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人的快板情

2021-03-28柏仁睿

曲艺 2021年2期
关键词:快板曲艺受众

【德】柏仁睿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也开始走出去并向世界展示独特的魅力。作为中华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曲艺别有韵味的馨香深深地吸引了我,2018年,我有幸拜相声“洋教头”丁广泉先生多年的搭档姚富山先生为师,从此潜心学习快板、相声等曲艺曲种。

一、给快板加一点外国味道

文化是从特定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果实,天然带有地域、民族或者国家的气味。而要让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更具有传播力,获得更多的认识,那在保证艺术本真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嫁接创新就是必然之举。丁广泉和姚富山两位先生深谙此理。他们在扎牢我们曲艺根基的同时,还鼓励我们开动脑筋,把“异域风情”化入竹板声声中,让中国观众在熟悉的艺术氛围中品味出不一样的文化味道。如在对口数来宝《我要出名》中,我身上的德国巴伐利亚州传统服饰“皮裤”和挎着的吉他就是比较典型的例证。

在2017年,我和姚富山先生参加一个德国企业的年会时合作表演了一段中英文绕口令。在清脆悦耳的竹板声中,我表演的英文绕口令“Peter Piper”和 “She sells sea shells”让现场不同国度的观众大呼过瘾之余,更对带洋味道的快板有了各自的了解。中国观众的新奇感自不必说,外国人则通过自己熟悉的词句语调,了解了古老东方的快板艺术。

英文版:

Hello, hello, you hear Kuaiban,

these bamboo clappers come from afar,

it is traditional Chinese storytelling,

with text, rhythm and beat and also acting,

similar to Rap, but different in culture,

founded by Li Runjie and also called Shulaibao,

so far for today with my rhyme, now enjoy the

show and have a good time!

中文版:

您好,哈嘍,您听的是快板,

这些竹板来自于远隔重洋的中国,

它是传统的中文说书艺术,

它包括说唱、 节奏和表演,

跟西方的说唱艺术 Rap 有点像,

同时文化背景是不同,

创始人是李润杰,快板的另一个名字是数来宝,

今天我说到这里。现在请开始欣赏我们的表演!

二、发型给我的“顿悟”

相声艺谚“万象归春”,是形容相声能把“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能作为相声的题材而加以反映”。不独相声,曲艺曲种大多有“万象归春”的特质。一言以蔽之,曲艺艺术的内容可塑性很强,上文的中英文绕口令就是一个很显著的例证。但如果据此认为曲艺就是橡皮泥,可以变换成任何形状,这就很片面了。一种独到的艺术形式流传到现在,会在受到受众喜好影响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对受众心理产生“塑型”作用,特别是像曲艺这种中国特色浓厚的艺术形式,外国人在表演时就更要对受众的接受能力有充分的考虑。还是在2017年,北京青年相声节期间,尝到创新发展甜头的我决定再进一步,在持续丰富作品内容的同时让自己的舞台形象更有辨识度些。登台前,我仿照一位德国喜剧演员的发型,为自己整理了一个“爆炸头”。但在信心满满地登台后,评委们对我的装扮的意见非常鲜明:“这头发跟大虾米须似的这么龇着,怎么能出现在舞台上呢?” 这“爆炸头”的“事故”给了我当头一棒,让我“顿悟”了不少,尽管曲艺的内容可以很灵活,但曲艺本身依然有自己独到的、被从业者和受众一致认可的审美共性。所有曲艺从业者和爱好者所要做的,就是在共性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阐释曲艺的艺术魅力,而不是试探其他异化的“通幽”路径。

三、从“我学”到“我教”

在带着我们这帮“洋学生”不断参加演出以打磨技艺的同时,丁姚两位先生还鼓励我们带着相声和快板回到自己的国家,介绍给自己的同胞,让曲艺可以在更广的地域中产生更大的影响。起初我还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该如何变入为出,把所学介绍出去。但在旁听了同门师兄弟的几场演讲后,我也慢慢摸出了些门道。从2014年在3个德国城市做过快板演讲后,我渐渐总结出一套程式——从快板的历史讲起,再扼要介绍它的发展脉络,最终回到快板有利于中文学习的焦点上。这样的“三步走”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受众的兴趣时效。

实地展示快板是我每场演讲的必备功课,作用与相声的顶门包袱相近。每每有清脆的节奏从闪亮的竹板和飞舞的线穗中迸出,现场老外的耳朵总会快速地支棱起来,眼睛紧盯着飞舞的竹板,仿佛每一次竹板的碰撞,都能溅散出星光。一段终了,“再来一个”的呼声响起时,也是我最高兴的时候。

在演讲和现场展示的双重吸引下,他们尝试着拿起了竹板,笨拙但充满兴趣地模仿起了我的动作,问我打板时手腕运力的技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过去的自己,也对自己的传播效果有了信心。有一位德国喜剧演员后来专门找到我,说想跟我学快板。有次我回到德国,她听说后一大早就从柏林搭火车到我家,学了一个下午后,晚上又赶回柏林。感受到她的这份劲头后,我都忍不住怀疑:快板真有这么大的魅力么?我照了照镜子,对面的人手里一副竹板在手,自信满满。然后我点了点头,在心里把“么”删除,又把“?”改成了“!”。

我不遗余力地宣传快板引起了中国相关高校的关注,应邀在北京大学欧洲中国研究合作中心(ECCS)做了5次演讲后,他们还给我颁发了一份“外国快板专家”的证书。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认可与尊重。从“学”到“教”,受授角色的转变让我对快板的认识更深了一层。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如果我的努力能为搭建中外文化交流桥梁添一块砖,能让外国人更全面地了解到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家的文化的话,就是有意义的。

我想写本书

当下中国有句挺流行的话,“人如果没有梦想的话,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关于快板,我当然也有自己的梦想。多年的学艺和传播经历是很丰富的人生阅历,如果能把它们变成英文集结出版,使其成为外国人进一步了解快板并快速提升中文水平的工具书,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姚富山先生对此非常支持。尽管我在中英文文字方面的造诣都不是太高,但如果能在打磨这本书的同时有效提升我的文字水平,不也是一举两得么?总而言之,目标在前方,道路在脚下,克服困难坚定地走过去,这就是全部。

(责任编辑/马瑜)

猜你喜欢

快板曲艺受众
浅谈快板的创新与发展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为快板艺术正名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曲艺泉城》
快板艺术形式及其发展路径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