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禽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控

2021-03-27刘道春

浙江畜牧兽医 2021年2期
关键词:病禽心包炎种蛋

刘道春

(湖北十堰市新兴家禽养殖公司,湖北 十堰 430051)

随着集约化养禽场的增多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广泛存在于养禽环境中,以致大肠杆菌病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常易成为病毒性疾病和其它细菌性疾病的并发病或继发病,各种应激因素特别是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条件不良均可造成本病发生。

1 家禽饲养的大肠杆菌病原及流行特点

家禽饲养的大肠杆菌是由多种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不同类型禽病的总称。包括大肠杆菌性气囊炎、败血症、脐炎、输卵管炎、腹膜炎及大肠杆菌肉芽肿等。对养禽业危害严重。病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其特征是引起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大肠杆菌性肉芽肿和脐炎等病变。

由于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禽类可经粪便、饲料、饮水、垫草、灰尘、空气、设备、人员、野鸟、野鼠,以及昆虫等随时接触大肠杆菌。如果产蛋鸡受感染,当卵通过输卵管时可受污染;如果卵巢受感染,在排卵时卵黄即可带菌,此外,大肠杆菌可经蛋壳进入胚胎,这些都使雏鸡出壳时就带菌。如果雏鸡在出壳时虽未带菌,而在出壳后经由脐带,也可从呼吸被污染的空气、运输雏鸡的工具和设备上受到感染。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否则,大肠杆菌始终是家禽业的一大危害。

2 家禽大肠杆菌病临床症状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要确诊此病须作细菌分离、致病性试验及血清鉴定。继发性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必须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分离出大肠杆菌。

病禽共同症状特点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羽毛粗乱、消瘦。成年病禽经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呼吸困难、黏膜发绀,消化道感染后出现腹泻、排绿色或黄绿色稀便。成年病禽大肠杆菌性腹膜炎多发生于产蛋高峰期之后,表现为精神沉郁、喜卧、不愿走动,行走时腹部有明显的下垂感。种(蛋)病禽生殖道型大肠杆菌病常表现为产蛋量下降或达不到产蛋高峰,出现软壳蛋、薄壳蛋等畸形蛋。脑炎型大肠杆菌病主要表现为眼肿胀、头颈歪斜、震颤、角弓反张,呈阵发性。病禽感染大肠杆菌后,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不愿行动。

由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有很多种,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可引起不同的症状与病变,本病在临床上有以下几种类型。

2.1急性败血症型 主要发生于雏鸡,产蛋鸡也时有发生,病鸡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4周以上病鸡,病程稍长,常有呼吸道症状,鼻液增多,呼吸时有“咕咕”的声音,张口呼吸结膜发炎,鸡冠暗紫色,精神不振,两翅下垂,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食欲废绝或减少,病变可见纤维性心包炎,肝周炎,肾肿大并有尿酸盐沉积,该型常见。

2.2肠炎型 多发生于各种年龄的鸡,表现羽毛松乱,翅膀下垂,精神萎糜,腹泻,稀粪常糊住肛门,往往误诊为鸡白痢。剖检时可见肠管上1/3-1/2处的黏膜充血增厚,严重者出血,形成出血性肠炎,易与球虫病混淆;脐炎型主要发生于1-3日龄的雏鸡,脐也孔不能正常愈合,由于细菌感染而引起炎症,病雏表现沉郁,软弱无力,体表潮湿,脐部肿胀而发炎,卵黄吸收不良,卵黄呈黄绿色粘稠或干酪样,皮肤青紫色。肝呈土黄色。

2.3其他表现 被大肠杆菌感染的家禽可能经由血液感染内脏器官以及气囊,也可能会引起体内发生局部感染而形成炎症和脓肿或肿块。大肠杆菌还常侵袭受损的关节、滑膜等部位。

