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钱教授论治慢性心力衰竭的学术思想∗
2021-03-28陈彬涌指导杨德钱
陈彬涌 指导 杨德钱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重庆 408300)
心力衰竭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急性心衰是年龄65岁以上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其中大部分为原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急性加重[1]。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患者住院率和病死率较高,部分患者经优化治疗后,病情仍持续存在或进展,需反复长期住院治疗,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加重了经济负担。
杨德钱教授为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6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全国首届基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导师,重庆市名中医。其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药诊疗颇有心得。杨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形成了独到临床经验且取得了较佳的疗效。笔者有幸师从杨教授,在跟师学习中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学术思想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病因病机
慢性心力衰竭在中医学里无特定病名,依据其主要临床症状可归属于“心水”“心胀”“心咳”“心痹”“心衰”“喘证”等范畴,也有学者认为中医古籍关于“心水”病的症状、病位、治疗原则的阐述都与西医学对本病的认识一致,以“心水病”指导心力衰竭的诊疗是合理的[2]。杨德钱教授在充分继承前贤的学术观点上,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位在心,可涉及肺、脾、肾、肝、三焦,为本虚标实之疾,以心功衰损、宗气虚陷为基本病机,瘀血、水饮是重要病因,也是关键的病理产物。气机失调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亦为关键的诱因和致病因素,既加重脏腑、宗气之虚衰,又助长诸邪内扰之势,是本病的特征性病机,可贯穿于疾病的始终。
2 治疗思路
2.1 调和心功、升补宗气是根本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言“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3],为“生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灵枢·邪客》亦指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也”[4]。心主神明,主血脉,位居上焦,心之气血阴阳的协调有序是保障其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宗气积于胸中,其“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灵枢·邪客》),宗气充沛而入于心中,可推动心脏的搏动,维持正常的心律,维持心脏发挥正常的泵血功能,保障机体的有效循环血量和正常组织脏器灌注[5]。心为君火,“烛照万物”(《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杨德钱教授认为心气(阳)虚则心动力不足,泵血无力,血液运行失常,周身失于温煦、推动,外不能御天之六淫,内不可化阴浊属性之邪。心血(阴)虚则心失濡养,心脉充养不足,既使心动之力乏滋,又可内生虚火以扰动心神,徒增心力损耗。宗气的温煦、推动作用能助心气(阳),宗气的行气血、滋元气可养心血(阴),宗气充沛为心功的正常发挥提供了保障。《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治大气下陷方》[6]明确指出宗气不足(既大气下陷)以“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为主要症状,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见表现,宗气虚损可贯穿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之始终,若早期仅出现宗气失调,可通过治疗得到有效控制;后期病情发展,形成喘脱之症,往往发为不可逆之势[7]。因此,杨德钱教授强调心功衰损、宗气虚陷为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调和心功、升补宗气是治疗之本。
