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球虫病的流行、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2021-03-28于青焕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2期
关键词:球虫病鸡场球虫

于青焕

(沈阳工学院 113000)

当前引起鸡球虫病的原因很多,鸡球虫是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 由于球虫在鸡肠道内的不同位置,所以导致鸡群内部的发病也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鸡群中最易感染鸡球虫病的是10~30日龄的雏鸡。 在鸡群中鸡球虫病暴发于夏季,该病会使鸡群存在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等现象。 除此之外,部分成年鸡群感染之后,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但其生产性能会下降,对于养殖者来说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一般来说患有鸡球虫病的鸡会污染水源、饮水饲料,还会在鸡群内部引发鸡球虫病的传播,造成大量的鸡群死亡。 因此鸡群养殖中需要结合鸡球虫病发病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抑制此类球虫病。

1 发病诱因、临床症状及传播途径

1.1 发病诱因

一般来说鸡球虫病在鸡群内发病的因素包括管理因素、饲料因素、应激因素、部族差异和其耐药性等。

首先从管理上来说,一般冬季温度低于20℃,鸡场会非常干燥, 发病率会随之减少。 但高温潮湿的夏季发病率会不断增高,尤其是南方地区还存在梅雨季节,使得球虫病反复发作。 其次, 虽然说现如今大量的集约化的鸡场和家禽生产厂都建立了疾病防御措施和消毒措施,但是部分小型鸡场和各地的养殖户,由于技术能力较为薄弱或经济条件限制, 导致鸡群生长条件较差,致球虫病不断暴发。 除此之外,间断光照更引发鸡群感染的频率。 而且部分小养殖户存在集约化的养殖和超密度的养殖,为了提高养殖效率和生产效率,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很多鸡舍的空气较为差,存在养殖的高密度,致使鸡球虫病发病率不断增高[1]。

实际的鸡群饲养过程中饲养因素也是诱发鸡球虫病的原因之一,鸡群饲养过程中会产生各类的抗营养因子。 如植酸、棉酚和抗胰蛋白酶等易与肠道黏膜结合,导致肠壁损伤,饲养过程中会存在电解质的平衡失调等问题。 除此之外饲养中维生素的缺乏,也会导致消化黏膜和血液凝固鸡只受损,容易遭受到球虫病的侵蚀。 如果鸡群内部出现了营养失调、习性改变、气候变化等问题,也会引发鸡群的应激反应,从而使得球虫发病率增加,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率不断提高。

1.2 传播途径

家禽养殖过程中,鸡群生长时病鸡是球虫病的主要传染源,除此之外病鸡所污染过的水、饲料等都会引发其他鸡感染发病。在鸡群中雏鸡发病率较高,且公雏要比母雏发病率较高。 此类疾病传播不广泛,对成年鸡的影响相对较少。 因为成年鸡体内存在相应的抗体,能够抗击鸡球虫病的侵害。 但对于成年鸡自身的生产性能还会造成影响,一般情况下会使成年鸡增重,且生产效率下降。

1.3 临床症状

鸡球虫病发生之后,病鸡往往会产生双目呆滞、双翅下垂、鸡毛干燥且饮水量增加和精神不振等问题。 严重的鸡群会畏寒怕冷,外腿侧翻产生痉挛性的伸缩后麻痹等现象[2]。 一些雏鸡会存在粪便呈现淡黄色量少等问题。 具体的临床症状表现在于鸡群染病之后,病鸡会日渐消瘦,排出水样粪便,严重者会产生血便,且会经常污染鸡四周的羽毛,引发群体性的感染。

2 预防措施

针对鸡群容易产生的鸡球虫病, 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减少发病率,增强鸡群的免疫力。 首先在鸡群养殖和生产过程中,饲养雏鸡要从第10 日开始就需要连续给予鸡群一些预防类的药物,防止鸡群和雏鸡相继发病死亡,一般来说养殖者采取盐霉素、莫能霉素等药物增强鸡群的免疫力。 对于部分已经重度感染的鸡群可以利用土霉素进行治疗,起到短期预防的作用,轻微便血则不必治疗。 如果一些小生产企业不长期使用专门的预防药物,可以采取土霉素预防白痢病和球虫病药,对于鸡群的症状进行实时观察,必要时要采取一个周期的药物运用,让鸡群产生足够的免疫力[3]。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鸡球虫病的病原、传播途径、发病特征进行了调研,从目前发病鸡群的临床反应角度,探讨了该类疾病采取的防御措施, 希望借此可以有效加强鸡群中的球虫病的预防工作,提高鸡群的产量。

猜你喜欢

球虫病鸡场球虫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羊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如何搞好鸡场消毒和病毒病免疫接种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3种消毒药对猪球虫的体外抑杀效果观察
美科学家发明无抗方法保护鸡免受球虫病
毒害与巨型及毒害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间在免疫方面的相互影响
一起肉鸭球虫病的诊治实例
规模鸡场暴发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