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控研讨

2021-03-27苏军强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病畜布病布鲁氏菌

苏军强

(甘肃省庄浪县畜牧兽医中心,甘肃庄浪 744600)

近几年,随着中国牛羊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增加上频繁跨地区调运牛羊数量提升,牛羊布鲁氏菌病发生率明显上升,往往表现出爆发性趋势,给人畜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布鲁氏菌病也被称之为布病,由感染布鲁氏杆菌引发,有着人畜生共患的特点[1]。发病后会侵害牛羊生殖系统,具体特点为胎盘、生殖器官发炎。人发生布病大多因为贩卖、屠宰以及加工牛羊制品环节中受到感染。

1 流行趋势

该病容易感染的动物种类非常多,如猫、鸡、马、牛、羊等,以牛羊易感性最高,其次为猪。在所有易感性高的病例中,和幼龄动物相比而言,性成熟动物的易感性明显更高。携带布病的动物为重要传染源,具体包含牛羊阴道分泌物、羊水、胎衣、流产的胎儿等等。这些物质中均含有大量致病菌。布病的传播同样会经过精液、乳汁等等分泌物实现传播。易感牛羊大多经过直接或者间接性接触致病菌污染的水源、饲料等通过消化道实现感染。此外不能忽视的是,牛羊的交配行为、牛羊接触病畜受损皮肤以及黏膜都有感染这种疾病的可能性。并且如果牛羊受到吸血昆虫叮咬,也会感染疾病。

2 临床症状

牛羊感染布鲁氏菌病后,主要表现为流产症状,往往发生在牛羊妊娠之后第3~4个月。牛羊在流产之前,相关临床症状并不显著。具体会表现为阴道流出黄色粘性分泌物、牛羊食欲下降等等。在此同时有的牛羊也会出现支气管炎、乳腺炎、滑液囊炎、关节炎等等疾病。受感染的公羊公牛表现出多发性关节炎、附睾炎以及睾丸炎等。

3 病理变化

对病死牛羊尸体进行解剖发现:胎衣存在水肿量增厚的情况,无出血点,具体表现为黄色胶冻样浸润,表面覆盖诸多片样纤维蛋白以及脓液,脐带往往表现出浆液性浸润、肥厚的现象,胎儿皮下会表现为出血性浆液浸润;病死牛只真胃内有白色或淡黄色粘液,同时存在一定絮状物;膀胱及胃肠浆膜层存在线样或点样出血点;脾脏淋巴结、肝脏存在程度不一的肿胀,同时有坏死性病灶;有的病死牛羊关节肿大、关节腔有渗出物,关节囊壁厚度增加;附睾及睾丸有化脓样及炎性坏死性病灶。

4 诊断

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发生布鲁氏杆菌病牛羊开展诊断过程中,往往于牛羊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以及解剖病理情况为根本依据。这一点和其他感染性疾病具有相似之处。但值得说明的是,单纯将此视为依据对发病牛羊开展诊断有着一定难度。在开展实际疾病诊断过程中,要想判定牛羊是否患病,必须把变态学、血清学以及细菌学中的有关内容相互结合。通过这种办法全面保证相关诊断结果的精准性。比如说通过细菌学诊断,倘若导致工作人员于羊群和牛群内发现疑似病例,可应用涂片染色镜检针对于流产的胎衣、流产后的胎儿病变位置开展诊断。如果发现颜色变红即可判定为牛羊布鲁氏菌病的确诊病例[2]。

就现如今中国的血清检验方法上来看,主要为试管凝集实验以及琥红平板凝集实验两类。琥红平板凝集实验优点在于:这种检验方法操作比较简单,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均较高。现如今其也为世界卫生组织唯一公认的全标方法。值得说明的是,在应琥红平板凝集实验和试管凝集实验开展布病血清检验时,能够发现以上两类检验方式所取得的最终结果并不一样。主要原因在于:试管凝集实验属于酸性实验,pH值大约为3.8。当IgM暴露在酸性环境之后,其通常会处于活性抑制的状态。由此不难看出,平板凝集实验适合对IgG类抗体开展检验。试管凝集实验的主要适用对象则为IgM类抗体检验。当动物和人发生疾病之后,其血清类均会出现IgM类抗体以及IgG类抗体。但不容忽视的是,与IgG类抗体相比来讲,IgM抗体下降速度比较快。如果发病动物的病情进入到慢性期,其血清内的免疫蛋白仅仅剩下IgG抗体一种。所以说,在对疾病开展诊断过程中需要同时应用平板凝集实验以及试管凝集实验。另外也要结合发病牛羊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症加以分析,通过这种办法全面确保检验结果的精准性。

