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傅青主“有故无殒”理论治疗妊娠病探析*

2021-03-28皮阿琼朱晨晨吴李征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4期
关键词:傅青主天花粉安胎

皮阿琼 朱晨晨 吴李征 曾 诚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5)

“有故无殒”一词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妇人重身,毒之何如……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张景岳在《类经》中解释其为“故,大积大聚之故,有是故而用是药,所谓有病则病受之,故孕妇可以无陨,而胎气亦无陨也”。“故”为缘故,疾病,“陨”为死亡,损伤之意,意为孕妇有大积大聚的疾病,因为疾病的缘故而用有毒之药,疾病能承受峻猛药力,因而孕妇不会死亡,胎儿也不会受到损伤。与《简明中医语词辞典》“孕妇有病用毒药攻伐也无妨,母子不会致死”的解释相一致[1]。所以狭义的“有故无殒”理论,是为使用峻猛有毒药物治疗妊娠女性疾病的一种思想与方法。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树立了临床实践“有故无殒”理论的典范,如妊娠期运用活血化瘀的牡丹皮、桃仁、川芎、赤芍、当归、清酒,温燥有毒的附子、半夏,滑利淡渗的冬葵子、泽泻等药治疗妊娠癥瘕、水肿、呕吐等疾病,取得较好疗效,发展了“有故无殒”的治疗理论,对诊治妊娠病有重要意义。后随着中药谱的不断扩大以及对妊娠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傅青主在其《傅青主女科》妊娠篇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有毒峻猛药在妊娠疾病治疗中的运用,可谓是“有故无殒”理论的集大成。通过以上论述可知,在一定条件下用“有故无殒”理论治疗妊娠病是较为安全的,具有显著疗效的,且有据可循。然而在现代运用中医药治疗妊娠病时,如何运用“有故无殒”理论成为部分妇科中医临床工作者难以突破的瓶颈。因此,文章总结了傅青主“有故无殒”治疗妊娠病的用药思路,体现其证治特点及运用方法,以期为妇科应用“有故无殒”理论提供参考。

1 傅青主临证运用“有故无殒”理论探索

1.1 妊娠吐泄腹痛之肉桂、附子 “妊妇上吐下泻,胎动欲堕,腹痛难忍,急不可缓,此脾胃虚极而然也”。傅青主认为,脾胃不足是妊娠女性吐泻的一大重要病机。而妊娠期间,脾胃化生之气血充养胎元,今上吐下泻,损伤脾胃,脾胃之气愈虚,化源愈不足,胞胎失养愈无力,有疼痛坠堕之虞。胞胎系于肾,连于心,在脾胃将绝未绝之时,肾气尚能固摄,肾气交于心而通于胞胎,使之欲坠不得。在此危险之际,傅青主认为治病安胎,应急固脾胃之气,挽心肾之火以生土,方用援土固胎汤,重用人参、山药、白术,健脾益气固胎元;杜仲、枸杞子、续断、菟丝子、山茱萸肉补益肝肾而安胎;砂仁理气止呕安胎;更用少量肉桂、制附子以补心肾之火以生土,即为“援土固胎”方名之意。

附子、肉桂,味辛甘,性大热,辛能动气,热能动血,使气血逆乱而伤胎,故历代医家拘于“胎前宜凉”的原则而畏用之。且附子有毒,《名医别录》称其“又堕胎,为百药长”。《医学心悟·妇人门》又明确指出其有碍妊娠,为孕妇忌用。然傅青主辨之,舍其壮火食气,取其少火生气,补火援土。合人参、白术补益脾胃,则两相接续,脾肾先后天同治。傅青主应用桂附时也防范了其“热药多用,必有太燥之虞”的不良反应,方中肉桂用二钱,附子只用五分,且附子炮制,亦减轻其峻烈之性,同时配伍枸杞子、菟丝子等大队补肝肾之品,制约耗散正气之性,确保无殒以安胎。唐欣等实验研究表明,附子在安全剂量下,正确辨证和配方的基础上,用于妇科临床治疗妊娠虚寒腹痛是安全的,切实有效的[2]。临床试验同时证明,援土固胎汤治疗肾虚证之妊娠先兆流产安全性高,并可增强黄体酮的安胎作用及降低黄体酮的毒副反应[3]。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就常用桂附等辛热之品治疗命门火衰,冲任不固导致的胎动不安,同时配伍菟丝子、熟地黄、当归、黄芪等药物以温壮命火,益气养血安胎,收效甚佳[4]。

1.2 妊娠跌损之苏木、乳香、没药 “妊妇失足跌损,致伤胎元,腹中疼痛,势如将堕者……或跌扑闪挫,依然无恙者”,二者均在妊娠期经历跌打损伤,然有堕胎与不堕胎之分,傅青主认为此乃气血充足与否所决定。素体血虚,妊娠后血聚胞宫养胎,阴血更易不足。血为气之母,血虚气不行,故稍有闪挫外伤,便气滞血瘀,内扰胎元,导致腹痛胎动。此为内外俱病,如单以活血止痛治跌扑外伤,恐过用活血伤及正气,胎元失养,治宜求其本,补血养气,活血散瘀,方用救损安胎汤。方中当归、白芍、生地黄补血养阴,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化源,佐以苏木、乳香、没药活血散瘀行气,瘀去而胎安。

