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养牛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21-03-28刘德荣刘金笔梁宝华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1期
关键词:养牛粪污肉牛

刘德荣,刘金笔,刘 东,梁宝华

(1.陕西省城固县五堵镇兽医站 723207;2.陕西省略阳县郭镇兽医站 724312;3.陕西省城固县兽医站 723200)

城固县南北山区气候温和,水源充足,植被茂密,荒山草坡面积宽广,发展养牛产业自然条件优越;近十来年,市场牛肉价格一直稳中上扬,带动了大批养牛户积极性,专业户、重点户不断涌现,养牛业逐步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对当地种养循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也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针对当前养牛现状和具体问题提出相应意见建议,在业界进行交流,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以供养殖户参考。

1 养牛产业现状及问题

牛肉市场行情长期稳中上扬,象强心剂,激发了大批养殖户的积极性。 养牛大户不断涌现,农村闲置土地大部分种上了饲草,剩余劳力或就地务工或自己建栏养牛都能劳有所获;养殖大户不断扩栏增养,滚动发展,肉牛养殖产业成为一方活跃经济、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在当地政府重视下,动物防疫、场户监管、废水污物生物安全处理等疫病防控措施基本到位,有效推行。 养殖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 同时, 产业结构也得到调整和优化,山区养牛产业持续发展前景预期良好。 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1 养殖成本高,经济效益不显著

肉牛养殖首先要求牛苗(育肥牛)市场供给能力和价格要保持基本稳定。 目前,市场牛肉价格一直保持上扬趋势,消费群体不断扩大,市场基础牢固,市场行情稳定,为养殖户扩栏增养提供了保障和信心。 养殖户为了迅速补栏填槽,争相购买牛苗,市场牛苗价格不断上涨,价格高于本身价值,使肉牛养殖预期收益空间受到挤压;从肉牛养殖的整体效益上评估,成本过高,利润空间不大,经济效益不明显。

1.2 养殖污染严重,净化处理难度大

肉牛养殖要产生大量的粪污和脏水, 场户由于资金紧张,担心增加生产成本,在三级沉淀池、水污分离、堆粪棚等化污设施投入上不足,形成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导致养殖场周围环境受到污染。 山区养殖场粪污的净化处理主要是种养循环利用和分级发酵处理,因天气、气候等原因污水产生量过大,控制难度加大,净化处理面临困难。

1.3 异地疫病的输入影响本地养牛产业的发展

肉牛养殖在市场需求影响下,场户不断扩大饲养规模,引进外地优良品种,以求快速发展。 但在新品种引入时由于没有严把检疫、检测、消毒、防疫等关口,导致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口蹄疫、犊牛病毒性肠炎、牛尿血病等疾病不断漫延发生,给本地养牛产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

2 肉牛养殖场户收益及化污基本情况

2.1 牛苗价格透支收益成本

牛苗市场价格是肉牛养殖的关键,牛苗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低是场户取得生产效益的基本条件;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养牛产业也不断壮大发展,牛苗成了养殖业主竞争的焦点,谁的价格高资金量大,谁就赢得发展先机。 由此,导致牛苗价格一路攀升。 目前,体重150kg 的良杂每头价格8500~10000 元,每千克毛牛价格为58.6~65 元,其价格几乎高于育成牛价格的一半。 牛的饲养周期较长, 相对于生产投入和预期附加值而言牛苗价格较高。

2.2 肉牛养殖成本与收益

一头体重150kg 的良杂牛苗育成肉牛需要12 个月,出栏体重可达550~600kg,价值16500~18000 元,除牛苗、饲草、饲料、饲养管理等成本14580~15290 元,收益1920~2710 元;从肉牛饲养全过程评估,肉牛育肥饲养周期长,投入成本高,收益一般。

2.3 场户化污设施投入现状

在口蹄疫、牛羊布病等重大疫病影响下,养殖场户都非常重视防疫、消毒、无害化处理、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生物安全处理;在疫病防控上不计成本,放量投入,70%以上中小型养殖场(户)在饲养管理上初具科学、 自发、 理性的从业水平。 但60%以上场(户)化污设施不齐,水污难以分离,粪便和垃圾乱堆,无排污管道,无化粪池和堆粪棚,有的甚至大量向农田、塘库投放大粪,污染土地和水源。 目前基本情况是:面上防疫消毒严,地下水污净化难,养殖场户周围环境面临安全隐患。

3 原因分析

3.1 山区受区位和地理条件限制牛犊繁殖多呈放养模式,大量繁殖牛犊饲养管理难度大,自繁自养对场地的选择、配套设施及综合饲养管理技术要求高,且母牛饲养技术要求高,投入大,产出低,怀孕周期较长(285d),一胎一仔,繁殖缓慢,导致牛苗紧张,价格昂贵。

3.2 山区肉牛养殖自然条件充足,有牧场,有水源,有场地,有人力,为养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资源;但也因信息不畅,远离市场,养殖者文化素质低等原因,形成养殖场户在养殖发展理念、科学饲养管理、生物安全处理等方面的较大差异;加之,近几年退耕还林,洪水等自然灾害减田减耕,种养循环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低,化污、排污设施设备装备能力差等制约因素,使山区肉牛养殖场户在化污排放、粪污等生物安全处理能力上一直处于边缘化水平。

3.3 山区无工业污染,水源丰富,山地和丘陵成为肉牛养殖自然防护屏障和饲养场地,本地牛种基本没有传染病,地方疾病也少,场户在引进外地牛种时放松警惕,忽视引种时检疫、检测、消毒灭菌等关键环节,外地输入性疫病乘虚而入。

4 几点建议

4.1 树立全新的养殖理念

山区素来是传统养殖的重点区域,贫困户比较集中;在政策扶持下,加大科普培训、行业监管、政策宣讲等的推动力度,逐步提高农户的饲养水平,用科学、理性、环保、发展理念培养新一代高素质养殖户。

4.2 准确把握市场信息

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 市场行情好了就会带动产业向前发展。 畜牧、市场监管、农业综合服务站等部门深入肉牛市场调研,关注市场动态,了解供求关系,分析市场行情和疫病流行情况,为养殖户提供准确的市场前沿信息。

4.3 推行人工授精技术

肉牛养殖品种是关键。夏洛莱、西门达尔、丹麦红、利木赞等牛种,具有抗病力强、肉质好、生长快等优点,这些良种牛一般一周岁能达到400~500kg,如引入改良当地牛种杂交优势更强。 山区肉牛养殖应大力推行牛人工授精技术。 为防止难产,可在专业兽医指导下,采取初胎本交次胎人工授精的方法进行。

4.4 发挥养殖协会和合作社作用

协会、合作社要严格限制入会入社条件,达不到粪污、药物、疫苗等生物制品无害化处理的,使用违禁药物和添加物的,养殖环境脏、乱、差的一律不能入社入会。

4.5 行业监督管理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

畜牧兽医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辖区养殖户实行常态化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经常开展养殖技术和种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科普培训,组织养殖户观摩先进养殖技术,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政策,逐步使山区肉牛养殖步入规范、正确的发展轨道。

猜你喜欢

养牛粪污肉牛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肉牛口炎咋防治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夏季养牛提高利润有办法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肉牛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技术探索
调运肉牛应激反应继发症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