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伤寒沙门氏菌与蛔虫混合感染的治疗
2021-03-27李孟鑫
李孟鑫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香泉畜牧兽医站,甘肃定西 74301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健康、安全、绿色的食品成为消费者主要的消费目标。很多养殖户为提高肉鸡养殖质量,采用散养模式,但由于接触的污染物增多,例如粪便、垃圾等,增加了寄生虫感染风险;且散养模式下,个体接触增多,更容易造成养殖场内传染。
1 发病情况
某市养殖户对本年饲养的肉鸡采用自产全价饲料,并进行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养殖场地为林地散养。肉雏鸡成长到第4~5周时,成长状态良好,成活率极高。第6周开始,并未出现明显的气候变化、饲料改变等情况,但个别肉鸡出现疾病症状,饲料喂养减少,成长速度减缓。持续1周后,病鸡发病率达25%,且发病数量逐渐增多,病情症状也更为严重,出现病死鸡。对发病肉鸡进行隔离,采取消毒、调价土霉素片治疗,但病情并没有好转迹象。
沙门氏菌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繁殖器官和种蛋进行传播,造成感染的细菌主要源于污染的食物、饮水等。由于散养肉鸡环境中生存的物种较为丰富,如野生禽类感染后与散养肉鸡接触,饮用喂养的水源,也有可能造成细菌传播。沙门氏菌还会影响感染的母鸡产蛋,蛋也会感染少量细菌,如果温度合适,会大量繁殖,造成鸡胚死亡或出壳雏鸡感染。公鸡感染沙门氏菌会在配种过程中传染给母鸡[1]。
肉鸡感染来源:(1)肉鸡饲料。养殖场肉鸡饲料中可能含有沙门氏菌。这种情况引发肉鸡感染是较为常见的。肉鸡饲料中一般含有鱼粉、羽毛、肉骨粉等成分,其中大概率会存在沙门氏菌。因为鱼粉、羽毛、肉骨粉成分中富含有益于沙门氏菌生长繁殖的营养价值。(2)幼鸡场。与蛋鸡场容易出现沙门氏菌感染一样,幼年鸡和种鸡场中也非常容易出现沙门氏菌感染。不同发育程度的鸡场,沙门氏菌感染阳性表现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大龄鸡出现沙门氏菌感染的概率高于低龄鸡。根据既往调查结果来看,肉鸡沙门氏菌一般出现于祖代种鸡中,传播和扩散在子代种鸡繁殖中。(3)土鸡场。相对于垫料地面平养的肉鸡模式,肉质产品和相应用具与棚架平养肉鸡相比,拥有极高的细菌污染率。
2 主要症状
病鸡初期主要症状为食欲减退、成长速度减缓、逐渐消瘦,随后出现目光呆滞、精神状态较差、对外部刺激反应迟缓,且病鸡羽毛无光泽、杂乱蓬松、两翼下垂,眼部肿胀、双眼上下眼睑粘连,病情持续发展会出现拉稀,粪便呈黄绿色,并持续体重下降,肛周有污染物粘黏,最后会出现呼吸道阻塞症状,导致死亡[2]。
3 病理剖检
通过对有典型症状的病死鸡进行剖检,发现肉眼可见的病变主要为:体重减轻消瘦,骨骼突出,眼睑、鼻腔以及咽喉有分泌物,且鼻腔有水肿、充血等,造成鼻通道阻塞;咽喉出现暗红色充血。对脏器剖检发现:病死鸡肝脏、脾脏出现肿胀;肾脏肿大情况较轻,但呈现斑驳状浅色斑点;小肠扩张出血,外部呈现暗红色,剖开小肠,小肠内部黏膜有出血点,且小肠内部有白黄色线状虫体,大约为30~40 mm,部分病鸡小肠内虫体较多,且虫体相互缠绕成团状,阻塞肠道;全身鸡肉组织呈现深红色。
对活病鸡进行病理剖检,与病死鸡的剖检结果基本一致,脏器以及肠道肿胀、出血情况较轻,外部体征并无较大差异。
4 实验室诊断
