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通信下的智媒发展:技术原理、典型应用与影响探析
2021-03-28韩婷
韩婷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5G移动通信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应用,认为5G移动通信技术将会在信息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处理方式等方面给人类的角色定位、认知模式、时空观念带来深刻影响。同时,媒介信息传播的内容将更加丰富,传播关系也将进一步重塑。
【关键词】5G;移动通信技术;智能互联;认知重塑;时空观念
一、5G移动通信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典型应用
按照移动通信技术每10年更新一次的发展规律,5G应该会在2020年左右得到全面普及和应用,这将推动终端设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架构整体升级,从而将人类社会带入万物互联的智能传播时代。面向未来,媒体的竞争更为激烈,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任务也更为紧迫,将技术这个媒介竞争中最大的变量运用到市场竞争中,会极大地丰富传播内容,重塑传播关系,开辟更多媒介应用场景。结合5G自身的特点,未来其在传媒领域的应用将会在信息的内容形态、传播模式、组织形式等方面引发重大变革。
(一)内容视频化:高清直播下的实时再现
根据思科公司预测,到2022年全球视频流量将占互联网总流量的82%,流量模式也将从相对稳定的流量流(Peer-to-Peer)演变为更加动态的流量。同时,实时视频流量将在5年间(2017-2022年)增长15倍,占互联网视频流量的比重将达到17%。①长期以来,受制于网络传输速度、时延等方面的限制,网络直播存在着图像质量不高、延迟卡顿、传输抖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制约了视频直播的更广泛应用。5G高速率、低时延、宽频谱的特点,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解除网速、时延对视频直播的制约和限制。
一是实现视频高清传输。5G的峰值速度可达到10Gbps,为超高清视频和3D视频的更流畅传输提供网络保障,支持4K、8K高清视频呈现,“读图时代”将进入“视频直播时代”。2019年9月,全球首台“5G+8K”超高清视频转播车已在中国投入使用,为全球观众带来观赏篮球世界杯现场直播的全新体验。②
二是减少延迟卡顿。5G的重要支撑技术边缘计算(MEC)的引入,使得部分数据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处理可在网络边缘节点完成,能够有效减少非必要网络传输带来的延迟,网络直播端到端的直播延迟将降至1~10毫秒,极大地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随着数据流量资费的进一步降低,5G将会给用户释放更多的“消费红利”,带来移动互联网接入量和数据容量的井喷式增长。可以说,5G技术的引入将极大激发高清直播市场活力,刺激新需求的产生,实时呈现各种场景直播,展示比真实更立体、丰富的媒介景观,实现传播形式由静态到动态、传播内容由低维向高维的转变。
(二)交互柔性化:场景沉浸式的永远在线
5G时代,万物皆媒、万物智联将成为大趋势,信息生产的主体由人延伸到物,人“上网”的概念逐渐被消解,物“在线”的状态将成为常态。按连接类型划分,4G技术是面向人的连接,主要服务于人际传播需求,基于它而搭建起的移动互联网使信息生产、消费从计算机拓展到手机。5G则是面向万物的连接,通过构建大尺度、无限扩张的网络,将信息的生产和传递由人拓展到物,人不再被视为优于物而存在的主体,而是和物一样被视为客观存在。在这个万物互联的网络中,每个人将拥有多个终端,这些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iPad等,甚至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使用的工具中。进入5G时代,人们不再有“上网”的概念,因为人、物等所有对象都被具身化,所有的状态都被数据化,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借助高速度、大容量的传输技术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全面感知,永远在线已经成为常态。借助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技术,场景交互成为可能,这将极大提高交互效率,提升人机交互体验。这些变化将推动交互模式(包括人际交互、人机交互)从单向度、程序化的刚性交互转变为多元化、更灵活的柔性交互。
首先,进入5G时代,人类交互内容将由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属性主要是一维和二维)向场景(三维)过渡。回顾通信技术变迁的历史可以发现,当网络传输速度在每秒千字节时,终端间交互的信息只能是字符;当网络传输速度达到每秒兆字节级别时,交互的信息更加丰富,可以是声音和图片(二者结合即视频);当网络传输速度提升到每秒百兆级别时,信息交互的内容由二维向三维过渡,沉浸式的场景交互成为可能。类似于《星球大战》影片中Leia公主利用全息投影技术穿越时空与人对话的电影情节在未来将会成为可能。
