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羊典型朊病毒类疾病诊断与防控策略

2021-03-28顾静文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4期
关键词:朊病毒海绵状病羊

顾静文,廖 冰

(沈阳工学院生命工程学院 113122)

我们比较熟悉的是,朊病毒是动物和人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病原。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朊病毒由于没有核酸实质上并不能称之为传统意义上的病毒,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具有传染性的蛋白质颗粒,这也正是它有时也被称为“阮粒”的原因。朊病毒类疾病由于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性给国内外的养殖场带来了严重打击。据相关文献记载和报道,目前已知的朊病毒类疾病有8种,笔者主要围绕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这两种比较典型的阮病毒疾病临床诊断、防控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降低朊病毒类疾病带给畜牧养殖行业的风险。

1 牛海绵状脑病

牛海绵状脑病这个名字给我们感觉比较陌生,但是提起它的另一个名字“疯牛病”我们就比较熟悉了。牛海绵状脑病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英国被发现,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同时它也属于我国规定的一类疫病。感染该病的牛典型症状是突然发作,根据文献记载,病牛感染多出现在4岁左右,而更小一些,如20月龄左右的犊牛也会出现感染。病牛在感染后常会出现:颤抖、感觉过敏、体位异常这些临床症状。母牛感染则会表现出产奶量下降、体重减轻。除此之外,感染的病牛还会出现共济失调、有攻击性行为的狂暴这些典型的临床表现。病牛感染的病程时间为1~3年,最后大部分会出现死亡。从致病机制的角度出发,牛海绵状脑病的病变部位比较单一,那就是脑。在病牛的脑内可以看到脑灰质呈现出空泡化、甚至变性的病变,这可能主要是源于星状胶质细胞肥大和增生而导致的。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出现炎症反应,并且也没有相关的免疫应答。相关文献表明,不只有牛会出现感染,其他一些反刍动物也会出现感染,这也间接证明了牛海绵状脑病朊病毒没有宿主特异性。实验表明,通过直接口服以及多样的接种形式,该病毒可以在山羊、鼠猴、小鼠等多种动物体内进行传代,而该病毒在牛体内可以实现垂直传递。除了其极高的毒力和致死性外,人们关注牛海绵状脑病朊病毒的原因还在于,人类的一种新型克雅氏病与食用被污染的朊病毒的牛肉相关[1]。临床诊断方面,可以根据临床症状、遗传背景以及疑似病牛脑组织病理学检查来做出判断。目前比较常用的检查方法是取牛最容易出现感染的中脑、脑干、颈部脊髓等部位做切片,然后进行相关的病理学检验。检查确诊后可用两种形式进行验证,第一种方法是采用病变组织的提取液做蛋白免疫印记实验,另一种方法可以直接采用BSE朊病毒的抗体做组化染色,相比而言,前者应用比较多[2]。除此之外,采用间接ELISA等方法也可用于感染该病的人和动物脑脊液检测。从防控角度来看,牛海绵状脑病要注意病例申报和感染牛的扑杀、销毁,注意养殖环境卫生。

2 痒病

痒病的病原与上述的牛海绵状脑病毒相似,都是朊病毒。但是痒病的发展历程却比牛海绵状脑病病毒要久,根据报道,最远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且该病的分布十分广泛,不仅是在亚洲和非洲,在欧洲甚至是北美地区都有流行。特别是首次发生痒病疫情的地区,感染羊群的病死率极高,几乎可以接近于100%,可见该病对于养羊业甚至是畜牧养殖业的危害是摧毁式的。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出发,病羊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而传播途径主要分为母羊胎盘垂直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两类。易感的羊群存在比较明显的种间差异,与其他流行性传染病不同的是,该病成年羊比较容易感染,而1岁以下的幼龄羊几乎不表现出临床症状。除此之外,消化道也是传播该病的主要途径。当以朊病毒为主的病原侵入山羊或者绵羊等动物机体的中枢神经后,一般潜伏期比较长,而当病羊进入病程前驱期后,会出现巨痒、共济失调的典型临床症状,但病羊的体温和消化功能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进入病程后期后,病羊体表由于巨痒,会出现大量掉毛和皮肤损伤,甚至会破溃出血,严重的也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直到死亡。痒病的临床诊断除了通过典型症状判断外,还可以通过实验室方法进行检测,不如常规的ELISA和蛋白免疫印记都可以检测[3]。对于该病的预防来说,最主要的措施是消灭蜱虫。特别是天气炎热的夏季,是蜱虫活跃的季节,要注意定期对易感动物进行药浴或者喷雾杀虫[4]。另一方面是提前对易感羊群进行免疫接种,目前针对痒病较常采用的是鸡胚化弱毒疫苗接种。对于已经感染的羊群要第一时间进行扑杀和销毁。

猜你喜欢

朊病毒海绵状病羊
双面朊病毒
对肉羊瘤胃积食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朊病毒研究的前世今生
羊咳嗽怎么治
纵隔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比分析(附4例报告)
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效果观察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污染环境引发的风险
研究人员首次人工合成人类朊病毒
十招巧识病羊
识别病羊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