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产品兽药残留的危害及检测方法
2021-03-28刘二花刘松雁
刘二花,刘松雁
(1.石家庄现代农业学校 050000;2.石家庄市畜产品和兽药饲料质量检测中心 050000)
近年来,我国畜牧养殖产业呈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态势。但是规模养殖带来了疫病等方面的风险,养殖户只有在防范、治疗动物疾病方面进行大量投入才能获得经济收益。为了防治动物疾病,提高存活率,养殖户需要通过免疫、投喂兽药等方式保证养殖动物得以顺利养成出栏。但由于养殖户往往文化水平低,自行用药不能对剂量进行控制,往往造成药物添加过量,也有部分兽医为追求经济利益唆使养殖户随意增加药物种类,甚至投喂非法添加物;此外部分从业者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越来越多的药物被应用于促进生长、提高繁殖能力等非治疗用途。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等部委连续颁布《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等法规文件,但滥用、误用以及不遵守休药期等现象时有发生,使得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量增加,危害消费者健康。兽药残留检测能力是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监控能力的体现,做好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才能保护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1 产生兽药残留的因素
1.1 使用违禁添加物
2003年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第265号公告中明确规定,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允许的添加剂、药物规定使用药物,不得添加未经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批准和进口国明令禁用的兽药,且畜禽产品中不得检出禁用药物。但在养殖环节中,部分生产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违法使用禁用药物,如饲料中添加瘦肉精。
在养殖过程中,随意使用抗生素,随意增加用药剂量、改变给药途径、用药部位和用药动物种类等操作,都会造成药物在动物体内过量积累;或者没有得到充分代谢的药物积累在动物体内,这些都是导致兽药残留的主要原因。
1.2 没有严格遵守休药期规定
国家针对允许使用的药物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某些对人类会产生影响的兽药在使用后需要实行一定的休药期,才能供人类食用。休药期的制定是科学的,必须遵守的。经过休药期,动物体内的残留的药物被分解至完全消失或对人体无害的程度,才能供人类食用。国家对一些兽药规定了休药期,以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个别不法养殖场或饲料厂,无视休药期的规定,长期大量非法使用抗菌药物,据不完全统计,有20%~30%的蛋鸡养殖场没有执行休药期。
1.3 屠宰前用药
有的养殖者在动物出栏前使用兽药,以掩饰有病畜禽的临床症状,从而逃避宰前检验,造成了兽药超标畜禽产品流入市场。有的运输业者为保持畜产品屠宰后的新鲜度,会使用抗生素来抑制病原微生物滋生和繁殖,也可能引起不同程度地兽药残留问题。此外,如果在休药期内屠宰动物,也可能会造成兽药残留量超标。
2 兽药残留的危害
2.1 毒理作用
在《GB 31650-20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中明确了动物性食品中兽药的最大残留限量,且农业农村部及其他部委多次发布法规重申禁止添加非法添加物。但今年3·15晚会中仍出现了沧州瘦肉精羊肉门事件。
四环素类药物能够与骨骼中的钙结合,过量摄入会抑制骨骼和牙齿的发育。磺胺类药物能够破坏人体造血机能等。虽然规定了残留限量的药物一般来说残留的剂量不会很高,但长时间使用仍然会呈现累积状态,产生慢性中毒。
非法添加物一般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例如瘦肉精是国家明令禁止的掺入食品中的一种药物,在人体内代谢的半衰期较长,容易形成蓄积,食用了含瘦肉精的畜产品会出现肌肉震颤、心慌、呕吐等症状。含有氯霉素残留的动物食品会对人体造血系统产生很大毒性,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对敏感人群及肝肾功能不全者伤害更大。
2.2 耐药性
我国是兽用抗生素的生产和应用大国。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养殖者会长期使用含有抗生素的饲料来预防动物性疾病的发生,这不仅会出现药物残留,还容易使畜禽体内出现相应的耐药菌株,降低疾病治疗效果。由于抗生素疗效减弱,从而会加大用药剂量,这势必又增加了残留量,引起恶性循环。
兽药残留超标的动物源性食品被人类长期食用,就会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会出现耐药性反应。目前,畜禽养殖过程中兽药种类不断增加,部分不法养殖户甚至使用人用药投喂动物,且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细菌耐药性已经成为了严重影响养殖业发展以及危害人类健康的因素。
2.3 环境污染
残留药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水质和土壤的影响。养殖业主要使用的是抗生素类的兽药 , 用量也逐年增加。动物对绝大部分兽药无法完全吸收,排泄物中含有原药或其代谢物。含有残留兽药的排泄物作为有机肥施入农田造成土壤和水质的污染。现有水处理技术还不能对污水中的抗生素类药物完全消除,药物在水环境中的含量超标,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3 畜产品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3.1 酶联免疫法检测
酶联免疫学检测技术(ELISA)是常用的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具有快速和高重复性的优点。酶联免疫学检测技术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产生的特异反应,根据酶与底物的颜色反应等对待测物进行兽药残留定性、定量分析。比如被广泛用来预防和治疗家禽传染病的四环素类抗菌素,利用酶联免疫法能够满足我国食品安全检测限的要求,且适合鸡蛋中四环素残留样品的大批量筛选性检测。
张燕等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鸡肉中氟苯尼考,分别添加20、50和100μg/L三个浓度标准品,回收率在102.87%~116.37%,相对偏差小于10%,方法准确度和精确度都能达到检测要求。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进行确证,相关性R2达到0.9977,表明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及样品前处理方法适合氟苯尼考药物残留检测
区兑鹏等对前处理方法进行优化,可同时快速检测氟苯尼考、氯霉素、呋喃唑酮代谢物、呋喃它酮代谢物、呋喃妥因代谢物和呋喃西林代谢物的残留量,且回收率在60%~144%。经过验证发现该方法对水产品的检测结果与液质串联法基本一致。本试剂盒方法可在45 min内完成操作,简化了实验步骤,提高了实验效率。在实验设备不能满足的条件下通过酶标仪测定6种分析物的定量残留结果,灵敏度和准确度满足日常水产品等动物源食品的快速检测。
3.2 液相色谱检测法
液相色谱法具有良好的药物分离度,且定量准确,质谱法具有很强的结构鉴定能力和专属性好的特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有效地将色谱和质谱的优点结合起来,既能满足定性的需要,也能实现定量的目的,是目前畜产品检测的常用手段,尤其是结合同位素内标法进行检测,能够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
梁任佳等建立了同时测定水产品中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和三苯甲烷类5类共41种兽药药物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其灵敏度满足我国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控的限量要求。
刘瑜等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预包装畜禽肉制品中54种兽药残留。结果显示54种化合物在0.5~50 ng/mL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3~3.51μg/kg,回收率为61.4%~97.4%,相对标准偏差为4.5%~13.3%。该方法操作简便且稳定性好, 适用于畜禽肉制品中54种兽药残留的定性定量分析。
4 结语
我国作为一个养殖业较为落后的国家,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合理使用兽药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但不科学的使用兽药或者违法添加非法添加物,会造成畜禽产品中药物残留超标的现象,不仅影响到生态环境,还会严重威胁人体的健康。为了有效解决兽残问题,需要多部门齐抓共管,从业人员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严格抽查监管,加强监测检验,确保畜产品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