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胃肠炎中兽医治疗方法
2021-03-27魏亚敏
魏亚敏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符家川畜牧兽医站,甘肃定西 743000)
牛胃肠炎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发性胃肠炎,一类是继发性胃肠炎。病牛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胃肠功能障碍、中毒以及毒血症。牛胃肠炎主要是由于牛胃肠黏膜炎症所引发的,应用中兽医方法治疗,效果颇佳。
1 病因及发病机理
1.1 病因
1.1.1 原发性因素
在饲养管理中,牛误食腐败变质的饲料或者虫蛀饲料。这些饲料中含有大量毒素、霉菌,进食后会给牛肠黏膜造成严重损伤,破坏机能最终导致发病。与此同时,饲养管理不到位,突然更换饲料,过量喂食精饲料,也会严重增加胃肠负担,诱发疾病。如果喂食的饲料中含有泥沙或者其他异物,也会导致发病。此外,饲料营养单一,缺乏矿物质、维生素,无法满足牛生长营养需求,也会增加胃肠炎发病率。
1.1.2 继发性因素
牛在感染肠梗阻、大肠杆菌病、副结核、巴氏杆菌病、焦虫病等疾病情况下,也极易继发感染胃肠炎,影响牛群的健康生长。
1.2 发病机理
由于受到原发性、继发性因素的影响,牛胃肠道出现充血、坏死、溃疡、出血等病变,病变轻重主要由致病刺激物数量、胃肠道黏膜抵抗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出现胃肠道病变的牛,消化功能下降,会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及吸收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出现食物异常分解,排出的粪便伴有恶臭味。急性胃肠炎病牛,肠蠕动明显加快,分泌功能增强,剧烈腹泻导致大量肠液和胰液流失,进而对大肠吸收作用造成影响,发生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黏膜肿胀堵塞胆管,影响胆汁排出,导致细菌快速繁殖并分泌大量毒素,明显加重病牛病情。若毒素透过肠黏膜进入血液,还会引发中毒、抽搐等全身性症状。
2 临床症状
牛患病后,初期会出现食欲下降,但饮水量增加,精神状态不佳,下痢,口腔有恶臭味,粪便呈稀水状,有黏液及血丝,恶臭味熏天。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病牛出现肛门松弛、大便失禁等现象,体温升高至40 ~41℃,长时间腹泻引起严重脱水、中毒、眼球凹陷、脉搏细弱、全身出汗、无法正常站立,肌肉震颤现象,严重的会导致死亡[1]。
3 诊断与鉴别诊断
针对原发性胃肠炎,结合病牛临床发病症状、胃肠炎疾病流行特点等因素,再结合对病牛血液、粪便、尿液的检测即可确诊。针对继发性胃肠炎,应结合原发病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牛胃肠炎会出现高热、下痢、呼吸加快、粪便有恶臭味等症状。急性胃肠炎病牛体温和脉搏基本正常,粪便稀疏,含大量水分,无黏液和血丝。对病死牛尸体进行解剖可以发现肠道内有大量消化不完全的内容物,并发出恶臭味,肠黏膜出现坏死、水肿等现象,并覆盖一层霜状物,甚至可见肠道溃烂,坏死组织脱落后形成溃疡面。需要注意的是,在牛胃肠炎临床诊断中要做好与卡他性胃肠炎、中毒性胃肠炎、霉菌性胃肠炎的鉴别诊断工作,避免出现误诊等现象。
3.1 与卡他性胃肠炎的鉴别诊断
卡他性胃肠炎病牛,体温变化不大,腹痛不明显,全身症状较轻,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有异嗜(舔墙壁、啃泥土),日渐消瘦,易出汗,排粪球,粪球表面有黏液,时而便秘时而腹泻,腹泻时粪便呈粥样。
3.2 与中毒性胃肠炎的鉴别诊断
中毒性胃肠炎大多发病急且重,病牛食欲废绝,腹痛明显,粪便带血,呼吸困难,同时出现肌肉颤动、运动失调、全身痉挛等神经性症状,严重的会陷入昏迷或致死。
3.3 与霉菌性胃肠炎的鉴别诊断
霉菌性胃肠炎主要是由于牛群进食大量发霉变质饲料所导致,牛吸收大量毒素后损伤胃肠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病牛四肢、舌、膀胱等多个部位出现麻痹、痉挛等现象,严重的陷入昏迷状态。
4 中兽医治疗方法
中兽医治疗性牛胃肠炎,基本无任何毒副作用,并且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在实践治疗中,应遵循清热解毒、健脾燥湿、凉血止痢、止血的原则。具体治疗药方如下。
