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防治
2021-03-28王子璇蔡亚玮郭明磊郭晓玉王学静陈立功戴美丽张晓云孙会兴
王子璇,蔡亚玮,郭明磊,郭晓玉,王学静,陈立功★,戴美丽,张晓云,孙会兴
(1.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071001;2.平山县西柏坡五丰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 050400;3.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071000;4.大厂回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065300;5.迁西县农业农村局 064300;6.威县农业农村局 054700)
传染性支气管炎( 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的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疾病,为目前家禽行业广泛存在的传染性疾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被国际兽医局(OIE)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 1~4 周的雏鸡极易感染且死亡率高,死亡率一般可达25%~30%,宿主、病毒或环境等因素可致死亡率达80%。 本文简述了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常用诊断技术、预防控制方法,旨在为研究与生产提供参考。
1 流行病学
IBV 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γ-冠状病毒,病毒基因组为不分节段单股正链RNA,约为27.6kb,病毒粒子含有三种主要结构蛋白,即病毒粒子的主要组成包括:纤突蛋白(S)、膜糖蛋白(M)和内部的核衣壳蛋白(N),还有少量的第四种蛋白(小膜蛋白),是病毒粒子形成所必需的。 IBV 具有广泛的组织嗜性,在临床上分为呼吸型、肾型、腺胃型、生殖型、胸型和肠型等[1]。IBV 病毒可在56℃和45℃条件下分别于15mim 和90min 条件下大部分被灭活。
IBV 只感染禽类,鸡是IBV 的主要自然宿主,无论什么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首先通过呼吸道感染。 病毒通常在鸡的消化道内持续存在,可发生间歇性排毒,持续多周甚至数月。 IBV 可通过空气飞沫、摄入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接触污染的设备及饲养人员的衣物进行传播。IB 一年四季均流行,传播迅速,发病率高,1~2d内可波及全群,冬春季节较为严重。 雏鸡多发,不同年龄鸡均易感[2]。 死亡率高低取决于感染毒株的毒力、鸡的年龄、免疫力(母源性或主动免疫力)、应激(如寒冷)和继发细菌感染等因素。
2 临床症状
2.1 呼吸型
雏鸡多发并且在短期内大群发病,夜间安静时,气管啰音清晰可辨。 大多数暴发的死亡率为5%,但是在继发性细菌感染,呼吸道病毒感染进一步恶化时,死亡率增高[3]。IBV 在肉鸡上可造成饲料转化率低、生长速度慢、肉品加工废弃率高;在蛋鸡可使产蛋率下降5%~50%,且多为畸形蛋、薄壳蛋及水样蛋清蛋[4]。
2.2 肾型
肾病变型毒株伴有不太严重的呼吸道病变或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症状一般是发病初期鸡只未见任何发病症状, 随后发病鸡只突然出现精神不振、羽毛蓬乱、畏寒、食欲减少、餐后饮欲、排出少量乳白色或黏水样稀便等症状,并开始蔓延至全群。 个别呼吸道病严重的鸡出现甩头、发出“咔”声或出现严重的呼吸啰音,夜间尤甚[5]。
2.3 腺胃型
发病日龄不定,多发于60 日龄内雏鸡,采食下降,闭眼嗜睡,前期亦有呼吸道症状,中后期机体极为消瘦,排黄绿色或白色稀薄粪便,病死率与饲养管理条件及继发感染有关,病死率一般为20%~30%,最严重鸡群或有并发症时病死率可达90%。
3 诊断
3.1 临床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等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临床上IBV 常与H9 亚型AIV、NDV 及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和葡萄球菌以及鸡球虫等病原呈现二重及三重混合感染, 不仅加重了病情,也增加了对其准确诊断及防控的难度[6,7]。
鉴于其症状与其他病原体引起呼吸系统轻微症状很相似,如新城疫、禽肺病毒、喉气管炎、支原体和传染性鼻炎等。 如鸡新城疫时一般发病较本病严重,在雏鸡常可见到神经症状。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呼吸道症状和病变则比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严重;传染性喉气管炎很少发生于幼雏, 而传染性支气管炎则幼雏和成年鸡都能发生。 传染性鼻炎的病鸡常见面部肿胀,这在本病是很少见到的。