苏木破血,《日华子本草》称其“治妇人血气心腹痛……消痈肿扑损瘀血”。乳香气窜善理气,没药味辛善理血。《医学衷中参西录》有“二药并用,为宣通脏腑、流通经络之药,故凡心胃胁腹肢体关节诸疼痛皆能治之”。此三药行气活血合用力量峻猛,有动胎之虞,皆不利于妊娠。然傅青主用之不但配伍大量补益药,且注明全方服药“不必三剂”,更是体现“衰其大半而止”的用药原则,达到补而不腻,通而不损的效果,傅氏更赞其为“有益无损,大建奇功”之方。现代著名妇科临床家哈荔田教授在辨治子痫时提出,若见气滞血瘀证,在养血息风、滋阴潜阳的基础上应酌加乳香、没药、苏木等活血化瘀药物,可达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效[5]。

1.3 妊娠咽痛、小便下血之益母草 傅青主阐述妊娠咽痛的核心病机为肾水亏虚、虚火内动。素体阴虚,妊娠阴血聚于胞宫养胎,肾阴亏虚,虚火上炎,虚火又伤冲任,扰动胎元致胎动不安,甚至血流如经水。治以滋肾填精、清热化瘀,方用润燥安胎汤。方中熟地黄、山茱萸滋阴养血填精;五味子、麦冬、阿胶滋阴润肺助肾水;黄芩清热安胎,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益母草活血祛瘀生新,既防热邪煎熬阴血成瘀,又可祛胎动所致离经之血。对于妊娠小便下血,傅氏分析气血两者关系为“血只能荫胎,而胎中之荫血,必赖气以卫之,气虚下陷,则荫胎之血亦随气而陷”,认为妊娠小便下血为气虚血热所致。治法宜补气摄血、清热凉血,方用助气补漏汤。方用人参、甘草健脾益气摄血,续断固肾安胎,白芍养血柔肝,益母草活血化瘀止血,黄芩、生地黄炒炭止血安胎。

傅青主以上两方治疗妊娠病均用到益母草祛瘀,益母草活血、化瘀、利水,现代药理学研究已证实其具有一定的收缩子宫作用[6-7],《中药学》教材亦谓其为“孕妇及血虚无瘀者慎用”,可见其有堕胎、伤胎之弊。《本草纲目》称益母草“味辛,微苦,无毒,活血,破血,调经,解毒。治胎漏产难,胎衣不下”。现代药理学也表明[8-9]益母草有扩张微小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抗血栓形成等作用,说明其对改善妊娠期血液高凝状态和胎盘微循环具有一定作用。当确有瘀血留滞时,小剂量益母草配伍大量扶正之品,取其祛瘀生新之用,去其滑利伤胎之弊,达到“有故无殒”的目的。陕西妇科名家刘艳巧教授在治疗肾虚血瘀型滑胎或胎动不安时,常用寿胎丸加益母草补肾化瘀安胎,临证收效良好[10]。

1.4 妊娠子鸣、妊娠腰腹疼渴汗躁狂之天花粉 “妊妇怀胎至七八月,忽然儿啼腹中,腰间隐隐作痛”,傅氏称此情况为“子鸣”,乃气虚不能固胎所致。母体气虚,胎儿不得气血滋养,则窘迫不安,腹中哭啼。治用扶气止啼汤,方中重用人参、黄芪、麦冬大补肺气,当归补血,天花粉助麦冬滋阴补虚;橘红健脾理气防滋腻;甘草补气调和。诸药合用,大补元气,以旺胞胎之气而安胎。“妊妇有口渴汗出,大饮冷水,而烦躁发狂,腰腹疼痛,以致胎欲堕者”,此证傅青主谓其是胃火炽盛,耗伤阴精,扰动胎元,治宜滋阴降火,方用息焚安胎汤,其以生地黄滋阴,青蒿、知母清热,人参、白术、茯苓健脾,天花粉滋阴生津增液兼清热化痰,除扰神之痰火,共奏清热滋阴、健脾安胎之功。

天花粉,味甘,微苦,微寒,《太平圣惠方·桂心散》记载其可用于堕胎,《本草纲目》称其“治胞衣不下”,目前研究证实,皮下或肌肉注射天花粉结晶蛋白,可使胎盘滋养细胞变性坏死,有引产和终止妊娠的作用[11]。而《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可见傅青主运用天花粉主要是为了达到增液生津、补虚安中的目的。然鉴于天花粉的特殊性,除异位妊娠或引产之外,鲜有使用扶气止啼汤、息焚安胎汤或其他天花粉制剂治疗妊娠病的实验研究或临床报道。因此,对于天花粉在妊娠病中的使用,包括其适应证、剂量、给药途径、用药时间等,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2 傅青主运用“有故无殒”思想治疗妊娠病的特点

