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分析
2021-03-28罗晓莱
罗晓莱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和家长只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身体情况。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老师和家长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提倡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新型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生个性;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忽略了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身体健康发育的关键时期。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充分利用初中体育教学的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多样的选择需求,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初中体育教学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同时,也能增强初中学生的体魄,培养其良好的精神面貌。
一、针对学生个性需求进行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教育不能仅仅是向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很多能力都是从初中阶段逐步建立起来的。初中体育课程作为有实践意义的基础学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体育课堂上,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往往是以整个班级为单位,集体完成一个项目。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身体,使学生有更好的体魄。这样的教学方式固然有一些好处,但是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并不全面,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的个性发展还不稳定,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初中体育教师要了解每一名学生的个性需求,并且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方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初中体育课堂发展学生个性方面出现的问题
1.体育教学过于死板
在以往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没有新鲜感。学生一个学期的体育课基本都是一个模式。比如,开始上课时先绕着学校操场跑两圈,跑完之后再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准备。这样的教学模式周而复始,很容易让学生感到体育课的枯燥和无聊。
2.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体育教学中,大都是老师把控教學方式和教学内容。老师往往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需要时间来做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很难给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体育教学课堂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需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兴趣交流平台,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措施
1.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在体育课上,为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一定要尝试去了解学生。只有真正地了解了学生,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要和学生多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需求。
2.教学模式及课程结构
(1)教学模式
以往的教学往往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体育活动。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个性需求都不同,所以老师要改变这种教学方式。例如,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开展体育兴趣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需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教学内容。老师将兴趣相同的学生归为一组,每一组都要有各自的体育活动内容,组内的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探讨。兴趣相同的学生在一起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个性化发展效率。
(2)创新课程结构
随着新课程改革,初中体育教学有了新的要求,中考体育测试有效地保障了初中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教学项目的多样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初中体育课上开展足球比赛,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四、结语
为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初中体育教学方面,老师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初中体育老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能对初中生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邱桃.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J].考试与评价,2016(4).
[2]胡草根.互动性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