其次,5G移动通信技术将助力人机交互模式多样化。随着5G移动通信网络覆盖面的扩大及智能终端的普及,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物联网等技术将加快在传媒业的应用步伐,比如,智能语音、智能摄像头、智能感知、柔性屏(AMOLED)等。从用户角度看,这些技术有助于用户摆脱纷繁复杂的操作系统(屏幕窗口、工具栏、应用选择)的限制,从固定屏幕中挣脱出来,借助智能语音助理与智能终端建立起高效紧密的联系,用神态、动作、语言等替代键盘敲击、语音输入、屏幕点触等单向触发行为。从媒体角度看,移动展示终端的变革也将来临,柔性屏的广泛应用既增大了手机屏幕,提升了手机性能,也将重新定义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和移动应用程序(App),这意味着更长的用户使用时间、更高分辨率(2K、4K)的内容传输以及更深层次的智能交互。
(三)分发智能化:数据驱动下的用户需求响应
4G时代,流量和入口是核心资源,5G时代,数据是核心资源。当速度和容量产生革命性跃迁时,信息服务的内容将日益多元化,尤其是随着图像、音频、视频等业务规模的迅速扩张,用户对内容产品的需求量及質量要求将不断提升。这些新的需求不仅对媒介组织高质量内容生产、高效率智能分发提出了新期待,也对网络基础设施的运行保障提出了新要求。针对这些方面的需求,5G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支撑作用将得到进一步显现。
一是以场景要素为补充,服务精准智能的内容分发。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共同驱动下,市场上涌现出若干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通过算法技术解决海量信息供给与有限受众关注之间矛盾的内容分发平台。这些平台在观念、产品和平台三个方面实现了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价值创新,③初步实现了内容分发的智能化,内容与需求的有效适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在内容超载环境中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二是主体自由度将进一步提升,身体“缺场”与遥距“在场”下的主体性得到释放。5G移动通信网络把连接由人拓展到物,打破了旧的事物构序论(旧哲学本体论中由形而上学体系建立的物质与非物质之间即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消解了物质与非物质存在的边界,更新了信息的内在构序(二进制的数字化形式)、表征了存在的逻辑构架(由模拟系统转变为数字电子系统)。这一系列的改变推动了传播行为与身体的分离,远程“在场”带来存在本身的脱域化,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主体的自由度。
5G移动通信网络创建的万物连接架构,既扩张了信息流(突破线上场景与物理空间之间的隔膜),也增强了人类连接世界的能力,消除了存在的相去之远,让存在者的存在与此在的存在发生关联,存在者来到此在的存在的近处。由通信技术引发的存在去远化使人们的交往脱离了现实身份的限制,身体也从地域的囿限中超拔出来,不需要做太多的移动,借助光速传递的信息就可以实现远程“在场”。由此,在媒介技术日益发达的5G时代,人类的交往行为就越有可能脱离身体限制,在完成脱域化的同时也将塑造“不在场的在场”,受众“从扎根于时空的‘树居型(arborial)生物变成‘根居型(rhizomic)游牧民”。
(二)认识论层面:数字化综合架构下的认知延展
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改造、建构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的力量,构筑着人类面临的世界图景,它还是一种认知工具,人们使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就是在按照“技术路线”和“世界建构”去进行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相应的认识结果。随着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实践活动的虚拟化、数字化、信息化特征更加凸显,这将推动人的认知日趋从自然化走向技术化,即技术更多地介入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日益技术化。
一是扩大认知来源。认知来源于实践,来源于身体感官与外界接触获得的、经大脑思维活动加工整理的信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实践的形式和内容不断演变。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背景下,人类实践活动的类型逐渐由直接性的物质能量行为(身体与物质对象直接接触)转变为间接性、离身性的信息能量行为(身体与物质对象不直接接触,以信息作为直接活动对象和输出内容)。相应地,人类的认知过程也由以器官感知为主的自然化走向以数字化建构、信息化加工、智能化处理与表达的技术化,技术介入的范围程度不断拓宽加深。因此,在认知过程日益技术化的进程中,人类获得认知的能力将得到增强,认知来源也将极大丰富。
