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安全监督检测探讨
2021-03-27祁永红
祁永红
(河南省夏邑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夏邑 4764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要求越来越高。无公害、绿色安全的畜产品已成为消费者选择食材的主要标准。目前我国养殖业滥用兽药,使畜产品安全存在很大隐患,兽药残留对人体具有慢性的、长期的、累积性的危害,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规范使用兽药行为已经显得尤为紧迫。国家高度重视兽药的用药安全问题,制定了相应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兽药行为,规范监督兽药市场,以此保障畜产品的食用安全。但因兽药涉及的范围广泛,监督管理的难度很大,仍然存在不法商贩销售情况,一些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在明知道违规的情况下烂使用兽药,畜产品的安全问题刻不容缓,因此,需要我们及时的探讨解决兽药监督问题的有效对策。为此需对兽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加强监督管理。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以此为起点,进一步加强兽药监管工作,其中兽药质检工作是质检部门重中之重,农业部在兽药质量监督抽样计划中明确规定了我国兽药质检原则和抽验比例,兽药在控制、预防动物疫病方面降低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所以掌握兽药质量状况,配合兽药分管部门及时査处劣假兽药,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充分发挥出兽药监督的效能,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同时也为人民提供安全健康的卫生食品环境[1]。
1 滥用兽药的危害
正确使用兽药极大程度的降低了畜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降低饲料成本和畜禽发育方面都起到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但是过度泛滥的使用兽药,使动物体内蓄积大量药物残留,通过畜产品转移到消费者的身体中,对人体产生多方面的危害。
第一,人体长期摄入带有药物残留的畜产品,可能对人体产生慢性或蓄积中毒,例如人体对氯霉素非常敏感,摄入量超标会产生严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四环素药物于人体骨骼中的钙相结合,能抑制人体的骨骼和牙齿发育;红霉素药物可导致听力减弱,严重的会使人晕厥,俗称的“瘦肉精”摄取量过多,可引起心血管疾病。
第二,蓄积在动物体内的磺胺二甲嘧啶、氯霉素、孔雀石头绿,通过畜产品转嫁到人体内,当超过一定剂量,会损害人体组织细胞,诱发基因突变,导致人体癌症。
第三,激素类药物,导致人体发育过快,男性变得女性化,女性变得男性化。第四.青霉素、四环素类药物摄入过量能引起皮肤瘙痒和麻疹,严重的导致急性血管水肿,甚至休克危及生命。
2 加强兽药安全检测工作的重要性
兽药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动物疾病的特殊商品,随着养殖业的现代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兽药在生产养殖过程中起到了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促生长和改善产品品质、提高饲料利用率等方面起到明显的作用,是养殖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导致滥用兽药长期食用添加剂,随意使用高效抗生素,超标使用兽药的现象普片存在。导致 药物在体内过量积累、残留。人类健康受到威胁,首先是兽药残留摄入人体后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其次是兽药产品中抗生素、激素与其他合成药物的滥用与残留对人类的危害。例如:癌症、畸形、抗药性、青少年性早熟、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等,以及某些食物中毒等。因此,国家高度重视农药残留超标和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相关食品安全问题。相关部门要严防严管严控视频安全风险,保证吃的安心、放心、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同时国家药监部门要求兽药生产部门,提高兽药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养殖业使用兽药的质量安全,各级兽药监管部门充分认识兽药监管的重要性,在监管工作当中提高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开展工作,严格监督执法,确保人类安全,保障动物的健康成长[2]。
3 兽药安全检测工作面临的问题和相应对策
兽药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投入品,通过以上内容的认识,兽药面临问题和对策应该从源头抓起,对生产严査、严巡,确保质量,严厉打击假冒、违禁、失效过期违法行为。做到进货可查出货可找,生产、经营、使用紧密相扣,确保科学、安全、高效、合理使用,从而预防动物疾病,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减少药物残留,保障人类的健康,这也是畜牧业快速 发展和广大养殖户增加收益起必要问题和对策。
3.1 科学制定和实施相关方案
在养殖的过程中,兽药是养殖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兽药在动物预防、诊断和控制动物疾病降低动物病死率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为养殖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兽药质量监管任重道远,近年来兽药质检工作一直是我国质检部门重中之重,尤其表现在兽药问题频发的养殖环节和流通环节。这就要求兽药质量监管部门做到全方位监督,把控好兽药品种、检验项目,检测时间,检测区域等各检测环节工作,才能发挥兽药在预防,诊断及控制动物病死率方面的作用。但是鉴于人为因素的波动性,有些养殖户没有能力鉴别真假兽药,使用了不合理假劣兽药;还有一些养殖户漠视法律法规,贪图便宜价格选择兽药,给动物使用人用药和假劣兽药,导致动物细菌耐药水平不断升高,严重降低了动物抗感染的能力,过量和滥用兽药产品,不仅导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超标,还降低动物产品品质,严重威胁到人们群众的身体健康。国家高度重视兽药的质检和监管工作,杜绝滥用和使用假冒伪劣兽药产品,保障畜禽产品品质安全,将食品安全风险降至最低[3]。
3.2 提高监督检测人员的业务能力
近年来,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畜禽养殖在不断扩大,但是当前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和基础设施整体处于比较落后状态。基层有一半以上人员文化知识水平不够高缺乏行业知识,平时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少,知识储备明显薄弱,专业技术方面也欠缺,基本上都是年龄偏大依靠长期经验积累,已跟不上畜牧业发展形势的需要,目前兽药产品进货销售混乱,畜牧兽医工作人辨别真 假能力差,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如果不加强重视会对畜牧业发展造成严重制约。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定期对畜牧业工作者开展兽医基本常识以及滥用兽药的危害。
要提高工作业务能力,要充分把握全新的畜牧技术。第一,招聘职业技能相关方面的专家,培养具有高素质、高科技水平工作人员,最大程度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要求兽药监督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意识,加强兽药监督管理思想意识,提高业务素质,熟悉各种法律条款,从而提高执法水平,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三,执法人员要全面掌握鉴别真假兽药的本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能力,保证其能够更好适应工作。同时配备专业检测设备,提高兽药检测能力,保障顺利开展兽药监督工作并提高工作能力。
3.3 避免重复抽检,减少资源浪费
药物抽样检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抽样检验工作务必做到严谨细致,抽样范围和样品数量、抽检频次和品种分布受到各级财政严格限制,同时,各地区各部门分头执法,重复 检验和执法,会导致抽检样品数量少,代表性不强等问题。目前兽药监督抽检部门信息数据汇总平台不完善,导致实际抽检工作中出现反复抽样检验的情况,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数据的一致性也越来越弱,严重影响抽样工作的公平性、准确性[4]。
3.4 提高抽样总体率的代表性
抽样总体率缺乏合理性,抽样程序不完善,不同年份抽检直接对比,影响了抽样产品公正性,为保证抽检的合理性,监督抽检部门逐渐增加抽检量,但是被抽检的产品的品种分布不均匀,代表性不强,在抽样过程中未正确对所抽样本和使用环节情况进行总体分析,样品抽取比对不合理。例如:连续抽取不同年份直接对比,忽视了内容差别,只看重抽检结果、轻过程。抽检 人员往往为完成任务,忽视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纠正,督促整改。
4 结语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兽药监督管理工作逐渐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各部门从生产、抽检、选购、配置、储存与管理等各环节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保障进货渠道,用追索管理体系进行监督,提升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加强兽药管理工作。在国家强有力的监管制度下,滥用兽药现象已明显减少,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逐年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