(1)三黄加白散:取猪苓30 g、枳壳30 g、砂仁30 g、泽泻35 g、黄连45 g、白头翁45 g、黄柏50 g、黄芩50 g,将上述药物加入适量水浸泡2 h,然后煎熬去渣温服,每天1次,连续服用3~5 d。
(2)加减郁金散:取黄连25 g、栀子30 g、大黄30 g、黄柏30 g、黄芩30 g、炙诃子35 g、郁金50 g、白芍50 g。此方为基础方,针对急性病例,可将白芍、炙诃子去掉,加入连翘、乳香、没药各30 g;针对慢性病例,在基础方中加入陈皮、青皮各25 g,连翘、甘草、乳香各30 g,焦三仙40 g。将上述药物加水浸泡2 h,然后煎熬去渣温服,每天1 次,连服3 ~5 d。
(3)地榆槐花汤:取甘草30 g、地榆50 g、诃子75 g、猪苓75 g、槐花100 g、乌梅100 g、泽泻100 g、苍术100 g、连翘100 g、银花100 g。针对出现严重腹泻的牛,可在上方中加入茯苓、车前子各50 g;针对粪便中有血丝的牛,将上方中泽泻、猪苓去掉,加入枳壳、厚朴、麻仁各50 g;针对拉血水的病牛,加入侧柏叶、棕榈叶、蒲黄各50 g。上述药物加水煎熬温服,每天1 次,连续服用3 ~5 d 即可。
(4)三黄白鱼汤:取陈皮30 g、川连40 g、木香40 g、连翘50 g、金银花50 g、白头翁50 g、黄柏50 g、黄芩50 g、干鱼腥草100 g。针对粪便中带血的牛,可在方中加仙鹤草30 g、炒地榆30 g;久泻不止的牛可加乌梅25 g、诃子25 g、石榴皮30 g。将上述药物加入适量水煎熬成药液去渣温服,每天1次,连服5 d。
5 病例介绍
2020年11月份,某镇张某家饲养的1 头4 岁龄奶牛就诊。养殖户诉:病牛前几日脱缰进食大量的精饲料,次日出现腹泻症状,粪便有血丝并有腥臭味,食欲明显下降。养殖户随即前来求诊。对病牛进行实际检查,发现精神状态不佳,鼻镜干燥,反刍逐渐停止,测量体温41℃,脉搏每分钟89 次,舌苔发黄、发厚,腹泻呈水样状,有血丝。结合病牛临床症状表现及牛偷食大量精饲料的情况,诊断为胃肠炎,随即采用中兽医方法治疗。取甘草30 g、地榆50 g、枳壳50 g、厚朴50 g、麻仁50 g、诃子75 g、槐花100 g、乌梅100 g、苍术100 g、连翘100 g、银花100 g,将上述药物加入适量水充分浸泡2 h,文火煎熬成药液去渣温后灌服给病牛,每天服用1 次,连续服用3 d,病牛腹泻症状改善,精神状态一般,继续治疗2 d,病牛完全康复,1 周后复诊,病牛无复发迹象。
杨某家饲养的一头150 kg 小公牛,2021年3月份进食草料后出现异常,随即前来求诊。对病牛进行实际检查发现其无精打采,饮欲食欲下降,眼结膜发黄,大便溏稀,粪便中带血并发出腥臭味。病牛四肢出现轻微的麻痹颤抖现象。检查喂食的草料,发现有霉变现象,触摸病牛皮肤发觉弹性不佳,听诊发觉肠鸣音增强。结合病牛临床症状表现及喂食状况,诊断为急性胃肠炎,随即停喂霉变饲料,并喂食病牛易于消化的流质食物,同时采用上述中草药方“三黄白鱼汤”治疗,取乌梅25 g、诃子25 g、石榴皮30 g、陈皮30 g、仙鹤草30 g、炒地榆30 g、川连40 g、木香40 g、连翘50 g、金银花50 g、白头翁50 g、黄柏50 g、黄芩50 g、干鱼腥草100 g,将上述药物加入适量水煎熬成药液去渣温服,每天1 次,连服2 d,病牛腹泻缓解,食欲尚可,连续治疗4 d,病牛完全恢复健康状态、
6 预防
为降低牛胃肠炎发病率,养殖人员要重视饲养管理工作,尤其要保证饲料营养均衡,禁止喂食过量精饲料,应均匀搭配精、粗饲料。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及中草药,不仅能够满足牛群生长对多种营养物质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提高抵抗力,降低发病率。与此同时,所喂食的饲料要保证健康卫生,如发现存在发霉现象禁止继续投喂,饮用水要保证无污染。冬季喂食的饲料及水,要对其进行加温处理后再投喂,避免应激诱导发病。禁止突然更换饲料。在冬季要及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夏季及时进行通风降温,营造舒适的圈舍环境,确保牛群健康生长。此外,要保证牛群每天有适量运动,提高抵抗力,定期对圈舍及周边环境消毒,及时清理粪污,保证圈舍卫生,降低发病率。最后,要密切留意牛群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隔离诊断治疗,科学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剂量足、疗程足,帮助病牛更快恢复健康,减少损失[2]。
7 结语
胃肠炎是牛养殖常见病,严重影响牛的生长发育。单纯应用西药治疗,虽见效快,但易于复发。应用中兽医治疗牛胃肠炎,毒副作用低,且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