具体到应用领域,5G移动通信技术在实现交互智能化、信息数字化的同时,把通信能力延展到人与机器,通过搭建以数字化信息为中介的“人—机”连接平台,实现人与物更深层次的耦合,人、机、物三要素更好地融合。比如,5G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的融合则实现了更多物质客体的数字化建构和创设,摆脱物质、空间的限制,推动了认知对象的技术性生成。5G搭建的万物互联网络,通过植入身体的芯片以及无处不在的智能终端,将人类身体器官感觉不到的对象物转化为具有同构关系的数字信号,物的存在方式以数据化、信息化的形式表达,基本属性信息通过定位标识、转译、传递实现传感认知。从而克服了人的感官功能的生物有限性以及实践活动的时空限制,客观上延伸了人的感覺与知觉。
二是丰富认知手段和认知方式。认知不仅依赖物理身体在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经验,还受到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5G与VR/AR、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媒介的形态不断变化,媒体的边界不断延伸,“万物皆媒”塑造着人类认知世界的新图景。
5G时代,人与人、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原有的互联互通界线将被重新整合,所有的人和物都将共处于一个技术所建构的有机数字生态系统之中。基于5G技术搭建的“人—机—物”互联网络,将以数字化方式不断重塑着认知对象,并赋予其智能交互能力,使人类的认知从身体延展到环境,并通过行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形成比通过在脑中建构一个精致的世界模型进行认知更为有效、经济的认知方式。与传统认识过程不同,5G技术介入下的人类认知过程简化了以往认识论中认识的第一条道路(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超越对事物认知的整体分析和个体归纳过程,实现人对客观事物认知的量化、精确性控制和把握,给人类带来了一场认知中介系统的革命,即从传统“脑认知”方式发展为更为普遍的“物认知”“体系认知”等方式。
(三)实践论层面:非时空定域中的虚拟共在
时空分离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信息传输的速度得到极大提升,信息传输的时空维度也在不断丰富。5G移动通信技术所具备的低功耗、高速度特征可以有效保障赛博空间中的所有要素按照最优化原则进行自由流动,实现沉浸式的场景交互。在此背景下,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将进一步混合与杂糅,衍生出赛博空间的非时空领域。
首先,5G时代的高速传播加剧了人们共时、无序、碎片化的媒介时间观念。时间是一项社会制度,它在社会中生成,也因此伴随不同的社会形态而改变。在农业社会时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是人们最普遍的日常生活规律,人们通过对昼夜更替、季节变换等自然现象的感知、观察与总结来指导日常行为实践,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循环结构的自然时间观念。到了工业社会时期,钟表的发明精细化了时间刻度,使时间外化为线性、均匀、可度量的客观存在,钟表的机械时间刻度成为人们一切行为实践的准则。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突破信息传播的时空障碍,线性、不可逆转、可以度量、可以预测的时间正遭到挫折,一种新的时间支配形式——“无时间的时间”正浮现于网络社会。5G基于异构网络所构建的移动互联网络,不仅能满足所有场景下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业务的快速接入需求,还能实现网络中所有传播要素均可以在同一时刻向所有时空坐标点进行全方位散布。由此,社会时间观念逐渐由有序走向无序,由完整走向碎片,闪烁的、跳跃的时间将统治我们,“此地没有了,一切都是此刻”。人们也将摆脱过去和未来的规定性,重新获得对时间和自我的掌控,尽管这仅仅是在感知层面带来的解放和自由。
其次,5G时代的高速传播将加剧传播空间的脱域化和碎片化,塑造后现代的空间观念。时空是一切事件发生的背景,特定的时空背景限定了事件表征的符号及其意义。哈维认为时空压缩导致社会政治、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出现了大量即时的和碎片化的时间,这意味着时空压缩是后现代主义崛起的直接原因。5G使传播速度得到极大提升,时空压缩的尺度几乎达到极限,实时传播使传播空间成为了“脱域化”的存在,即实时传播使现实时空脱离了地域,成为了坍塌于网络虚拟空间之中的空间碎片。现实空间在网络虚拟空间中遭到不断剪切与拼贴,使得虚拟空间成为一个可以超越身体局限,可供个体自由组织空间环境的“超空间”。它摒弃了距离和界限,使我们体验到的是一个没有过去的共时性的当下,一切都是零散的点之间的连接和网络。
