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猫白血病病毒感染的诊治与预防

2021-03-28李炳刚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1期
关键词:胸腺肉瘤淋巴

李炳刚

(蒙阴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垛庄畜牧兽医站 276212)

猫白血病病毒(FeLV)在全球流行。 FeLV 可引起猫多种类型的白血病和其他疾病如淋巴细胞、成红细胞、骨髓细胞的增生或减少,以及肠炎、流产等疾病。 FeLV 感染是猫非意外死亡最常见原因[1]。

1 病原

猫白血病病毒(feline leukemia virus, FeLV)属于反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哺乳动物C 型反转录病毒属(Mammalian type C retrovirus)。 基因组为单股正链线状RNA 二聚体。 FeLV 有囊膜, 其表面有纤突。 根据囊膜抗原的不同,FeLV 分为3 个血清型:FeLV-A、FeLV-B 和FeLV-C。 A 型是嗜亲性病毒,在感染猫中均可发现;B 型是双嗜性病毒,约在50%的感染猫中发现;C 型是嗜异性病毒,只在1%的感染猫中发现。 3 型病毒常混合感染,以A 型和B 型混合感染最常见[2]。

不同血清型病毒的致病性有差异。 其中A 型致病性很弱,但能引起持久的病毒血症;B 型不易引起病毒血症,但致病性最强,可能是诱导恶性病变和猫艾滋病(FAIDS)的直接病原,与之混合存在的A 型则可能只起辅助作用;C 型主要引起骨髓红细胞系发育障碍而导致贫血。

FeLV 对乙醚和脱氧胆酸盐敏感,56℃30min 即可灭活。 常用消毒剂及pH 4.5 的环境也能使之灭活。FeLV 对紫外线有一定的抵抗力。

2 流行病学

FeLV 主要感染猫,无性别和品种差异,幼龄猫比成年猫易感。 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水平传播;病毒主要经唾液排出,经眼、鼻、口腔黏膜进入体内。 另外,也可垂直传播,病毒可经子宫感染胎儿;乳汁中也含有病毒,故可经乳汁传播。 吸血昆虫可成传播媒介[3]。 潜伏期平均为3 个月,但变化很大。83%的感染猫在3.5 年内死亡。

3 发病机理

唾液中FeLV 经眼、口和鼻黏膜进入猫体内,并在头、颈部淋巴结内增殖。 感染后约30%猫可控制病毒并产生免疫力,另有30%处于潜伏状态。 约40%猫,病毒侵入骨髓或网状内皮系统大量增殖,并持续性感染而发病[4]。

4 症状

症状复杂多样。 一般症状主要有精神萎靡、 食欲不振、消瘦、贫血、出血等。 根据病毒侵害的组织器官不同,主要分为白血病和免疫性疾病2 大类。

4.1 白血病

4.1.1 侵害骨髓

4.1.1.1 骨髓增生病

FeLV 可感染骨髓的所有有核细胞, 引起骨髓细胞增殖,导致骨髓增生病,如红细胞增生性骨髓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红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白血病和骨纤维瘤等。 其特征是血液和骨髓中出现大量的异常细胞,发生非再生性贫血。

4.1.1.2 髓细胞减少综合征(猫白血病毒性贫血)

FeLV 感染后常引起贫血,包括3 种类型:一是FeLV 成红细胞增多症(再生障碍性贫血);二是FeLV 成红细胞减少症(非再生障碍性贫血);三是FeLV 全血细胞减少症,以造血干细胞减少为特征。

4.1.2 感染网状内皮系统

感染网状内皮系统者引起淋巴肉瘤。 淋巴肉瘤是猫最常见的肿瘤,约占猫肿瘤的1/3。 可分为四型:①多发型:全身多处淋巴组织器官发生淋巴肉瘤,浅表的病变淋巴结常可用手触摸到;②消化道型:主要发生于老年猫,以肠道淋巴组织或肠系膜淋巴结出现肿瘤为特征;③胸腺型:仅发生于青年猫的胸腺。 由于肿瘤压迫和胸水增多,常引起呼吸和吞咽困难;④未分类型:肿瘤仅发生于非淋巴组织,如皮肤、眼、生殖系统(如睾丸)和中枢神经系统等[5]。

4.2 免疫性疾病

4.2.1 免疫器官萎缩

FeLV 感染引起胸腺萎缩。幼猫表现生长障碍、复合感染、胸腺和淋巴结萎缩,常于8~12 周龄死亡;成年猫表现淋巴组织的胸腺依赖区萎缩,引起免疫抑制,最终死于继发感染。

4.2.2 免疫缺陷

由于FeLV 感染引起的髓细胞减少综合征 (使粒性白细胞减少)和免疫器官萎缩,从而导致免疫缺陷。 免疫缺陷引起继发感染,是感染猫死亡的主要原因。 如继发慢性传染性腹膜炎、慢性胃炎、齿龈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久治不愈的皮肤创伤、皮下脓肿和一般的慢性感染。

4.2.3 FeLV 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FeLV 感染后诱导机体产生大量抗体与可溶性病毒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引起肾小球肾炎。 这种病例在临床上较常见,常以死亡而告终[5]。

4.2.4 其他

此外,FeLV 感染还可引起流产、胚胎吸收综合征和FeLV 神经综合征。

5 诊断

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血常规检查和生化检验可做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需要做病理学、病毒学和免疫学检验,其中以免疫学方法最为常用。

5.1 间接荧光抗体(IFA)技术

IFA 检测的FeLV 抗原敏感、特异,但IFA 阳性只能说明感染, 不能证明是否患病。 97.5%的IFA 阳性猫可分离出病毒,而98%的IFA 阴性猫不能分离出病毒,说明IFA 和病毒分离的符合率很高。

5.2 ELISA

可大规模应用,比IFA 方便。 ELIS 与IFA 比较其阴性结果的符合率为86.7%,但阳性结果的符合率只有40.8%。 故ELISA检测的结果必须经IFA 确证[5]。

6 治疗

除采用对症治疗、化疗和营养疗法外,多采用免疫疗法。 其方法是:对患病猫大剂量输入正常猫的全血浆或血清,可使淋巴肉瘤完全消失。 小剂量输注含有高滴度猫肿瘤病毒相关的细胞膜(FOCMA)抗体的血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采用免疫吸收疗法,即将淋巴肉瘤患猫的血浆通过金黄色葡萄球菌A 蛋白柱,除去免疫复合物,消除与抗体结合的病毒和病毒抗原。 经此法治疗的病猫,淋巴肉瘤完全消退,体内不再检出FeLV。

7 预防

FeLV 疫苗免疫是预防的最佳方法。 免疫程序是:9 周龄接种第1 针,4 周后接种第2 针,以后每年加强一次。接种前应进行FeLV 检测,以确保免疫效果[6]。

建立无FeLV 的方法:用IFA 对全群猫进行检疫,淘汰阳性猫;3 个月时进行第2 次检疫,如检出阳性猫,则再过3 个月进行第3 次检疫。 第2 次和第3 次检疫均无阳性猫群视为健康群。

猜你喜欢

胸腺肉瘤淋巴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胸腺鳞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滑膜肉瘤的研究进展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侧脑室内罕见胶质肉瘤一例
富含脂肪及淋巴组织的冰冻切片制作体会
甲状腺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癌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的培养、鉴定及对淋巴细胞促增殖作用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