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及建议

2021-03-28张成英袁晓娟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1期
关键词:马立克氏病黔东南州

张成英,袁晓娟

(1.锦屏县饲草饲料站 556700;2.黔东南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56000)

近年来,根据贵州省、黔东南州政府相关扶贫政策,黔东南州大力发展林下养鸡,养禽业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鸡马立克氏病已成为危害养禽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鸡马立克氏病又名神经淋巴瘤病, 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肿瘤疾病,以淋巴组织增生和肿瘤形成为特征[1],发病率和死亡离率较高,尤其是林下鸡,由于放养面积大,消毒存在困难,土壤中存在许多诱发该病的因素,严重危害鸡群健康,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和防控困难。 下面结合黔东南州一例林下鸡病例为该病提供一些参考。

1 发病情况

经过调查询问,该鸡场2019 年5 月8 日进鸡苗7500 只,5月18 日开始发病,出现零星死亡,7 月26 日开始递增死亡,开始以每天10~20 只死亡,陆续增加到每天死亡100 只左右。 据饲养者反映,从鸡群陆续发病以来,对鸡群使用过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阿莫西林、抗病毒药物进行拌料饲喂,连用4d 无效。 疫苗接种程序:1 日龄未接种马立克氏疫苗,7 日龄接种了新城疫+支气管二联苗,14 日龄接种法氏囊疫苗,21 日龄接种新城疫IV系疫苗。

2 临床症状

发病鸡精神萎靡,垂翅、缩颈,似神经症状,有的病鸡鸡冠呈紫红色,有些病鸡翅膀、颈部、背部皮肤上羽囊肿大,个别鸡瞳孔缩小,病鸡食欲不振,采食明显减少、形态消瘦并伴有腹泻、最后衰竭而死。

3 病理剖解

此次总共剖解10 只鸡,5 只活鸡(即将死亡),5 只死鸡,可见明显病理变化。 在剖解的鸡只中,出现全身脏器均出现肿大,尤其是脾脏和肾脏肿大明显,心脏肿大心包有积液、肝、肺、脾可见大小不等针尖大灰白色结节;腺胃乳头出血,肌胃内有发霉玉米,个别病鸡喉头气管有出血点,胸骨弯曲严重,肠系膜出血。 盲肠内有白色丝状寄生虫。

4 实验室诊断

本次无菌采集10 只病鸡的肺、 脾、 肝等器官进行组织触片,利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细菌学检查为阴性。 同时接种到肉汤培养基和普通琼脂培养基进行培养,48h 后肉汤和普通琼脂培养基均无变化和无菌落生长,实验结果表明非细菌感染。 进行琼扩试验,被检抗原与阳性血清均出现明显的灰白色沉淀线,结合发病的情况、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及实验室检测,可综合判断为鸡马立克氏病。

5 建议

5.1 预防治疗

应在1 日龄接种马立克氏疫苗, 雏鸡脱壳时应尽早接种疫苗,由于接种疫苗后,8d 才能产生免疫力,在此期间应避免与其他日龄的鸡群混养。 免疫接种与接触强毒的时间间隔越长,免疫保护效果越好。 由于林下鸡在外界活动较多,更容易受到野毒和强毒的攻击,建议使用二价马立克疫苗以抵抗强毒攻击。 由于该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疫苗接种预防最有效的措施。 据调查,此批鸡苗脱壳时未注射马立克氏疫苗,该原因也是此次疫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另外,为了提高鸡群的免疫抵抗能力,在平日饲养中可以加入板蓝根、 鱼腥草等。 养殖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改善一下饲料配方,添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均衡营养,特别是在疾病期间。

5.2 饲养管理

养殖场(林下养鸡)应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养殖环境卫生,做好消毒工作,除饲养用具的消毒,还应对鸡舍及放养区定期消毒,针对定期消毒建议一周3~5 次,消毒药建议交替使用。另外,驱虫工作也特别重要,主要是做好球虫病的防治工作,这也是诱发该病发生的因素之一。

出现病死鸡,应将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及时淘汰焚烧或深埋处理,减少病毒扩散。 病鸡进行隔离,同时将养殖范围大面积消杀(带鸡消杀),每天2 次。 建议该养殖场聘请兽医方面专业技术的人员,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本次病鸡死亡率高跟当地长时间下雨也有很大关系,病鸡长期淋雨产生应激反应降低了抵抗力。据了解,平时该养殖场只有一名饲养员负责投喂,饲养管理极差(调查发现饲料有霉变现象), 养殖人员对鸡群的防疫意识较为薄弱,风险意识不强等。

猜你喜欢

马立克氏病黔东南州
捕鱼节上捉鱼忙
肉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蛋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补妆
生态放养鸡谨防马立克氏病
黔东南州广场体育文化探析
鸡马立克氏病及其防控
关于促进黔东南州微型企业发展的研究
中医治疗克雅氏病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