三、结语
5G移动通信技术既是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新产业的基础,也是改造社会的创新力量。随着它商用化进程的深化,以及与各行业广泛深入的融合,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具体到传媒领域,5G将人类社会带入万物互联、移动互联的智能传播时代,把通信网络由人拓展到物,实现“人—机—物”的三元互联,既丰富了媒介的内涵,消解了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也增强了人类连接世界的能力。未来,随着5G移动通信技术在传媒领域的更广泛应用,媒介信息传播的内容将更加丰富,传播关系也将进一步重塑。同时,这也将对人类自身的角色定位、认知模式以及时空观念带来深刻影响。
注释:
①Cisco.Visual Networking Index: Forecast and Trends, 2017–2022 White Paper. https://www.cisco.com/c/en/us/solutions/collateral/service-provider/visual-networking-index-vni/white-paper-c11-741490.html#_Toc532256809.
②张璐:《全球首台“5G+8K”转播车助力篮球世界杯》,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9/0908/c40606-31342174.html,2019年9月8日。
③熊敏:《内容智能分发平台对新闻传播的价值创新分析——以“今日头条”为例》,《编辑学刊》2017年第2期。
④喻国明、兰美娜、李玮:《智能化:未来传播模式创新的核心逻辑——兼论“人工智能+媒体”的基本运作范式》,《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3期。
⑤彭兰:《未来传媒生态:消失的边界与重构的版图》,《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⑥賈庆民:《5G移动通信网络中缓存与计算关键技术研究》,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硕士论文。
⑦章铸、吴志坚:《论虚拟实践──对赛博空间主客体关系的哲学探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⑧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9-214 页。
⑨〔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马季芳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53页。
⑩王卓斐:《人的物化与物的人化——人与虚拟世界的主体际关系刍议》,《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法〕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第2卷)》,赵和平等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19页。
包国光:《生存论视阈下的技术和空间》,《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范静哗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5页。
肖峰:《信息时代的哲学新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158页。
喻国明、杨雅:《5G时代:未来传播中“人—机”关系的模式重构》,《新闻与传播评论》2020年第1期。
Clark A. Being there: Putting brain, body, and world together again[M]. MIT press, 1998.
吴鑫:《马克思的“具体—抽象”方法重新解读》,《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3期。
卞冬磊、张稀颖:《媒介时间的来临——对传播媒介塑造的时间观念之起源、形成与特征的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1期。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00页。
〔法〕保罗·维利里奥:《解放的速度》,陆元昶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页。
何镇飚、王润:《新媒体时空观与社会变化:时空思想史的视角》,《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5期。
〔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引自董国礼:《詹姆逊的空间化思考:从超空间到认知测绘美学》,《社会》200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