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青泥岭的山巅,会空叹吗?
2021-03-28李子良叶大剑
李子良 叶大剑
教科书对《蜀道难》中“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一句的解读只是停留在前半句“扪参历井仰胁息人在山上,仿佛触摸、穿越星星而过,仰头望天,使人屏住呼吸” 的注释上,對后半句“以手抚膺坐长叹”只字未提,反而留给了笔者和学生对中“坐”字的词意较大空间的解读与辨析。
课堂上,学生对“坐”字的解读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徒,空。二是因为。三是“坐”是通假字,通“作”,可以解释为:作……状,表示人的状态。
第一种观点是以数量和品种都极其繁多的教材辅导参考资料为代表,“以手抚膺坐长叹”可以翻译为: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如《乐府诗集·长歌行》中的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徒”可以理解为空。第二种观点则出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中的解释:“坐,因为。汉乐府《陌上桑》:‘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又如杜牧《山行》中的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第三种观点则没有可供参考和引用的资料,但笔者却认为是最符合原文的解读。
第一种观点是目前参考资料的主流观点。由于编写者缺少对本诗整体的解读,只把《蜀道难》和《长歌行》这两首古乐府诗进行类比,所以容易出现“想当然”,乃至“理所当然”。第二种观点则受到权威辞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的“戕害”,只把“坐”和辞书中的五个义项进行一一进行比对,从而得出这种“拿来主义”的答案。本文仅就前两种对“坐”字的词意解读作一番辨析,从而提出自己的“一家之言”。
笔者认为,前两种观点都存在一个共同点:没有区分古体诗诗歌的内在逻辑结构与诗所引发的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或将两者混为一谈,导致认识逻辑上的自相矛盾,从而导致曲解词意。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看《唐诗鉴赏辞典》中对“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句的赏析:“站在青泥岭的山颠,仰头仿佛可以摸着天上的星宿。描写山的高,描写山的险要,没有比这更惊心动魄的了。渲染太白山之高已是淋漓尽致了,又刻画出青泥岭的高危,而毫不重复。刻画之不足,又加上一个强烈抒情的感叹句:‘以手抚膺坐长叹!” 诗人李白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即将由秦入蜀的友人,当友人跨越上有“六龙回日”和下有“冲波逆折”的高山,接下来将要面临的便是“何盘盘”的青泥岭。青泥岭不仅“百步九折萦岩峦”,而且“扪参历井仰胁息”,诗人李白情不自禁发出一声大大地感慨“以手抚膺坐长叹!”
我们把第一种观点的“徒,空”替换原句中的“坐”,就变成“以手抚膺徒(空)长叹”,那么诗人李白的“以手抚膺坐长叹!”这句强烈的感叹就被弱化,甚至还会出现异化,似乎变成了是李白笔下的友人完全被青泥岭所阻隔,面对青泥岭束手无措,无可奈何,以至于“以手抚膺徒(空)长叹”,犹如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流露出一种失落和怅惘的感情基调,也与诗仙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奔放恣肆的语言和浪漫主义的风格不匹配。如果用第二种观点“因为”来解读“以手抚膺坐长叹!”,我们发现这句情感色彩极其强烈的感叹句就变为一个倒装句,可以解读为诗人李白笔下的友人途径盘旋曲折的蜀道,站在青泥岭的山颠,屏住呼吸仰头就可触摸参星和井星,因为紧张得透不过气来,只得坐下来抚着胸口长吁短叹,很显然将原文感叹句的惊叹效果大打折扣。
那么,作者为何要在末句发出“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样深沉有力的感慨呢?这就需要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内在逻辑结构,笔者基本同意《教师用书》对该诗内在逻辑结构的解读:诗人李白在一开始就用“噫吁嚱,危乎高哉”,“开篇即连用三个叹词,强烈的咏叹凭空而起,震惊人心,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第二层: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到‘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具体从正面描写蜀道的峻险高危,表现跋涉攀登之艰难。……‘青泥何盆盘以下四句,诗人另辞蹊径,从游蜀者的感受与对游蜀者的安危关怀方面来写。山道九曲高危,仰首看参、井等星宿,几乎手可抚触,不由得叫人呼吸紧张,抚胸长叹。仅几个细节动作描写,即勾勒出人行蜀道之困危状态,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受。⑤本诗从开篇咏叹,奠定基调,到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切入整体,继而讲述蜀国“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历史和蜀道的“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的历史,然后采用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为正面描写,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为侧面描写,以“扪参历井仰胁息”为远游者个体生命体验,从而达到文章的一个震撼人心的高潮“以手抚膺坐长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第三种观点“坐”是通假字,通“作”,可以解释为:作……状,与表示途径蜀道的远游者被蜀道艰难所表现出来吃惊相契合,达到了被震撼感染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将古体诗诗歌的内在逻辑结构与诗所引发的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合二为一,升华了文章的境界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课堂教学策略转型研究”(项目编号:201811552)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