3 家禽大肠杆菌病病理变化

一是鸡胚和雏鸡早期死亡病雏除有卵黄囊病变外,多数发生脐炎、心包炎及肠炎;二是大肠杆菌性急性败血症,本病常引起幼雏或成鸡急性死亡。特征性病变是肝脏呈绿色和胸肌充血,肝脏边缘钝圆,外有纤维素性白色包膜,三是气囊病。气囊病主要发生于3~12周龄幼禽,特别3~8周龄肉仔鸡及肉鸭最为多见。气囊病也经常伴有心包炎、肝周炎。偶尔可见败血症、眼球炎和滑膜炎等;四是心包炎,心外膜水肿,心包囊内充满淡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粘连。

4 家禽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大肠杆菌对多种抗菌素、磺胺类和呋喃类药物都敏感,由于大肠杆菌容易对药物产生抗药性,最好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本病常缺乏特征性表现,可以结合剖检病变作出初步判断。应注意与支原体变形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肠链球菌、巴氏杆菌、衣原体、结核分支杆菌等引起的病变进行鉴别,确诊时还需要作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大肠杆菌病的特点就是产生耐药性过快。产生耐药性的根源是大量使用抗生素,预防用、治疗用,使用剂量超标或不足,是造成耐药性的根源。很多商家为了达到效果,添加前沿抗生素,让大肠杆菌病很难控制。

4.1搞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严格控制饲料、饮水的卫生和消毒,做好各种疫病的免疫。

严格控制饲养密度过大,做好舍内通风换气,定期进行带鸡消毒工作。避免种蛋粘染粪便,凡是被粪便污染的种蛋一律不能作种蛋孵化,对种蛋和孵化过程严格消毒。此外,定期对鸡群投喂乳酸菌等生物制剂对预防大肠杆菌有很好作用。用本场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制成油乳剂灭活苗免疫本场鸡群对预防大肠杆菌病有一定作用。需进行2次免疫,第1次为4周龄,第2次为18周龄。也可用于雏鸡的免疫。

4.2科学选用抗生素 因为在发病家禽中所分离出的大肠杆菌,具有各种不同的血清型,对药物的敏感性差别很大,所以在防治本病时,要把所分离出的菌株做抗生素药敏试验,从而选择对病禽最敏感有效的治疗药物,以免因致病的大肠杆菌对所使用的抗生素具有抗药性,而严重影响了防治效果。常用的药物有氯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族药物、痢特灵、磺胺嘧啶,以及新一代氟喹诺酮类化合物奥福欣(4%氧氟沙星溶液)等。

适当添加维生素和微生态制剂,增强机体抵抗力,由于大肠杆菌是一种极易产生抗药性的细菌,因此使用对症性药物时还应交替使用,以提高疗效。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A、E对治疗本病也有一定帮助。选用具有抗菌消炎的中药。因为中草药制剂不易产生耐药性,无副作用,无残留,而且有提高机体抵抗力和产蛋率的效果,加上中草药固有的药理特性,因此加强中草药防治大肠杆菌病方面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4.3净化鸡群 净化种鸡群,及时淘汰阳性病鸡,坚持进行带鸡消毒,保持种鸡群健康。加强种蛋,孵化器,出雏器,出雏室及用具的消毒,保持孵化室及周边环境卫生,对产生在地面上的脏蛋,死胚蛋,死雏要进行严格深埋处理,引进鸡必须从无特定病原的种鸡场进行。

5 结束语

总之,家禽大肠杆菌病在国内大多数养殖场中广泛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很多地方已呈爆发性流行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家禽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和巴氏杆菌病,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造成的损失较大,因此,被认为是危害养鸡业的三大细菌性疾病。本病是由大肠杆菌感染所引起的各种疾病,大肠杆菌通常存在于禽类、动物和人群的肠道内;也能存在于灰尘、水、土壤中,以及畜禽的皮毛和任何受到粪便污染的地方。在做积极的临床药物筛选的同时,选择适宜的生物技术是目前解决耐药性大肠杆菌感染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病禽心包炎种蛋
急性心包炎1例
葡萄球菌病的防控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18F-FDG PET/CT在心包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禽肉的检查方法
心脏磁共振在限制型心肌病与缩窄性心包炎鉴别诊断的价值
种蛋贮存前加热提高种蛋孵化率
种蛋在贮存前加热可以提高孵化率
禽痘的诊断与防治
家禽养殖疾病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