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垣针法”取穴规律初探

2021-03-28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17期
关键词:李东垣中脘元气

刘 航 付 豪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针灸科,江西 南昌 33006

李东垣是金元时期著名的医家,以“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为其理论基础,以“补土派”著称,著有《脾胃论》《内外伤寒辨惑论》等经典著作。世人识之多因其方药辨证,但不知李东垣对于针灸也有独特的特色,其针法理念被后世整理为“东垣针法”。“东垣针法”始见于明朝高武的著作《针灸聚英》[1],是高武从李东垣的著作《脾胃论》中截取的针灸部分。高武对“东垣针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谓:“近世医者,只读《玉龙》《金针》《标幽》等歌赋,而于先生之所以垂教者,废而不讲,宜其针之不古,若而病之不易疗也。”说明高武认为李东垣的针法及其取穴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其思想也为杨继洲所认同,收录于《针灸大成》中。“东垣针法”取穴少而精,现将其取穴特色总结如下。

1 独重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东垣针法”中多次提及,因足三里为胃腑下合穴,为四总穴之一,为补益要穴。且李东垣学术中独重脾胃,认为脾胃失调为多数疾病的基本病机,所以足三里穴多次在“东垣针法”中提及。如其所说“胃病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足三里以补之”,用足三里穴治疗胃脘痛,体现足三里穴治疗本经病证的作用,此疾病虽表现为不通、不下之塞证,但本因是脾胃虚弱,故仍采用补法,即“塞因塞用”;“脾胃虚弱,感湿成痿,汗大泄,妨食,三里、气街以三棱针出血”,用足三里穴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痿症,体现足三里穴补益脾胃,健脾燥湿,荣养机体的作用,同时配合金元时期大力提倡的放血疗法,使邪得以尽出,元气得以恢复,本就体虚者,用大开速效之放血法,体现了“无粮之兵,贵在速战”的治病大法;“气在于肠胃者……如气逆为霍乱者,取足三里”,用足三里穴治疗气逆所致肠胃疾病,此取足三里穴,调理内乱之气机,恢复脾胃中焦枢运功能;“饮食失节,及劳役形质……当从胃俞合三里穴中,推而扬之,以伸元气”,用足三里穴治疗饮食等所致内伤疾病,说明李氏认为足三里穴有伸扬元气的重要功能。

所以足三里穴为“东垣针法”中的要穴,多治疗脾胃疾病和内伤虚证,常配合募穴使用,这与其独重脾胃的学术思想相契合,也体现了足三里穴在“东垣针法”中的重要应用。

2 外感取背俞

“东垣针法”中提到应用背俞穴治疗“阴病在阳者”,主要治疗外感原因所致疾病。其认为阴病在阳,为六淫之邪中于人体,治疗应取其背上腑俞脏俞,尤其以风寒为甚。风寒中邪,则“始于外寒,终于外热”,其认为治疗风寒之邪,不能光止风寒,也要根据其所中脏腑,而治其各脏之俞,选取风寒所中脏腑之俞。故谓“阴病在阳者,从阳引阴”。说明其已经深刻认识到背俞穴在外感病症,尤其是风寒所中病症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湿、暑、燥、火,有对应的背俞穴选取,如其原文所说“中暑者,治在背上小肠俞,中湿者,治在胃俞,中燥者,治在大肠俞”。因六淫之邪与外界天气变化息息相关,故取穴遵循六气,且选穴均取腑俞,因其受邪未深,病邪在表,故取之腑俞穴。暑者,君火也,在天为热,在人为心,为少阴所化,以手少阴为主令,小肠与心相表里,故取小肠俞;湿者,在天为湿,在人为土,为太阴所化,以足太阴脾经为主令,胃与脾相表里,故取胃俞;燥者,在天为燥,在人为大肠,为阳明所化,以手阳明大肠经为主令,故取大肠俞。文中虽未提及中火者所取穴位,但按此推测,火者,在天为火,在人为三焦,为少阳所化,以手少阳三焦经为主令,故应取三焦俞。

