也逐渐南迁,南方的城市发展更加兴盛,工商业更加繁荣。由于南方和北方的百姓生活融合碰撞,音乐文化也循着市民音乐的新方向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二、宋代市民音乐的基本特征
(一)音乐形式
在宋代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市民音乐具有多样性、创新性和融合性三个特点。为了满足不同阶层市民的审美需要,创造出了多种市民音乐形式,有民歌、说唱、戏曲、歌舞和乐器等。隋、唐、五代时期的部分曲子在宋代时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创新,说唱音乐也在宋代开始得到发展,走向成熟,创造出极为丰富的新形式,有鼓子词、诸宫调、陶真和货郎儿等。对宋代音乐文化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还有戏曲艺术的确立,我国的戏曲艺术文化历史悠久,在先秦时便已有萌芽,只是作为节目进行演出,并未确立戏曲这一艺术形式。直至南北朝以及唐代时期,歌舞戏和参军戏才有所发展,比较著名的有《拨头》《踏摇娘》等。宋代,戏曲艺术得到迅速发展。宋代戏曲艺术发展为杂剧和南戏两大体系。在乐器方面,既继承了大量的前代乐器,又出现了许多新乐器。宋代乐器种类的丰富导致器乐演奏相当普遍,除了乐器的独奏,还创造出许多新的合奏形式,不仅在民间盛行,宫廷中的器乐合奏也很盛行,其合奏形式还受到民间的影响。宋代市民音乐继承了前代留下来的音乐文化,并结合宋代时期的社会发展创造出更符合宋代各阶层人民的音乐文化艺术。
(二)音乐场所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之一[5],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城市随之而兴盛,伴随着市民阶层音乐文化的需求,城镇中普遍设立了瓦子勾栏等娱乐场所。瓦子也称“瓦舍”或“瓦肆”,是以娱乐为主的商业中心;勾栏是瓦子中用栏桿或者巨幕隔开的表演场所。两宋时期,瓦子勾栏是市民音乐的主要活动中心,所以城镇中瓦子勾栏非常普遍,不仅数量多,规模也大。《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通过《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可知,在宋代,瓦子勾栏有多么兴盛。由于瓦子勾栏发展极好,众多的艺人也都聚集在此,瓦子勾栏的音乐表演形式极为丰富,有小唱、嘌唱、诸宫调、杂剧、影戏、叫果子等。由于瓦子勾栏是固定的演出场所,所以无论是刮风下雨,都有艺人在这里进行演出,不同地区的艺人汇聚于此,大家互相交流,切磋技艺,从而创作出更好的市民音乐。瓦子勾栏与宫廷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瓦子勾栏里精湛的艺人会到宫廷里进行演出,宫廷里的艺人也会到瓦子勾栏进行交流,宫廷音乐的精致影响着民间音乐,同时民间音乐也对宫廷音乐有着深刻的影响。宋代时,经济发展已经多样化,观看音乐演出已经成为很多阶级人士必备娱乐项目之一,市民音乐也因此得到发展。
宋代市民音乐的繁荣发展,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词作家和唱词艺人,逐渐形成了民间艺人的行会组织——书会和社会。书会指的是专为说话人、喜剧演员编写话本和脚本的行会组织,成员大多数是具有一定才学和社会知识的文人。社会是由专门从事表演艺术的职业艺人组成的行会组织。行会组织是宋代音乐繁荣发展的产物,由于文人的加入,对市民音乐创作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三、宋代市民音乐发展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推动音乐文化的进步
宋代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有所改变,发展模式不再是单一的农耕经济,此时的商品经济发展已经相当繁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城市迅速建立起来,在繁荣的商品经济社会中,各阶层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保障,开始有一定的精神文化需求。宋代产生了瓦子勾栏,各阶层的人民都到此处进行娱乐活动,这里成为民间音乐的主要演出场所。
宋代城市建设空前繁荣,城市中音乐文化大力发展,民间音乐文化被各阶层市民普遍接受和喜欢。宋代产生了瓦子勾栏这种固定的音乐演出场所,汇集了不同年龄、不同地区、来自民间和宫廷的各种各样的艺人,各阶层的市民也汇集于此欣赏音乐,观看节目表演,在茶楼和酒馆等地方进行消费,打赏艺人。经济的繁荣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就是宋代市民的生活品质得到提高,继而音乐得以发展。同时,市民音乐的发展也使城市经济更加繁荣。在瓦子勾栏娱乐的民众对艺人表演的打赏也促进了市民音乐的发展,艺人在以往表演很少获得报酬,在宋代他们可以通过表演获得薪酬,将表演作为一种职业发展下来。技艺精湛和节目有创新的人才可以在瓦子勾栏中立足,所以聚集在这里的艺人对市民音乐进行创新,创作出多种形式的民间音乐。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各阶层的市民消费观念得以转变,在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下,愿意花费金钱在精神追求方面,为民间音乐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与经济支持。
(二)文人雅士备受重视,开始注重音乐文化的发展
宋代统治者也有很多是精通音乐,懂得乐理,能够制作曲子的。《宋史·乐志》载:“太宗洞晓音律,前后亲制大小曲及因旧曲创新声者三百九十。”“仁宗洞晓音律,每禁中度曲,以赐教坊。”统治者们喜欢音乐才会推崇音乐文化的发展,这个朝代的艺术文化才可以发展。由于宋代皇帝的推崇和当时朝廷重用文官,欧阳修、晏殊、范仲淹、王安石等一大批官员注重填词作曲,在宫廷和贵族之间兴起了音乐之风,他们将作曲填词视为一种雅兴。随着宫廷音乐走向民间,这些文人所作的曲子也流传到民间,作为大众的民间音乐流传,符合各阶层人民的审美需求。宋代还出现了行会组织——书会和社会,涵盖了众多音乐表演团体,其中不乏文人和各行各业的精英,也为市民音乐的创作审美贡献了力量。宋代社会的工商业经济兴盛,市民对音乐文化的审美需求也循着经济的增长而提高,在统治者的推崇下,文人雅士的加入丰富和创新了市民音乐的形式,创作出专业的曲谱和词集,深受各阶层人民的喜爱,广泛地流传在民间。文人雅士的加入大大促进了宋代市民音乐的发展。
总的来说,在宋代时期,市民音乐非常繁荣,并且还出现了由宫廷转向民间,由贵族化转向平民化的音乐发展趋势。最重要的是宋代音乐出现了商品化,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保证了市民的物质生活,为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是宋代市民音乐勃兴的一大重要原因,这为后代至今的音乐发展都奠定了基础。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在探索传统音乐的路上还需坚持。
参考文献:
[1]梁二豪.宋人对说唱伎艺的影响[J].当代音乐,2019(6):144-146.
[2]孙小迪.基于唐宋变革论的音乐思想史研究反思[J].当代音乐,2016(24):10-13,18.
[3]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50.
[4]李沫.宋代市井民间音乐繁荣的历史成因[J].当代音乐,2020(1):66-67.
[5]林萃青.宋代音乐史论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45.
作者单位:
哈尔滨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