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计个人得失,凡事尽善尽美

2021-03-28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个人得失领子刘英

以党的利益为重

“干部是人民的公仆,

公仆对人民只有奉献的义务,

没有索取的权利。”

讷于言而长于文,是张闻天读书时期留给同学最突出的印象。对于子女,他同样身教重于言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后辈。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无论顺境逆境,他始终坚持读书,寻求真理,一生都保持着学习与思考的习惯。他教育女儿张引娣:“读书要靠自己争取,要勤奋学习,只有读书才能为国家多作点贡献。”

张闻天从小目睹中国百姓穷苦之情狀,更增加了他对贪腐的痛恨、对物质追求的厌恶。刘英晚年回忆起张闻天,说他生前节约,衣服领子坏了换领子,袖子坏了换袖子,同事都开他玩笑说:领子袖子不是一个颜色,时髦啊!到使馆上班也总是先关电灯,仓库灯亮着也去关掉,到处关灯。他还说留钱给子女亲戚没好处,给多了会腐败、乱用,他们有本事自己去挣。

张闻天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67年,儿子张虹生在新疆农场结婚,张闻天给他们寄了400元钱,和一些用过的旧被套作为新婚礼物。张虹生回忆起这件事时说:“我结婚时用的新被子还是我爱人她家寄来的。”

1976年,张闻天在无锡病重,虽然经受极不公正的待遇,他仍一再嘱咐刘英:“我死后替我把补发给我的工资和解冻的存款全部交给党,作为我最后一次党费。”张闻天逝世后,刘英将储蓄4万元连同利息169.6元作为党费上交,未给子女留下一分一毫,令人肃然起敬。

张闻天对人对己不搞特殊化,对待子女更是近乎苛刻。他常对子女们说:“革命者的后代应该像老百姓一样地生活。”早在张虹生还小的时候,他看见父亲的小汽车便也想坐一坐,面对儿子的耍赖,张闻天宁愿走路去上班,也不让他“得逞”。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张闻天从事外交工作,任外交部副部长。儿子张虹生当时想报考外交学院,因对外语没有十分把握,希望父亲给分管学校打个招呼,张闻天一口回绝:“你有本事就上,没本事就别上。”张虹生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

后来,张虹生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由于卫生条件艰苦,没多久就患了肝病,并发展成慢性肝炎,他写信给父亲,希望回北京治病。张闻天却给他回信:“你有什么资格来北京看病?新疆那么多职工得了肝炎,都是在新疆治,肝炎完全可以在当地治,治得好最好,治不好就慢慢来。”张虹生最终留在农场,一边劳动一边治疗,这一呆就是15年,在那里结婚生子,没有享受任何照顾。

张闻天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人,他始终以党的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不争名利、能上能下,在每一个岗位上鞠躬尽瘁、尽善尽美。“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公仆对人民只有奉献的义务,没有索取的权利。”这是张闻天一贯奉行的原则。★

(责编/黄梦怡 责校/陈小婷 来源/《张闻天的家风家教》,王玲、叶鸿蔚/文,《世纪风采》2020年第8期等)

猜你喜欢

个人得失领子刘英
算了
张闻天家风不计个人得失,凡事尽善尽美
宽容
全球带癌跑完世界六大马拉松第一人
全球带癌跑完世界六大马拉松第一人,57岁的她还跑赢了癌症
跑满世界六大马拉松,我的癌症消失了
衣物叠放有规可循(二)
法官情人曾记否,那盖了章的离婚保证书
不洗脖子
父亲的假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