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循环农业促发展,生猪安全有保障
2021-03-27李树琦
李树琦
秦州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自然生态、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发达,是西部地区交通枢纽重要节点城市和陇东南地区人流物流集散地。
近年来,秦州区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形成了“产业兴旺、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环境友好”的生猪生产发展新格局。截至目前,秦州区有2 000头以上中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6个,生猪饲养量达到25.6万头。
种养结合,打造循环经济模式
走进皂郊镇西坡梁的天水林联苹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放眼望去,花开正艳的苹果树遍布广袤的梯田。这里是果园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区,建成标准化苹果种植基地5 000亩和年出栏10 000头的生态育肥猪养殖场,利用猪场产生的粪便及废弃物生产无公害有机肥料,大力推广“果、畜、沼、草”生态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业循环经济之路。
“我们积极探索旱作农业节水技术、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将养殖场粪便生产的沼液与库房屋顶收集的雨水通过管道收集于软体水窖中,变废为宝,实现了‘猪—肥—果’的种养结合农业产业循环模式,为有机苹果的生产提供了优质肥源。”天水林联苹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
建成“猪—肥—果”循环农业产业链条,生产绿色有机产品,对保护秦州区城乡生态环境、推动现代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均具有十分积极的示范作用。
据了解,为促进生猪产业绿色发展,秦州区按照“五化”标准,强化规模养殖场良种、养殖、设施、粪污等处理,大力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推进项目,积极推广“果畜一体”“蔬畜一体”等循环发展模式,创新自我消纳、基地对接、集中收处等粪污利用模式,全区粪污设施配套率达93%以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73.6%。
标准养殖,生产安全商品猪肉
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秦州区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作用,鼓励大型生猪生产企业整合市场资源,延伸生产链条,在增强企业自身内生动力的同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采取寄养、托养、联养等形式,促成唐人神集团在全区推广“3+”模式,将生猪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脱贫有机结合,提高贫困户收入,扩大生猪饲养量,做大做强生猪产业。目前,秦州区引进上市企业唐人神集团3 600头核心原种猪场、5 400头父母代猪繁育场均已建设完成,预计年可提供4万头纯种原种猪、15万头优良商品猪。
生猪养殖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产业,我国几千年来一直在讲“猪粮安天下”,猪肉安全与粮食安全一样,始终是一个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根本问题,发展生猪生产,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稳定物价、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秦州区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坚定不移地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围绕生态循环、良种繁育和全产业链建设,严把“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五化关口,加大养殖环节监管力度,为生猪产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产地检疫证明和免疫耳标的回收率、无害化处理率及上市肉品的持证率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