2.2 利水化瘀,以通和血脉 《素问·逆调论》云“不得卧……是水气客也;水在心……短气,是以身重少气也”[3]。可见,心受水湿之邪袭扰,可生喘息难卧、气促身重等症。《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4]。肺为水之上源头,能“通调水道”(《素问·经脉别论》),肺气能调控全身气、血、水液的代谢转运,“肺朝百脉、主治节”的功能失调对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塑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8]。慢性心力衰竭为慢性病程,非朝夕即病,其以脏腑功能衰损为本,加之病程日久,使得脏腑对气血津液的输布代谢失常,遂邪气内生,易让机体呈瘀滞之态势,乃致经络受扰,血脉痹阻,既“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素问·痹论》),且“水病则累血,血病则累气”(《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心、肺、脾、肾、三焦与水、血、气的正常生成代谢有着密切关系,若脏腑病,则易累及此三者,从而引起和(或)加重水饮、瘀血、气机不调而促使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瘀水胶结、耗气化毒贯穿于全过程,且能导致心衰恶化,产生诸多危急重症[9]。杨德钱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以心功衰损、宗气虚陷为基本病机,心病则温煦行血乏力,肺病则气无所生,血脉失温、宗气不足则推动血液运行之力缺乏,从而导致血脉瘀阻,肺宣发功能失常,则汗液排泄障碍,导致废液停于心中,故而引起心衰、水肿[10]。重庆地区多山多江河,地势起伏,气候潮湿,人民喜食辛辣之品,地形特征和饮食习惯所滋生的内外邪气皆易形成脾虚痰湿之病态,更增水瘀搏结于内之险。慢性心力衰竭在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内伤等都可诱发潜伏在内的瘀血、水饮,直犯心肺,阻塞心肺之脉络,即使本已衰损之脏所受濡养骤减,又增加其维持生理需求之负担,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故而瘀水互结证也是心源性肺水肿后期的主要证型[11-12]。因此,杨德钱教授强调瘀血、水饮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关键病邪,故运用利水化瘀以使血脉迅速通和是治疗的关键。
2.3 调畅气机为要 《素问·举痛论》[3]云“百病生于气也”。气机为气的运动的高度概括,其涵盖了气运动的4种基本运动形式,既“升、降、出、入”。气机失调直接影响着人的正常生命活动,破坏内环境平衡,从而导致诸病丛生。心肺同居上焦,血脉相通,经络相连,位置相邻,构成相关的结构基础,二者在慢性心力衰竭病程中的病理生理相互联系和影响[13]。肝为刚脏,主疏泄,能条达气机,协助水液代谢输布,同时“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明医杂著》)。脾主运化,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胜衰论》明确论及“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肝脾失调既能导致气机不调,又使机体失养,尚可引起实邪留滞脏腑经络,故此虚实夹杂而病,日久遂发为慢性心力衰竭。三焦通行元气,疏布水液,为气血津液在人体内流转代谢的重要通道,三焦气化失司乃气机逆乱、痰饮水湿瘀血化生之源[14],故三焦气机不利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可见气机失调所致的气虚、气滞、气逆、气陷、气脱等体现在慢性心衰发病的全过程[15]。气机不调之害,在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中尤其明显,肺与自然之气相通,容易受外感六淫及引动内生邪毒犯肺而导致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则使肺功受损,宣发肃降失调,气机、水液代谢紊乱,因此肺部感染是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最常见的诱因之一,也是造成心功能短期恶化的重要因素,同时亦是造成急性心衰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16]。杨德钱教授认为气机失调是慢性心力衰竭的特征性病机,可贯穿于疾病的始终,稳定期时常以气滞、气虚、气陷多见,急性失代偿期以气逆、气脱为主,气机失调于内,累及于心,遂生喘息气促、烦躁心悸、胸闷胸痛、咯吐痰涎等症,正如《素问·痹论》所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噎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因此,杨德钱教授在辨治慢性心力衰竭时注重调畅气机,将调气之法贯彻治疗始终,同时强调当依据病情特性选择合适之法以求改善临床症状。
3 辨治心得