3.2 实验室诊断
3.2.1 病毒的分离鉴别
在发生IBV 感染的第一周内取IBV 的主要靶器官气管组织或取气管拭子。一周以上采集泄殖腔拭子或盲肠扁桃体。 根据临床病史,可考虑从肺脏、肾脏和输卵管采样。 在特大鸡群如果采样失败,可在患病鸡群中放置易感哨兵鸡,接触感染一周后取出直接采样。 将用于病毒分离的样品接种于9~11 日龄SPF 鸡胚或气管组织培养物中,48~72h 后收获培养液进行盲传。如未有典型病变或死亡,至少盲传3~4 代后才能判为阴性。 在气管环上传代时,可能会观察到纤毛运动停滞,但不足以确认IBV 的存在。某些野毒的分离需要进行多次盲传。 典型野毒株通常能够在盲传2~3 代时导致鸡胚出现病变,甚至死亡[8]。
3.2.2 血清型检测
IBV 基因型和血清型众多, 不同血清型的毒株涉及的靶器官,为了更有效防制,血清型需进行鉴定。 周海生等通过对我国2002 年~2016 年间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基因组序列病毒基因序列重组分析进一步证实我国的IBV 基因型众多。 目前针对IBV 检测和鉴定的方法很多,可分为三大类:病毒分离与鉴定方法、血清学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9]。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RT-PCR 方法、荧光RT-PCR 方法、基因芯片技术等都已经应用于IBV 检测[10]。 病毒基因组序列分析普遍采用。
4 预防与控制
4.1 种鸡检疫及疫病净化或监测
在养种鸡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引种和检疫的隔离措施。在引进种鸡和种蛋时,要严格地进行检疫,只有达到标准后才可引入,并按照规定隔离饲养。 待隔离期满后,如若健康方可入栏饲养。 对于垂直性传播疾病进行不断地净化或监测,做到种源的质量把控,稳定种源质量。
4.2 免疫接种
根据IB 病毒的感染情况及致病性特点,目前对这种病毒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即防大于治。 其中疫苗接种是预防冠状病毒病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当前预防IB 的主要途径。目前的疫苗主要包括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 活苗用于1~14 日龄雏鸡的首免,可通过喷雾、饮水或点眼接种。 重复接种是常用方法。 种鸡和蛋鸡有时可使用活苗或油佐剂灭活疫苗,以预防产蛋量下降[11]。
4.3 针对性治疗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性疾病,无特效治疗用药,发病致死主要原因为喉头、气管、支所管肿胀、出血、充满分泌物,导致窒息。主要发病诱因是气候突变,气温骤然下降,受到寒冷的刺激,机体抵抗力下降。 故在治疗该病时采取标本兼治, 中西结合的原则。 一是干扰强毒在体内的繁殖;二是增强抵抗力,提高免疫力;三是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12]。
到目前为止,上市药物的疗效有限,新药物的开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阻断病毒入侵宿主细胞、抑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以及提高宿主的抗病毒能力等。 干扰素在机体抵抗病毒产生天然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具有广谱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的作用,陈华维等试验表明,利用干扰素联合中药治疗在肉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炎上的应用效果显著。
5 小结
随着家禽养殖的规模化越来越大,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各种病毒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毒株的不断变异,血清型的不断增加,混合感染的情况越来越多,疾病控制的难度越来越大。 虽然目前养殖过程中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非常大的提高,疾病诊断及疫苗研发技术不断在更新,但仍不能满足现在生产的需求。 现在各种生物技术及其应用发展的都比较好,我们对传染性支气管炎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有利于我们了解其致病机理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为以后处理相关的疾病事件也提供了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