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动态信息报道
2021-03-28
努力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航空工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全局,发出了建设航空强国的伟大号召,亲自擘画航空工业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启了航空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
经过70年的努力,我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现代航空产业体系,产业规模、创新能力、人才储备等居于世界前列,具备了航空大国的综合实力,处在了由大到强的跨越发展期。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承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大任务,扎实做好中长期规划,以建设“先进装备体系、领先创新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数智能力体系”为主线,不断深化改革和创新,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航空工业集团,在建设航空强国中勇挑重担,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航空工业一直是与“高质量”、“高科技”、“高端制造”紧密相连的行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军民机、航空发动机、机载系统等加快发展、升级换代,成为建立现代化经济与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领域,也成为辐射带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当前,发挥航空骨干企业的战略引领和产业带动作用,凝聚产业上下游、产学研用等资源力量,补齐补强航空创新链产业链短板,提升航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保障航空强国目标顺利实现;同时,发挥航空工业的“链长”作用,带动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支撑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确保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和我国经济安全,胜利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指引下,航空科技进入体系性创新阶段,从前期侧重于重点领域和方向的创新突破,进入航空各系统各专业和内外部产业链创新链的协同创新,实现了航空装备体系化发展,迈进了追求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的新阶段,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航空工业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把握技术变革趋势,聚焦航空强国建设,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领先创新力”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创建新质航空基础科研能力,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航空科技项目,形成一批在国际上并跑领跑的重大创新成果,实现科技创新自立自强,为世界航空科技创新贡献中国智慧;发挥航空高科技发展的需求拉动、成果辐射作用,进一步支撑科技强国建设。
长征二号F火箭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
6月17日9时22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点火起飞,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乘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神箭”长二F托举下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启程。随后,船箭分离,飞船精准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在太空飞行数小时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组合体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依次进入空间站组合体,开启为期3个月的巡天之旅。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首批入驻的航天员。他们要开展核心舱组合体的日常管理、两次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同时进行航天员自身的健康管理。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全长约9m,舱体直径2.8m,发射重量约8t。对接机构安装在轨道舱前端,用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返回舱供航天员在发射、交会对接及再入返回等重要飞行阶段乘坐。航天员完成本次飞行任务后,将乘神舟飞船返回舱降落在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带的东风着陆场。
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二F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全长约58m,起飞重量约497t,运载能力达8t级,芯级直径3.35m,捆绑4枚助推器,助推器直径2.25m,整流罩最大直径3.8m。长二F火箭具备故障检测和逃逸系统。在本次发射之前,另一枚长二F火箭和神舟十三号飞船也在发射场待命。一旦航天员在天上遇到危险又无法乘原飞船返回地球,神舟十三号将作为应急救援船前往救援。
全球首款存算一体高通量算力芯片发布
全球首款存算一体的高通量算力芯片在京首发,中科声龙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发布了这款采用了一系列自研创新技术的芯片——茉莉(JASMINER)X4。茉莉X4芯片已同步实现商用。基于茉莉X4芯片,中科声龙同时还发布了其面向全球的商用产品——茉莉X4算力砖。
中科声龙CEO汪福全介绍,茉莉X4芯片由处理器和内存以堆叠方式互联构成,具备存算一体、高处理带宽、大哈希算力、低功耗等特点。其尺寸约为45mm×45mm,带宽为1TB/s,算力约为65H/s,存储容量为5GB。
