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预警在奶牛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2021-03-28杭孝
杭 孝
(北京市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奶牛中心 101100)
现阶段,随着我国畜牧行业的迅速发展,畜牧行业实现了从规模、饲养管理、种质等方面的提升,但是因养殖环境落后、禽畜和产品跨区域交易运输、防疫不到位等因素引起的动物疾病发生率较高,这给畜牧行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并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带来一定的不利因素。经相关研究显示,奶牛繁殖中重大疫病占30余种,因奶牛疾病引起的奶量下降或者奶制品质量较低而直接或者间接性经济损失达60多亿[1]。基于此,综合我国养殖行业的发展现状,建立早期预警在奶牛疾病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 奶牛疾病预警的概念和要求
1.1 奶牛疾病预警的概念
疾病预警系统简称为DAS,全称为Disease Alerting System,为在疾病可能发生前期发出警示性信息,并能够实施预防性处理措施,以此确保将疾病可能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限度的一种综合性体系。该系统在畜牧行业中已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并在奶牛疾病方面建立了系列的预警指标[2]。当前,国内外关于疫病预警技术的成就有兽医巡检预警技术、奶牛群体改良测定技术、奶样体细胞数测定技术、动物疫病防控大数据挖掘技术、智能化体温连续远程监测及预警技术、基于AI和群体热成像的奶牛行为分析技术等。
1.2 奶牛疾病预警的要求
为达到关于疾病预警的要求,疫病监测技术需要做到以下四点要求:
1.2.1 能够及时发现被监测群体的健康变化动态,通过对疫病异常的流行趋势监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发现潜在的疫病病理,并及时发现疫情的早期征兆,有助于在疫情发展的早期阶段,启动实验室分析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实现了对疫情的控制。
1.2.2 能够长期对动物疫病的基础疫情信息进行搜集和评价,获取的信息可对被监视的动物群体疫病流行情况进行给定时间内的评估,主要是季节性分布规律、疾病发生频率、发生周期及空间分布等,进而建立准确的疫情信息和信息资源库,有助于及早发现疫情。
1.2.3 能够实施持续和动态性的监视,较多类型的病原微生物在感染过程中,从易感动物暴露到临床症状显著这一期间用时很短,加之临床症状出现后无法治疗的情况可能性极大,为此通过动态的监视能够快速的反应动物健康信息的变化。
1.2.4 具备处理大范围疫情的能力,于宏观角度分析,预警监测系统必须要有该项能力,一旦发生疫情会在多地区逐渐发生,或者在大范围内迅速地扩散,由此监测系统应具备对发生疫情的处理能力,建立一个大的监测网络,下面由不同等级的监测系统组成,进而构成覆盖全国的国家监测系统[3]。
2 早期预警在奶牛不同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2.1 在奶牛围产期疾病中的应用
奶牛围产期疾病为产前的21d到产后的21d,在该阶段奶牛会发生酮病、产后低血钙等代谢性疾病和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疾病。以分娩为划分界限,围产期奶牛发生的疾病多在产后发生,具有亚临床性和群发性特点,治疗难度较大。针对围产期疾病应用早期预警,方法主要以血液指标水平进行分析,该指标能够对奶牛体内的内分泌情况和代谢情况有敏感且直观性的反应,已成为围产阶段奶牛健康和预测疾病风险的主要性依据。
当前已有较多的研究证实血液指标在围产期疾病的早期预警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奶牛群体在不同地区、不同饲养条件和不同的品种情况下,血液指标存在客观的差异性,由此需要根据牧场的实际情况,建立针对性的预警指标系统。如,在酮病预防中建立的牛场监视和控制生产疾病的方法,可根据牧场的实际情况分为体况评分管理、产后低血钙、NEB、瘤胃健康、和微量元素、抗氧化状态等关键领域,血清能量平衡指标灵敏、及时并特异的反应奶牛个体的能量代谢状况[4]。
2.2 在奶牛传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传染性疾病在奶牛群体中极易有传播性、群发性的特点,如果不能合理性的处理,极易对牧场带来毁灭的打击。再如一些传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布鲁氏杆菌病属于人畜共患疾病,也会在人群中发生传播和感染。在奶牛传染性疾病早期疾病预警中可实施抗体水平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但当前现有的预警体系建立并不完善,仍需全面的改进和优化。
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主要是借助接种疫苗,因此应在制定科学免疫程序基础上,定期对抗体水平展开有效的奶牛群体监控,主要围绕阳性率和滴度,要求对于不同的疫苗产生抗体的消长规律、最佳检测时间、自然感染干扰排除和不同检测方法几个点展开明确的认知,从而对牧场自身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来制定早期的预警方案。如都泊林沙氏门菌监测中,在建立早期预警中明确传染性疾病的三大因素,考虑到疾病之间的相互性作用,在分析某一疾病的风险性因素时,将系统确立和病原体共同考虑起来[5]。
2.3 在奶牛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关于奶牛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开展早已有早期预警的概念渗透,随着当前科学技术信息化的发展,牧场中开始引入二代计步器、电子项圈、挤奶监控系统等,由此为信息的收集和监控提供了新的方法,为疾病的早期预警和预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如奶牛围产期疾病中的乳房炎,通过挤奶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挤奶全过程中产奶量、体细胞数、电导率、乳成分等指标的实时性监控,对于疑似患病的奶牛个体和大缸奶样致病菌进行定期监测也获取了较好的成效。综合分析现有关于奶牛疾病预防和预警方面使用的高新技术和理念,有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间质谱技术、传感技术应用下的牛跛行自动监测系统、分析咳嗽声预测呼吸疾病的感染暴发等。现在也有更多的研究者通过借助各方面的新型理念和技术来改进和完善早期疾病预警,以此建立更为完善化的奶牛疾病监测系统[6]。
3 结语
总而言之,奶牛繁殖作为奶业行业发展的中心环节,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早期预警与监测在奶牛疾病的实践中获取了成功的成果,但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仍需要一定的空间,一方面需要对现有环节中存在的不可靠的预防指标进行有效的预防,另一方面需要提高预警方向的准确性。而随着高科技水平的应用,新型技术不断在农业中应用,奶牛养殖行业也应顺应形势,积极引入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和新的设备,以此获取行业的更大突破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