基于以上认识,杨德钱教授将调和心功,祛邪降逆作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原则,治法以温阳益气,利水化瘀,调达气机为主,兼用解毒、化浊、清热、涤痰、祛风等法。慢性心力衰竭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失代偿期,杨教授将其分而论治,强调在谨守病因病机的基础上,又需依据实际病情而选方遣药,不可执于定见定方。
3.1 稳定期 症见心悸气短,动则加剧,口燥咽干,体倦乏力,潮热自汗,面色少华,纳呆便溏,舌淡红或暗或边有瘀点,苔薄白或少苔少津,脉细数,属气阴两虚证,治以益气养阴,宁心活络,方选生脉升陷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症见心悸气喘,活动后加重,胸痛自汗,身倦体寒,肢体浮肿,下肢尤甚,尿少,面晦暗或苍白,舌胖大色淡或暗,苔白,脉沉迟弱,属阳虚水泛证,治以温阳化气,利水消肿,方选济生肾气丸加减。症见喘息气促,心悸心烦,活动后加重,胸闷痞满,咳吐痰涎,身重肢肿,纳呆便溏,舌淡红胖大边有齿痕或紫暗,苔白滑腻,脉弦滑,属痰浊痹阻证,治以通阳豁痰,泄浊活血,方选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利金汤加减。症见胸闷隐痛,心悸气短,动后加重,口苦咽干,喜叹息,情志失调易加重,脘腹胀满,舌淡红或暗,苔薄白或薄腻,脉弦细,属气瘀犯心证,治以疏肝理气,化瘀通脉,方选小柴胡汤合丹参饮加减。
3.2 急性失代偿期 症见心悸气促,胸闷喘息,稍动明显加重,端坐呼吸,神疲肢肿,咯吐痰涎,尿少,治以温阳益气,利水活血,平喘降逆,方选自拟强心利化汤加减(生黄芪、桂枝、制附子、葶苈子、益母草、栀子、杏仁、茯苓、桔梗、丹参、生白芍、川牛膝、桑白皮、炙甘草)。症见胸闷喘息,稍动明显加重,胸痛不适,端坐呼吸,发热烦躁,口干口苦,咯黄黏痰,肢肿少尿,治以降逆宽胸,利水活血,清热解毒,方选自拟桑葶泄肺汤加减(桑白皮、葶苈子、黄芩、法半夏、太子参、矮地茶、化橘红、瓜蒌、鱼腥草、丹参、益母草、生黄芪、炙甘草)。症见心悸喘息难以平卧,张口抬肩,大汗淋漓,四肢厥冷,意识模糊,唇面发绀,尿少或无尿,治以回阳救逆,复脉固脱,方选四逆加人参汤。
3.3 经验药对 杨德钱教授临证立足于辨证论治,在谨守病因病机的基础上,善用药对来增强处方的疗效,现将其常用经验药对整理如下。1)黄芪配白术。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长于补肺脾之气,能利水消肿,“善治胸中大气下陷”。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善健脾胃,消痰水”,可“利小便”。此二药味甘能补,皆入脾经,能健脾益气以使宗气生化有源,又助脾主运化之功以使水液代谢有常,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各证型皆适用,尤宜神疲乏力、纳呆便溏、面色萎黄等症,常用量为黄芪15~50 g,白术10~20 g。2)桑白皮配葶苈子。桑白皮味甘、辛,性寒,归肺、脾经,“去肺中水气”,能“利水道”。葶苈子味辛、苦,性寒,归肺、膀胱经,“定喘促,除胸中痰饮”。此二药效于上焦,能泄肺中水湿、痰饮以恢复肺之清轻,使宣发肃降得宜而平喘,水道通调,利水消肿,能直接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所致急性肺水肿,常用量为桑白皮10~20 g,葶苈子10~15 g。3)桂枝配茯苓。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可“升清阳之脱陷,降浊阴之冲逆”。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健脾渗湿,其“最为利水除湿要药”。二药相配,既能温阳健脾,又可降浊利湿,对于心悸肢冷,尿少浮肿等颇为适宜,常用量为桂枝10~15 g,茯苓10~30 g。4)丹参配益母草。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活血祛瘀,清心除烦,其“善治血分,去滞生新,调经顺脉之药也”。益母草味苦、辛,性微寒,归肝、心包、膀胱经,擅“消水行血,去瘀生新”(《本草求真》)。此二药相伍而用,一能祛心、肝之瘀血,二能调血生新,三能利水消肿,以达血水并治之功,对于心胸隐痛、尿少肢肿、舌质紫暗等多有良效,常用量为丹参10~20 g,益母草15~30 g。
4 病案举例
患某,男性,79岁,因“反复胸闷气促3年,加重2 h”于2020年8月23日18∶10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感胸闷气促,伴有心悸、头晕,遂就诊于当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腔隙性脑梗死等。治疗上予以降压、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斑、利尿、扩血管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后出院。患者此后因“反复胸闷气促”而多次住院,经治疗后症状多能改善。2 h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感胸闷气促较前加重,伴心悸、烦躁,遂至本院急诊,急诊以“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收入院。入院症见:患者神清,精神差,胸闷气促,稍活动则加剧,心悸、烦躁,恶心欲呕,头晕,咳嗽,无胸痛、咯血,无恶寒发热,无腹痛腹泻,双下肢浮肿,纳寐一般,二便尚可。