汪福全表示,内存墙是制约处理器性能的关键,而存算一体化的设计可以突破内存墙的限制,使得芯片获得更高效的运行能力。“历时3年研发后,在今年3月,茉莉X4芯片已实现流片成功开始试生产。”汪福全称,这也为此款芯片未来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对于茉莉X4芯片及其商用产品茉莉X4算力砖来说,未来有望应用于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助力相关产业走进数字化的算力时代。
研华推出SOM-6872 COMe Compact模块,兼顾高性能、小巧、低功耗
研华推出搭载AMD RyzenTM嵌入式V2000 SoC的SOM-6872 COM Express Type 6模块。SOM-6872模块功能强大、外形紧凑,具有出色性能,支持高达8核、16线程、睿频加速(高达 4.25GHz)和 4个独立4K 显示,采用内置 I/O 接口,无需额外的显卡即可提供出色的图形显示性能。
微型COM Express Compact模块提供卓越性能。SOM-6872同时满足对功能强大、小巧紧凑、节能高效解决方案的需求。这款小型(仅95mm×95mm/3.74in×3.74in)模块通过54W高TDP提供出色性能,与COMe Basic模块相比,占用空间减少了24%。尽管外形小巧,却通过了PASSMARK PerformanceTest V10.1,21716测试,CPU获得了惊人的高分,其分数优于现有CPU的87%,甚至相当于服务器级的计算性能。此功能强大的解决方案不仅具有出色性能,还支持多个I/O接口,包括USB 3.2 Gen 2、PCIe Gen 3、GbE、SATA 3 及4K显示接口(DP++、HDMI、VGA、LVDS)。此外,板载TPM和64GB内存(ECC可选),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QFCS散热技术增强CPU性能。AMD的创新7nm技术和Zen 2架构使V2000 SoC的每瓦性能提高了一倍。SOM-6872搭配使用研华专利热解决方案—双鳍片全方位对流散热器(QFCS),可实现SoC处于54W TDP时仍100%释放CUP性能而无节流。SOM-6872有两个TDP可选(35~54W和10~25W),能满足中/高端系统的需求。此外,研华拥有丰富的计算机模块设计经验,可为用户提供全面的设计参考文档和多种评估载板。
西门子数字化企业套件为Surf Loch打造完美波浪
Surf Loch公司使用西门子XceleratorTM解决方案组合中的软件以及自动化技术,根据冲浪者个性化需求打造可以定制海浪的造浪池。通过使用完整的数字化双胞胎融合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Surf Loch能够在物理设施中进行实际建造和测试之前,通过软件仿真打造客制化波浪,进而交付满足冲浪者个性化需求的波浪,并能够按照其个人的技能水平,输出稳定一致的波浪。除了软件解决方案之外,Surf Loch还引入了西门子数字化企业套件的其他部分,如自动化和驱动技术,用以实现冲浪池的优化。
Surf Loch利用Xcelerator的一系列解决方案,打造不同规格的波浪,同时确保提供逼真的海上冲浪体验。Surf Loch团队创建了波浪的数字化双胞胎,并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分析和多学科优化,识别波浪生成设备的所有关键设定值,打造理想波浪。
在部署Xcelerator之前,Surf Loch就已经使用西门子的Simotion运动控制、Sinamics驱动技术以及TIA博途全集成自动化软件(TIA Portal),使其造浪池中产生的波浪可达到必要的准确度。通过结合应用所有这些解决方案,Surf Loch实现了打造各式各样可定制化波浪的能力,既能为初学者提供一致且可复制的波形,也能为进阶者提供按需打造的理想波浪。
倍福TwinCAT Analytics软件新增易于配置的状态监测功能
倍福的TwinCAT Analytics软件可以完成从数据采集到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再到生成用于持续监测设备状态的仪表盘等完整的工作流程。现在只需简单配置,无需编程,即可将传统的状态监测算法迁移到TwinCAT Analytics软件中。新增的此项功能可以优化标准工作流程和自动测量。
倍福早在2010年就推出了TwinCAT Condition Monitoring功能库。这个功能库包括大量支持力矩系数、离散分类和符合ISO标准的振动评估等算法,此外还包括幅度谱、包络谱、缩放FFT、功率倒频谱和多个RMS计算等功能。所有功能都可以作为标准PLC功能块使用,例如,可以用于持续监测轴承或齿轮箱的状态功能,也可以轻松集成到设备控制器中。
在过去,调试人员和维修工程师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计算频谱,以便能够选择性地检查设备部件特性。这正是TwinCAT Analytics的用武之地。通过将编程任务简化为简单的配置任务,分析工具包中包含所有状态监测算法,用户可以很轻松地将这些算法拖拽到Analytics编辑器中并进行配置。使用“Start Record(开始记录)”功能后,结果在运行算法后被输出,并能够基于TwinCAT Analytics和TwinCAT Scope View之间的交互实现图形化的呈现。
因此,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工程师可以通过TwinCAT Analytics Service Tool(TE3520)找到一个易于使用的解决方案,并能够清晰显示的最终结果。工程师还可以同样方便地在TwinCAT Analytics Workbench(TE3500)中借助状态监测算法并通过配置方式来持续监测设备,也可以自动转换为可读的PLC代码。然后,可以下载该代码到本地设备控制器或远程设备上,用与设备应用程序并行执行的方式进行必要的计算。TwinCAT HMI可视化解决方案通过自动创建分析仪表盘的方式完善了Analytics软件的工作流程。
甘纳仪器发布更强劲、更灵活的新一代数据采集系统Q.series X
奥地利甘纳仪器(北京)有限公司近日发布新一代数据采集系统Q.series X。甘纳仪器公司一直致力于高精度测试与控制系统的开发,提供测试自动化和性能监控解决方案,其产品覆盖了交通、航空航天、土木工程和能源等多个行业。
Q.series X是继Q系列产品的增强版采集系统,兼容性更强,可扩展数千个通道,在恶劣环境中性能更加稳定。
Q.series X特性和增强功能如下:接口从UART升级为EtherCAT;A141电荷放大器;A108可为MEMS传感器供电;Q.boost A101 MHz高速模块;F108光纤传感器模块;可通过Ethernet时钟同步(PTPv2);A122电能测量模块;A142模拟输入和SSI接口测量模块;A156应变/LVDT/RVDT采集模块;A192模拟输出多功能采集模块;三向隔离,通道之间、通道对总线、通道对总线隔离,普通模块亦有500V隔离,高隔离模块可达1200V;模块带有抗混叠滤波;模块通用性强,不同安装形式的应用场景,一块板卡即可适用;带有硬件数字滤波,可完成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最高8阶的滤波。增强强大的信号调理功能,如在线滤波和通道间操作;更高的AD转换速率;更高的数据流量;可定制接口;运行期间可重新设置。
同时使用甘纳仪器最新的GI.bench软件,可以完成项目配置到数据采集全流程。GI.bench软件为甘纳仪器公司最新推出的平台化数据采集软件,可以方便地对硬件设备进行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