3 内伤取募穴

李东垣认为募穴为补虚要穴,主治内伤原因所致的疾病。其文所说:“阳病在阴者,从阴引阳”。李东垣认为阳病在阴,为“饮食失节,及劳役形质,阴火乘于坤土之中,致谷气、营气、清气、胃气、元气不得上升,滋于六腑之阳气,是五阳之气先绝于外”。治疗上,先取足三里穴,使其“推而扬之,以伸元气”。若元气不足者,则取诸腑之募穴。如果疾病传变至五脏,随各窍所病,则“治其各脏之募穴于腹”,治疗时应明确取募穴为各脏元气不足之时选取。其次,治疗“气在于肠胃者,先取足太阴、阳明之穴,如不下,则取三里、章门、中脘”,章门、中脘为脾胃募穴,李东垣认为脾胃虚弱,易致疾病,故取章门、中脘补之。其认为“胃虚而致太阴无所禀者,于足阳明之募穴中引导之”,脾胃虚弱导致的纳差、消化不良等问题,也可以从中脘穴中引导治疗。故募穴在“东垣针法”中为补虚之用,在五脏虚弱时可取之以补虚。但其取穴也有限制,如为外感六淫之穴,则慎取其穴,故其文中言之:“若六淫客邪,及上热下寒,筋骨皮肉血脉之病,错取穴于胃之合,及诸腹之募者,必危”,说明外感疾病误取募穴,容易引邪深入,引发脏腑病变,从而产生不可预知的严重后果。说明“东垣针法”取穴严格,辨证严谨,先分外感内伤,再随证取穴,外感者以背俞穴为主,内伤者多取三里及募穴。

4 五输穴的应用

4.1 常用荥、输穴 在“东垣针法”中,多次提到了荥输穴的应用规律。“东垣针法”应用荥输穴多遵从《黄帝内经》,如“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输……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荥、足少阴输……气在于头,取之天柱、大杼,不足,取之足太阳荥输……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取其阳明、少阴之荥输”,虽取之内经,但李东垣对其具体穴位及针刺要求做了阐述。对于其取穴原则,有其规律所言,即阳经选荥输多治疗外经病症,阴经选荥输多治疗内脏疾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提出“荥输治外经”之概念,说明阳经荥输穴可治疗经脉所过之处的外经病症,如头痛、四肢疼痛等,李东垣认为针刺阳经荥输穴针刺之时应深取,使气可循经脉至病所。而阴经荥输穴则多用于治疗本经病症,因阴经荥穴在五行中属火,为阳,五脏属阴,治疗五脏疾病,选取本经的荥穴可调理五脏阳气,即所谓“从阳引阴”“阴病治阳”之义;而阴经输穴也为本经原穴,为元气所驻之处,故输穴也可治疗本经病症,因此使用荥输配穴治疗内脏疾病,李东垣针刺阴经荥输穴时多“同精导气,以复其本位”。五输穴配伍众多,“东垣针法”重视荥输配穴,为其特色之一。

4.2 五行属性应用 “东垣针法”灵活应用五输穴五行属性,将五输穴所对应五味、五脏等,用于临床治疗疾病。如其所载病例“一富者前阴臊臭,又因连日饮酒,腹中不和,求先师治之……当于肝经中泻行间,是治其本;后于心经中泻少冲,乃治其标”。在此病例中,前阴为足厥阴肝经脉络所行之处,而其所病为臊臭,凡臭者,皆为心之所主,入肝为臊。故选择针灸治疗经脉为肝经、心经。而行间为肝经荥穴,五行属火,对应心经;少冲为心经井穴,五行属木,对应肝经。故选取肝经行间、心经少冲为治疗穴位,即木中火穴,火中木穴。此病例选穴原则体现了五输穴五行属性的灵活应用,推而广之,五行属性还有五味、五音、五液、五体等,很值得思考及临床应用。

