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3-28尹星
尹 星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农业农村局 617200)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肉蛋奶是百姓“菜篮子”的重要品种。动物疫病防控作为防范畜牧业产业风险和防治人畜共患病的第一道防线,着力加强防疫队伍和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1 米易县动物防疫体系现状
2007年,米易县开展兽医体制改革工作,制定了《米易县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全县新建畜牧兽医站12个,均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按照每个乡镇畜牧兽医站配备2~3名编制的标准,全县配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30名,均为事业编制,乡镇畜牧兽医站“人、财、物”按属地管理原则归乡镇统一管理。全县88个行政村设置村级防疫员113名(兼动物疫情监测观察员)。村级防疫员每年按要求开展了动物防疫工作,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参差不齐。全县有生猪定点屠宰企业4个,其中A类屠宰企业一个(攀莲镇为民屠宰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乡镇畜牧兽医站开展产品检疫工作。
2009年米易县成立米易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米易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两个动物防疫机构,动物卫生监督所核定编制11个为参公编制,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核定编制13个为事业编制。自动物卫生监督所成立后至今共有2人退休、2人离职,动物卫生监督所5名参公干部全部换转入米易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5人年龄均为50岁以上。2011年米易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将米易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3个编制调减7个到新成立的农产品质量监督站,米易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核减为6个。
2 存在的问题
2.1 动物防疫人员在编不在岗问题严重
县级和乡镇动物防疫人员在编不在岗、缺编现象严重。乡镇机构改革,全县11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已撤销,职能和人员全部划入乡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编制30人,在编19人,其中在编在岗11人;在编不在岗8人,均未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其中2人援彝。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现核定编制6个,在编在岗2人、在编不在岗2人、援彝1人。
2.2 县乡动物防疫技术人员队伍不稳定
乡镇畜牧兽医工作人员不仅要承担畜牧兽医本职工作,还要承担其他岗位工作,身兼数职情况较为严重,工作任务繁重,主要精力均未放在畜牧兽医兽医工作上,工作谋划不深不实。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流动频繁,今年共有4名人员通过考调进入县级部门,不再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现在多数乡镇只有1人在兼职从事畜牧兽医工作。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外出培训、学习机会少。
2.3 村级防疫员队伍不稳定
全县共有村级防疫员113名,其中35岁以下18名占16%,35~45岁30名占27%,45岁以上65名占58%,年龄最大的村级防疫员已有66岁,年龄结构偏大;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45名占39%,其中畜牧兽医专业28名占24.8%,初中及以下学历的68名占61%,文化水平偏低;劳务补贴偏低,市、县补贴的劳务费标准仅为每人每月500元,村级防疫员工资报酬低,中青年不愿意从事动物防疫工作,村级防疫员流动性频繁,村级防疫员队伍不稳定。
2.4 动物防疫执业风险较高
村动物防疫员存在业务能力和经验参差不齐,在应对意外情况和突发事件时,因不能采取有效自保措施,可能出现被动物咬伤、踢伤等意外;在和有病动物接触时,因防护不到位,存在感染人畜共患疾病的风险;在去农户家中开展动物防疫途中,主要是自行骑摩托车前往,山路崎岖道路狭窄,存在交通安全事故风险隐患。
3 建议及对策
3.1 健全县级动物防控机构
落实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按照国家、省、市要求,依托现有机构编制,建立健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米易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补充空编,米易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恢复原来编制。加强县级动物疫病防控实验室建设,确保重大动物疫病血清学抗体检测,病原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3.2 动物防疫人员全部归岗
乡镇人民政府在岗位调整和人员分工上,充分认识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在畜牧产业发展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让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尽快回归到畜牧兽医岗位上去。在县级动物防疫机构人员全部归岗,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防疫实验室正常运转。
3.3 提高待遇稳定村级防疫队伍
建议提高村级防疫员劳务补助标准,按照攀枝花市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每两年按上一年攀枝花最低工资标准的幅度调整一次,从而有助于提高村级防疫员工作积极性,稳定整个防疫队伍健康有序发展,保障动物疫病防控和疫情监测质量。
3.4 完善从业人员医疗保障
建议为动物防疫人员购买意外伤害和医疗保险,为从业人员提供医疗保障,免去动物防疫员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可避免因从业人员意外受伤无力就医,或致残致死等情况发生后,出现人员上访等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