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猪饲养管理技术及要点

2021-03-28马万才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6期
关键词:种猪公猪后备

马万才

(安徽亳州蒙城县坛城农业综合服务站 233500)

种猪可分为种母猪与种公猪,在实际饲养管理时,需开展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使得种公猪具有很好的配种能力,种母猪具有良好的受孕能力与繁殖能力。

1 种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1 妊娠期母猪

妊娠期种母猪饲养管理时,应当根据母猪的生产情况,对饲料量进行合理调整,以保证种母猪的营养均衡。在妊娠后期开展种母猪饲养管理时,同样需增加饲料量。在夏季喂养时,应当适当增加维生素,减少种母猪的热应激,保证种母猪的进食量。如冬季喂养过程中,应当及时进行保温处理,以保证种母猪的生长稳定性。与此同时,在妊娠期种母猪饲养工作开展时,应当对周边环境进行合理控制,避免种母猪产生更多的应激反应。在饲养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对种母猪的行为进行观察,一旦发现种母猪存在异常行为,则需要对其进行合理治疗,保证种母猪的整体饲养工作开展效果。

1.2 哺乳期母猪

哺乳期种母猪饲养管理时,应当在产后3d合理增加饲料喂食量。因为,种母猪在泌乳量增加的过程中,种母猪的体重会出现减少,此时可合理提高饲料中的蛋白浓度,以减少种母猪的体重损失[1]。

1.3 后备期母猪

在后备期母猪饲养工作开展时,应当对配种前母猪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为母猪提供足够的矿物质与维生素,确保母猪生长状态处于较佳状态。在种母猪饲养管理时,应当针对后备母猪的饲养特点,对母猪月龄与生产计划进行合理设定,以达到预期饲养管理效果。

如在对后备期母猪饲养管理工作开展时,不可过早配种,避免对母猪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降低种母猪的生产繁殖能力。同时不可进行过晚配种,增加种母猪配种经济成本,影响到种母猪的整体饲养效益。如种母猪发情期表现不明显,则可使用种公猪进行诱情处理,以保证后续生产效益。在配种工作完成后,需使用仪器进行检测,并对相关种母猪进行隔离饲养。

2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2.1 加强管理

在种公猪饲养管理时,应当加强管理工作,为后续养殖工作开展提供条件。在夏季炎热环境下,需开展防暑管理,以抑制高温对种公猪精液质量的负面影响。为此,养殖人员可加强通风、洒水等工作。在冬季寒冷环境下进行饲养时,应当保证饲养舍内的温度适宜,以避免寒冷天气对种公猪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在实际饲养管理工作开展时,应当建构完备的管理体系,如饲养、运动、采精、配种等工作,确保对应工作在适应的时期完成,便于种公猪产生一定的条件反射。种公猪饲养过程中,需保证其具有一定的运动量,以提高种公猪的综合体质,提升种公猪的精液质量。饲养人员需定期对种公猪的精液质量进行检查,及时进行干预治疗,若种公猪的精液质量不达标,则可对其进行淘汰处理[2]。

2.2 合理营养

在种公猪饲养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以精饲料为主,以保证种公猪的睾丸得到良好发育。当种公猪的维生素不足时,将导致种公猪出现生殖问题,不利于后续养殖工作开展。如维生素A摄取量不足时,将导致种公猪睾丸萎缩,使得种公猪的精子含量减少,而维生素D摄取量不足时,将导致种公猪的精力活力下降。由此可见,在实际饲养工作开展过程中,需及时对种公猪进行维生素补充,以保证种公猪的精子质量。与此同时,在饲养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添加一定量的能量型饲料,以达到最佳饲养效果。

2.3 科学调教

种公猪后备期饲养管理时,应当对其进行有效调教,为后续养猪工作开展铺垫基础。在种公猪饲养时间达到10个月时,应当选择合适的种母猪进行交配调教,以保证种公猪与种母猪的交配有效性。在实际调教工作开展时,需杜绝对种公猪进行鞭打,避免种公猪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影响到种公猪的饲养管理质量。

2.4 合理利用

在种公猪饲养过程中,需对其进行合理利用,以达到养殖工作目标。种公猪饲养时间达到十个月,且种公猪的体重为90kg,则可进行配种。在后备种公猪使用时,一般为每周1~2次;青年种公猪使用时,一般为每周2~3次;壮年种公猪使用时,一般为每天1~2次,充分利用种公猪,达到预期配种效果,促进养殖效益的整体提升,为后续种猪养殖提供经验借鉴,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3 结语

综上,文中对种猪饲养管理技术与要点进行分析探讨,围绕种公猪与种母猪,开展深度论述,旨在说明种猪饲养管理工作开展的必要性与科学性。未来,种猪饲养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引进科学管理理论,建构精细化管理体系,保证种猪饲养工作的整体开展有效性与可行性。

猜你喜欢

种猪公猪后备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