进行病鸡剖检和症状分析后,对病鸡病原实施实验室培养和镜检。无菌采样的标本包含病鸡喉头气管、肺部、肾脏、肝脏、脾脏、肠组织以及血液。对血液进行血清分离,做专项送实验室做鸡沙门氏菌病抗体检测,检测样品均为伤寒鸡沙门氏菌病抗体呈强阳性。结合其他病原分离培养检查和病死鸡剖检病变分析以及病鸡症状表现,可将病鸡确诊为鸡伤寒沙门氏菌和蛔虫混合感染[3]。
5 治疗手段
进行混合感染治疗前,首先要对隔离病鸡鸡舍进行全面消毒,可选用有机氣、有机碘等消毒剂对鸡舍、使用的喂养器具和病鸡进行消毒,减少鸡舍空气中的病原体传播和扩散。其次是对病鸡治疗,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进行治疗。可在饲料中添加10%氧氟沙星粉100 g拌料100 kg,10%硫酸卡那霉素50 g拌料100 kg,连续服用药物1周。疫苗免疫治疗:注射沙门氏菌疫苗,刺激鸡只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有效防治该病。传统的沙门氏菌疫苗主要有弱毒活苗和菌体灭活苗。新型主要有重组疫苗、亚单位苗等。西药抗生素治疗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沙门氏菌很难通过抗生素彻底消除,且部分抗生素药物会抑制肉鸡食欲,导致生长缓慢及产蛋量下降。
中兽医辨证认为,沙门氏菌是由于疫毒内侵、肺胃热盛、血瘀气滞引起,治疗应清热解毒、凉血止泻。采用以下中药材泡水,供病鸡饮水,如不能自主饮水和进食的病鸡可人工灌服,每只病鸡每日饮药水约15~30 ml,每日分3次饮用,需连续服用5日。具体组方:白头翁20 g、黄连10 g、黄柏10 g、黄芩10 g、 苦参15 g、蒲公英20 g、穿心莲10 g、石榴皮10 g、吴茱萸10 g、五倍子10 g、乌梅10 g、五味子10 g、甘草10 g、杨树花25 g、金银花25 g。经过药理实验,这些药材可组成4种不同的中药组方,对肉鸡沙门氏菌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组方(白头翁20 g、蒲公英20 g、黄芪10 g、金银花25 g、杨树花25 g)对伤寒沙门氏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敏感度较高,实验中抑菌圈直径为20 mm。
中西医结合治疗肉鸡伤寒沙门氏菌与蛔虫混合感染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西药能够较快地缓解病鸡症状,中草药可调节病鸡免疫力和机体状态,对肉鸡后续病情恢复没有影响,且中草药不易产生耐药性。
6 预防措施
6.1 防止饲料菌群污染
严格控制肉鸡饲料菌群污染,对饲料进行消毒处理,可有效运用感染控制技术,防止饲料中的沙门氏菌。同时,还可在饲料中添加带有功能性的益生菌和寡糖,保护肉鸡肠道,增强肉鸡免疫力及抗病毒能力,改变细菌生存环境。
6.2 加强饲养场地消毒杀菌
从当前的现状来看,肉鸡饲养模式越发成熟,相关养殖员可在棚舍中放入肉鸡雏,之后运用对应的防治手段对肉鸡生活用具进行消毒和杀菌,严格按照肉鸡饲养管理卫生标准执行。此外,还要确保鸡舍温度适宜,注意空气流通,以免因为饲养肉鸡太多导致病菌大肆传播[4]。
6.3 抗生素预防
继续沿用常规的病害管理方式,并不能有效控制沙门氏菌传播与继发感染。养殖场可借助抗生素杀灭细菌,降低肉鸡养殖中沙门氏菌存活率,药物使用剂量应参照养殖场实际发展程度进行调整,从沙门氏菌病因入手,预防病菌感染。
7 结束语
为了提升肉鸡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应重点针对沙门氏菌与蛔虫混合感染疾病进行预防和诊治,提升肉鸡养殖场生产工作效率和质量,使肉鸡养殖获得更丰富的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