5 防治举措

5.1 有效强化养殖者关于布病的防治意识

布病的发生会引发大范围伤害,同时也会给养殖者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针对于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必须强化对于布病防治的宣传工作力度,积极提高养殖户防治疾病的意识。在开展宣传工作过程中,养殖户和有关群众必须要认识布病的来源以及基本防治方法。在发现类似病例之后,要在短时间内做出诊断,做好关于疾病的防治工作。在真正意义上做到未雨绸缪。

5.2 开展综合化防治举措

针对于布鲁氏菌病,应当全面树立以防治为主的理念,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于非流行病地区,其防空重点在于有效控制此病传入。基于此,地方的养殖户有必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当需要补充种群时,必须做好与之相关的防御工作。引入种牛、种羊之后,按照规定隔离喂养60 d。在此期间内应开展凝聚反应2次检疫。只有确保牛羊健康,才能够混群饲养[3]。针对于暂无此病的牛羊群而言,饲养者要做好定期免疫工作,在发现可疑性病例之后要马上淘汰,以免疾病扩散。

针对于受到布病威胁的地区,要事先划分好疫区,对于牛羊群以及水源实现分区管理。在此同时饲养主也要注意做好灭除四害工作,严格消毒。全面清除病畜。针对于已经发生布病的牛羊而言,要做到无公害化处理。开展牛羊群免疫工作发现病畜之后马上隔离,同时也要改善自家牛舍、羊舍环境条件[4]。投喂牛羊合格的饲料,做好牛圈羊圈场地、用具和周边环境消毒。针对于牛羊流产的胎儿、分泌物、羊水等等都要妥善进行处理。

针对于长期流行布鲁氏菌病的地区而言,饲养主有必要全面改善牛羊养殖的管理条件[5]。积极强化牛羊的饲料管理力度。并以此为基础,为牛羊做好接种防疫工作。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现如今,用于牛羊预防布病的疫苗有两种,具体为马耳他布鲁氏菌病5号弱毒活疫苗(M5)以及种猪布鲁氏菌2号弱毒苗(S2)。通常而言,S2的接种往往适用于猪、牛、羊等等。在接种这种疫苗之后,疫苗的毒力水平相对稳定、且安全性强。其有着相当好的免疫效果。疫苗的接种不单单局限于皮下注射,同时也包含了气雾免疫等等方法。此类疫苗的有效期长达3年。而针对于M5疫苗的接种,其主要适用对象为山羊、绵羊。接种方式包含口服免疫、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气雾免疫等等。在接种M5疫苗之后,免疫期可达到2~3年[6]。 这种疫苗更为适合对羊群开展气雾免疫。但值得说明的是,不能使用这种疫苗对怀孕母羊开展免疫干预。

5.3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羊布鲁氏菌病

(1)西医治疗方案:喂服多西环素+利福平,具体剂量依照牛羊的年龄以及体重、病情而定。(2)中药内服治疗方案:推荐应用身痛逐淤汤加减治疗,药方组成:没药、乳香、黄柏、苍术、地龙、秦艽、红花、桃仁,存在气阴虚者可加鳖甲。依照实际情况为病畜注射兽用黄芪注射液,连续用药半个月能取得满意成效。

6 发病应急处理方案

出现牛羊布鲁氏菌病感染后应第一时间开展应急管理,对病畜进行隔离,做好场地环境消毒工作,积极处理流产牛羊胎儿及胎衣,全面实现病畜早期诊断,开展行之有效的全群检疫,在根本上控制动物传染源。另外,进行科学的消毒管理,积极阻断布病传播路径。依照本病流行趋势,开展接种防疫工作。相关研究表明,羊布鲁氏菌属于兼性细胞内寄生菌种类。由此不难看出,常规应用普通化学制剂的疗效并不好。基于此,倘若确诊了感染案例,大多不予治疗,而是淘汰病羊。

猜你喜欢

病畜布病布鲁氏菌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家畜疾病可用蒸气疗法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反刍家畜瘤胃积食的中兽医诊治临床研究
中蒙医解毒化湿法治疗布鲁氏菌病
蒙药治疗老年性布病81例疗效观察
牛“青草胀”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