对于五输穴的临床应用,“东垣针法”提及较多,说明五输穴在李东垣的学术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5 验案举隅

患者李某某,男,72岁,因“腰部酸胀不适1月余”于2019年10月来我院就诊。患者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酸胀感,以下腰部为主,无明显双下肢放射痛及麻木感,无会阴部感觉障碍,卧床休息后稍缓解,久坐久站及劳累后加重。患者2年前有前列腺肿瘤切除史,现腹部造瘘口导尿。有轻度贫血病史。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细,尤以尺脉为甚。予以腰三针(肾俞、大肠俞、委中)及阿是穴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3次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减轻。后根据“东垣针法”考虑患者既往手术病史,年老体虚,为“肾虚腰痛”,故取穴中脘、京门、中极、关元、气海,施行补法,足三里穴予烧山火手法,针刺3次后患者酸胀不适明显减轻。

腰为肾之府,腰部疾患往往与肾脏息息相关。此例患者腰部酸胀不适,既往有泌尿系手术病史,为典型的肾虚腰痛。在针灸治疗腰痛时,常常根据疼痛部位选取局部穴位进行治疗,对于实证患者则可取得一定疗效,对于虚证患者,局部取穴往往疗效欠佳。此时选取足三里及募穴进行补虚治疗,则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即“东垣针法”中所说“凡治腹之募,皆为元气不足,从阴引阳”。京门为肾之募穴,中极为膀胱募穴,肾与膀胱相表里,取之可补益脏腑;足三里及中脘为胃之下合穴及募穴,配合关元、气海能补虚提气,伸扬元气,诸穴合用则补虚行气,故疗效显著。因此,正确的辨证疾病内伤、外感,选取适当的穴位进行治疗,才能取得最佳的疗效。

6 总结

“东垣针法”理深法妙,其取穴着重于足三里、背俞穴、募穴及五输穴上。不仅有李东垣独重脾胃的学术特色,也有其对于《黄帝内经》的深刻理解,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如风寒外感所致的发热、咳嗽、鼻塞等病症,可以选取肺俞、风门治疗,合并有胁肋部疼痛者,配合肝俞,合并心慌者,配合心俞,再配合拔罐、放血等治疗,往往能缩短疾病疗程,达到缓解症状、治疗疾病的作用;气血虚弱导致的失眠、头晕、乏力等,可以选择章门、中脘、足三里等穴位进行调养,同时配合艾灸等方法,能补益气血;后头部疼痛,可以选取通谷、束骨穴深刺,调理膀胱经气;手臂疼痛者,取二间、三间深刺止痛。这些治疗方法都是“东垣针法”思想的体现。后世将“东垣针法”应用于临床,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2-5]。但是“东垣针法”并不是李东垣单独所写的论著,为后世医家截取书中关于针灸的部分整理所得,因此并不能完整的反映李东垣的针灸学术特色。如其书中所载也有其他取穴方法:少阳头痛,取风池、风府;风痰头痛,灸侠溪。“东垣针法”对针灸的贡献不光在于取穴上,其独特的“导气”“同精”手法特色及放血治疗虚实之症都对后世针法产生深远影响。但对于“东垣针法”的研究目前相对较少,笔者仅就《针灸聚英》所载“东垣针法”选穴规律进行简要总结及分析,所知所想远远未达文中精髓,因此,深入理解和挖掘“东垣针法”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李东垣中脘元气
High-order harmonic generation of the cyclo[18]carbon molecule irradiated by circularly polarized laser pulse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Effect of intradermal needle at five-zang Back-Shu points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火针中脘治疗冻疮作用机制初探
李东垣“甘温除热法”的现代临床应用
巧解心结换得“全福花”
The Dunhuang murals are helping to revive travel on the old Silk Road
如何养元气?
三种端元气ð13C1-Ro模型建立与应用
元气淋漓的傅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