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2021-03-28李燕
李燕
语文是一门不但具有开放性,还极具实践性的基础学科,教学内容和方法丰富多样。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出现,改变了现有的语文教学形式,开发了更具活力的语文课程,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另外,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还能启发教师开启多样化的教学课堂,在实践情境中锻炼学生运用语文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一种创新型学习方式,并鼓励学生主动去发现探讨身边的语文问题,丰富他们的创造力,启发他们的思维。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在教育界普遍被认为是一种教学形态和学习形态的融合,它是小学语文和综合性学习的结合,也是语文教学范围的拓展。它的目的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高语文综合应用水平,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一、丰富充实教学资源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项开放性极强的学习,体现在它的教学资源范围广,利用率高,不论是教材还是课外其他教学资源都能进行充分地利用。因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并非是标准的模式化学习,所以它的教学课程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分布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常,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科书、图书室、运动场、校园文化等校内的各种课程资源,但不局限于此。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社区、公园、博物馆等校外课程资源也能够在实践中得到较好的利用。
二、设定情境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用真实的语言实践任务推动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交流与合作、能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获得语言运用和问题解决的能力。真实或虚拟的情境正是学生应用语言技能的场域。学生的兴趣很多都来源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来源于实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小学生相较于初高中生而言,更容易被富有趣味性和新奇的事物所吸引,他们的情感充沛,充满好奇心,更容易融入学习情境之中。教师为学生设定特定教学情境,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带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
三、加强社会联系和实践
语文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实践性高,应用性强,因此加强学生和社会的联系实践也是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时的必要策略。例如,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留心观察身边发生的事物,引导学生对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思考,在关注和思考中无形的加深和社会的联系。除了社会时事之外,本地的地域文化也是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的。因为当地的地域文化是极具特色的,也是独一无二的的。只要教师的引导得当,是能够让学生迅速地建立与其的联系,并加强在本地地域文化中的实践体验。教师也可以依据社会时事或者本地地域文化,将其作为教学资源加入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之中,或者是作为参照设定需要的教学情境。学生在这个教学情境中会面临实际的社会实践问题,而教师作为辅导者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运用语文综合能力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和社会的联系。同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加强社会实践的一种方式,能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综合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已经发展了十几年,虽然仍在摸索,但是其上升进步空间广阔。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相比较于传统的语文教学学习,它更加关注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发展,还有语文思维的培养和语文文化的熏陶。语文课程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小学语文综合性教育的开展就是课程改革的必要。它的开展是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也是符合当下教育发展模式的。为了确保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开展,除语文课程本身应作出努力外,學校、管理部门也应发挥其自身作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这项教学工作,一同推进语文课程教育改革,帮助培养更优秀的具有综合水平的学生。
责任编辑 徐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