既往史:有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腔隙性脑梗死,长期规律服用厄贝沙坦、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钙片、拜阿司匹林。入院查体:心率116次/min,呼吸 30次/min,血压181/100 mmHg。神清,精神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明显湿啰音。心率116次/min,律齐,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浮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克氏征、巴氏征(-)。舌胖大暗红,苔白腻,脉弦疾。血常规:白细胞13.53×109/L,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6.30%,红细胞4.06×1012/L,血红蛋白128.00 g/L,血小板263.00×109/L;C反应蛋白65 mg/L;降钙素原0.88 ng/mL;肌钙蛋白T 189 pg/mL;NT-proBNP 21 865 pg/mL;肌酸激酶同工酶103 ng/mL,肌红蛋白413 ng/mL,磷酸肌酸酶516 U/L,乳酸脱氢酶510 U/L;随机血糖8.1 mmol/L;血气分析:pH 7.31,PO288 mmHg,PCO233mmHg,HCO3-19.5 mmol/L,SBE-4.6 mmol/L,ABE-5.1 mmol/L;肌酐112 μmol/L;肝功能、二氧化碳结合率、电解质常规、乳酸、凝血常规+D-二聚体、血脂常规、同型半胱氨酸未见明显异常。颅脑+胸部CT:1)脑萎缩、脑白质脱髓鞘改变;2)双侧基底节区、额叶区稍低密度斑点影,考虑腔隙性梗死灶;3)双肺多叶见斑片状、条片影及絮状影,以肺门区显著,心脏增大,心包少量积液,双侧胸腔积液,考虑心源性肺水肿可能;4)冠脉钙化。床旁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ST段压低(Ⅱ、aVF、V5、V6);T波倒置(V5、V6);房性早搏。依据患者症状、体征、病史及相关检查,中医诊断:心衰病水气凌心、血脉瘀阻证。西医诊断:1)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2)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房性早搏,心功能Ⅳ级;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4)腔隙性脑梗死;5)肝内多发囊肿;6)多浆膜腔积液(心包、胸腔)。入院后予以吸氧、利尿、改善心肌代谢、降压、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斑、抗感染、化痰、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对症支持治疗。2020年8月24日查房:患者神清,精神差,仍感胸闷气促,稍活动则明显加重,心悸,偶有胸痛,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不欲饮食,四肢欠温,双下肢浮肿。舌胖大暗红,苔白腻,脉弦数。治法:温阳益气,降逆平喘,利水化瘀。处方:强心利化汤加减:制附子10 g(先煎),桂枝10 g,生黄芪18 g,葶苈子10 g,矮地茶20 g,杏仁10 g,丹参15 g,黄芩15 g,茯苓20 g,桔梗15 g,益母草30 g,生白芍10 g,桑白皮 20 g,栀子10 g,炙甘草 6 g。3剂,日1剂,水煎服,分3次温服。2020年8月25日查房:患者胸闷、气促较前明显改善,活动耐受程度较前好转,偶有心悸、胸痛,小便量较前明显增多,余症大致同前,嘱继续服用中药汤剂。2020年8月27日查房:患者精神转佳,感胸闷(程度较前明显减轻),偶感心悸、胸痛,咳嗽,咯少量白色黏痰,无明显气促,食欲好转,双下肢浮肿。舌胖大暗红,苔薄白腻夹黄,脉弦细。治法:温阳益气,利水化瘀,理气健脾。处方:强心利化汤加减:制附子10 g(先煎),桂枝10 g,生黄芪30 g,葶苈子 10 g,矮地茶 15 g,紫苏梗 10 g,杏仁 10 g,丹参15 g,黄芩 15 g,茯苓 20 g,桔梗 10 g,益母草 15 g,生白术10 g,桑白皮10 g,栀子10 g,炙甘草6 g。3剂,日1剂,水煎服,分3次温服。此后患者病情逐渐好转,于2020年9月1日出院。出院后患者规律于门诊就诊,病情稳定。
按语:本案患者高龄,脏腑亏虚日久,邪气内生发为心衰,以心功衰损、宗气下陷为基本病机,受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引动伏匿之邪毒、水饮、瘀血等邪,既加重脏腑之虚,又使气机逆乱于内,遂而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属慢性病程急性加重。本案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学思维,以调和心功,祛邪降逆为大法,治以温阳益气,降逆平喘,利水化瘀,方选强心利化汤化裁为用以振衰救急,攻补兼施,标本同治,故而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