2.1 准确辨证是运用“有故无殒”理论的前提 辨证论治是中医药两大基本特点之一,对于妊娠患者而言,其生理病理特点更为复杂,需要做到更精确的辨证,仔细推导发病机制以指导临证治疗。傅青主使用峻猛有毒药物都是建立在其精准辨证之上,依据妊娠期的生理特点以及发病症状进行病机的推导。上文提到的妊娠吐泄腹痛、妊娠跌打损伤、妊娠躁狂等疾病,傅青主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病机分析与证型判断,此类疾病存在一些特有的发病机制,非运用此类有毒峻猛药不能解,非“有故无殒”理论不能治,综合考量此类药物的使用,其意义是利大于弊的,如妊娠吐泻脾胃气虚已极之症,非用大辛大热的附子、肉桂不能补火以援土,急系胎元。因此,妊娠病的病机决定了其是否应该运用峻猛的药物进行治疗,而辨证是否准确则成为“有故无殒”思想运用的前提。

2.2 药证相符是运用“有故无殒”思想的关键 在准确的进行了辨证之后,对峻猛毒性药物的选择颇为关键。合理的药物选择包括药物的功效、毒性、剂量、用药时间以及药物在方中的配伍意义等。药物的功效必须符合辨证的结果,随证而选,发挥治疗或预防作用,如妊娠跌打损伤选用苏木、乳香、没药祛瘀生新,妊娠咽痛选用寒凉之益母草防止热与血结成瘀等,且傅青主方中尽可能地选择了炮制品,以减缓其药性,起到缓而攻之的效果。而有毒药物的选择,尽量选择毒性较小的药物,如炮制后的法半夏、熟附子等,或在方中配伍生姜、甘草等减其毒性,但如巴豆、斑蝥、马钱子、升药、砒石、雷公藤、草乌等剧毒药物,则禁用之。不仅如此,峻猛毒性中药宜小剂量运用,如援土固胎汤中肉桂仅用二钱,熟附子只用五分。而不同药物剂量其功效可能不同,如益母草大剂量使用主要起利水作用[12],可滑胎,小剂量为活血化瘀之效,可有效治疗妊娠病。此外,某些妊娠病的独特病机决定了峻猛有毒药不可或缺,但究其仍然对胎元有一定伤害,因此在傅青主运用“有故无殒”的方剂配伍中,峻猛毒性药均为佐使药,而不是作为主药进行妊娠病的治疗,并且要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治疗原则,以平为期,不可久用而损伤胎元。

2.3 治病与安胎并举是运用“有故无殒”思想的保障 上文提到傅青主使用“有故无殒”法的常用方剂援土固胎汤、救损安胎汤等,均以补益药为主,以安胎为先,其意义有三,其一为补虚以治病,其二可防止疾病动胎,其三则是预防峻猛药物伤胎。傅青主安胎主要以补肾、健脾、益气、养血之法,补肾常用到续断、枸杞子、杜仲、菟丝子、山茱萸肉等,健脾多用人参、甘草、白术等,益气养血多用生地黄、白芍、当归、黄芪等,其药物使用较为平和,滋而不腻,再辅以有毒峻猛药,或温阳,或活血,或降逆,如此既能补益安胎,又不阻碍峻药发挥功效,使邪去而正虚得补,胎元自安,是为运用“有故无殒”理论的保障。

3 小结

“有故无殒”理论给妊娠病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对傅青主运用“有故无殒”理论的探索,可以发现“有故无殒”理论实则为中医辨证论治精神的一种体现,准确地对妊娠病进行辨证,才能有效运用“有故无殒”理论。准确地选择符合“有故无殒”理论的中药,才能达到“有故无殒”理论的治疗效果。准确地运用治病与安胎并举之法,才能保障“有故无殒”理论在一个安全范围内应用。总的来说,在运用中医药治疗妊娠疾病的过程中,用方遣药需慎重,但不应故步自封,一概不用,在明晰患者病机,熟知药物特性的情况下,合理运用“有故无殒”理论治疗妊娠病,以平为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13-15],对改善妊娠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猜你喜欢

傅青主天花粉安胎
消癥安胎汤联合西药在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傅青主女科》调经篇中白芍和熟地黄配伍浅析
浅析《傅青主女科》中莲子用药规律
和胃安胎饮辅助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观察
Yi Qi Jie Du Formula and Salinomycin Combination Treatment Mediates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Stem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Apoptosis via CD44/Ras Signaling Pathway
补肾安胎饮对肾虚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
天花粉蛋白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固肾安胎丸联合低分子肝素干预复发性流产妇女血栓前状态的疗效
傅青主保产无忧散的临床应用进展
腹腔镜术后肌肉注射天花粉蛋白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7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