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清补方联合水浴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验案
2021-03-28杨长春
杨长春
(湖南省浏阳市中医医院,湖南 浏阳 410300)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可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脏器,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等征象[1]。目前白血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多认为与生物、物理、化学、遗传等因素相关。其中生物因素主要与病毒感染和免疫功能异常相关,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可由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所致。急性白血病经对症治疗后,多数患者可长期存活,亦有化疗后复发及多药耐药者,预后较差[1]。因化疗不良反应较大,费用较高,部分患者不能承受化疗。近年来,笔者以自拟清补方联合水浴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病案资料
(1)患者,女,34岁,2013年7月3日初诊。因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湘雅医院化疗2个月,后出现重度骨髓抑制、严重感染性休克、昏迷等,待病情稳定后,医生建议停用化疗,遂回当地治疗。刻诊:患者自觉低热,头晕,乏力,咽痛,牙痛,面色萎黄,头发稀少,皮肤有瘀点瘀斑,阴道少量渗血,舌淡,苔薄黄,脉细无力。血常规示:血红蛋白67 g/L,白细胞3.2×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6×109/L,血小板65×109/L。中医诊断:血癌。病机:癌毒内蓄,风热在表,热毒内蕴,正气亏虚。治以抗癌排毒、疏风清热、补益正气之法。以自拟清补方内服联合水浴排毒方水浴治疗。①自拟清补方组成:青黛10 g,金银花30 g,白花蛇舌草20 g,半枝莲20 g,半边莲20 g,僵蚕10 g,蝉蜕10 g,仙鹤草30 g,浙贝母15 g,败酱草10 g,人参片8 g,白术30 g,黄芪30 g,当归10 g,补骨脂15 g,淫羊藿15 g,薏苡仁30 g,灵芝10 g。该方具有抗癌攻毒、疏风清热、补益正气之功。临床加减:热毒盛时,加连翘、牛蒡子、芦根、蚤休;出血时加白茅根;皮疹多时加紫草;汗多加浮小麦、牡蛎。儿童用药酌情减量。开始治疗时,每日1剂,待病情稳定后,结合患者耐受情况逐渐调整为连服5 d停用2 d、连服5 d停用5 d、连服5 d停用10 d、连服5 d停用25 d,直至达到无病生存3~5年后停用。②自拟水浴排毒方组成:雷公藤10 g,雄黄10 g,青黛10 g,黄芩片15 g,苍耳子30 g,升麻20 g,薄荷15 g(后下),苦参30 g,桃仁30 g,威灵仙15 g。该方具有抗癌排毒、发汗透邪之功。将上方水煎后进行全身熏蒸水浴,下午2:00后或晚间进行,每次15~20 min。开始水浴治疗时,每日1次,待病情稳定后,结合患者耐受情况逐渐调整为隔日1次、每周两次、每周1次、每月两次,直至达到无病生存3~5年后停用。
经上述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6个月后患者不适反应基本消失,多次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正常,骨髓细胞检查达到完全缓解,患者达到无病生存,此后继续中医治疗3年。2017年12月患者因怀孕而停止治疗,2018年8月顺产一健康女婴,母女平安,至今无病生存已达6年。
(2)患儿,男,5岁,2007年4月21日初诊。因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3个月。患儿化疗后1个月,骨髓细胞检查示淋巴细胞白血病达到完全缓解。刻诊:咽痛,乏力,面色无华,头发稀少,下肢皮肤有瘀点瘀斑,舌淡,苔薄黄,脉细。血常规示:血红蛋白90 g/L,白细胞4.2×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2.1×109/L,血小板82×109/L。中医诊疗方案同病例(1),以自拟清补方内服联合水浴排毒方水浴治疗。中药内服方药同病例(1),用药剂量减半,外用方剂量不变。治疗后,患儿病情较快好转,多次行骨髓细胞检查示淋巴细胞白血病达到完全缓解。化疗和中医治疗持续3年。化疗结束后3个月,多次检验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患儿至今无病生存已达10年余。
(3)患儿,男,4岁,2014年7月31日初诊。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9个月。化疗后1个月,骨髓细胞检查示淋巴细胞白血病达到完全缓解。刻诊:乏力,咽痛,鼻衄,扁桃体肿大,面色无华,头发稀少,下肢皮肤有瘀点瘀斑,舌淡,苔薄黄,脉细。血常规示:血红蛋白80 g/L,白细胞3.5×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7×109/L,血小板86×109/L。中医诊疗方案同病例(2)。治疗后,患儿病情较快好转,多次行骨髓细胞检查示淋巴细胞白血病达到完全缓解。化疗和中医治疗持续3年。中医治疗3个月后,患儿无不适反应,血常规、肝肾功能、骨髓细胞检查多次正常,患儿至今无病生存已5年。
(4)患儿,男,14岁,2015年12月29日初诊。因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湘雅医院化疗3个月,后医生建议患儿行骨髓移植术,家属拒绝,遂转我处治疗。刻诊:低热,头晕,乏力,咽痛,纳呆,面色萎黄,双侧扁桃体肿大,头发稀少,下肢皮肤有瘀点瘀斑,舌淡,苔薄黄,脉细。2015年9月10日骨髓细胞检查示: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90%,成熟淋巴细胞1%,考虑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象。2015年12月24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92 g/L,白细胞2.7×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5×109/L,血小板187×109/L。中医诊疗方案同病例(1)。治疗后,患儿病情较快好转,半年后自觉症状消失,多次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中医治疗持续5年,至今无不适反应。
2 体会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属中医“血癌”范畴,病因为癌毒,癌毒具有风邪、热毒之性,夹痰夹瘀,易伤正气。中医认为癌毒在体内蓄积不流,在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诱因的作用下,日久形成肿块,发为癌病。赵绍琴认为白血病的病因以热毒为本、体虚为标[2]。癌毒蓄积于骨髓,流入血脉,弥漫三焦;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时,多出现发热、出血、咳嗽、急喉病、口糜病、风热乳蛾、肛周痈肿等病证。咽喉为肺胃之门,肺主表,风热毒邪易于犯肺,风热在表,搏结于咽喉,故易出现咳嗽、急喉病、口糜病、风热乳蛾等病证;热毒内蕴,故易出现肛周痈肿;热迫血妄行,故出现出血之症;发热为风热在表、热毒内蕴之象;亦常出现头晕、乏力、面色无华、萎黄、汗出、舌淡、脉细无力等症状,属于中医正气不足之证。因此,笔者认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机是癌毒内蓄、风热在表、热毒内蕴、正气亏虚,治疗应以抗癌排毒、疏风清热、补益正气为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后,会有微小残留病灶长期存在,这是白血病恶化、复发的原因。因此,建议白血病治疗达到无病生存后,应维持治疗3~5年。因化疗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对身体损伤较大,如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化疗后机体也要数月才能恢复。
自拟清补方以青黛抗癌清热解毒,灵芝补益气血,共为君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助青黛抗癌攻毒,清热解毒;金银花、僵蚕、蝉蜕、败酱草助青黛疏风清热解毒;人参、白术、黄芪、当归、补骨脂、淫羊藿、仙鹤草、薏苡仁助灵芝补益正气,共为臣药。浙贝母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为佐药。全方共奏抗癌攻毒、疏风清热、补益正气之功。自拟水浴排毒方以雷公藤抗癌攻毒,清热解毒,祛风通络,为君药。雄黄、青黛抗癌攻毒,清热解毒;威灵仙祛风通络;苍耳子、升麻、薄荷发汗透邪;苦参、黄芩清热解毒,共为臣药。桃仁活血化瘀,为佐药。全方共奏抗癌排毒、清热解毒、发汗透邪之功。
研究表明,雷公藤、雄黄、威灵仙具有抗白血病的作用[3]。因雷公藤、雄黄有剧毒,不宜长期口服,笔者临床用作水浴之剂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取得满意的疗效。雄黄可明显抑制CEM细胞的生长,对CEM细胞产生促凋亡作用[4]。雷公藤红素能显著抑制成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雷公藤红素通过调控Bcl-2家族蛋白,改变粒体膜的膜电位和通透性,促使线粒体释放促凋亡因子,激活Caspase介导的凋亡途径,从而促进细胞凋亡[5]。清热解毒类中药可以从多方面发挥抗肿瘤作用,一是直接抑制肿瘤,二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三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四是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6]。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可作用于细胞的DNA合成后期及有丝分裂期,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代谢,使受影响的白血病细胞快速凋亡[7]。高热能促进特异性抗体或免疫因子的产生,大汗出能加强免疫反应。因此,采用自拟清补方内服联合水浴排毒方水浴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切合病机,治疗有效,可在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