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鸡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及防治
2021-03-27张伟
张 伟
(甘肃省民勤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甘肃 民勤 733399)
寄生虫病是散养鸡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其特点是种类较多、症状复杂、很多寄生虫病的临床表现较相似,养殖过程中要及时对患病鸡进行诊断、治疗,避免寄生虫病在散养鸡群中扩散。
1 蛔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1.1 诊断
蛔虫病是散养鸡较为常发的寄生虫病之一,不具备特异性病症。患有蛔虫病的散养鸡会出现行动迟缓、鸡冠苍白、精神萎靡、黏膜贫血、翅膀下垂、发育不良、消化不良、下痢和便秘等症状,有时患病鸡会排出带血的粪便。通过检查其排出的粪便或解剖病死散养鸡进行确诊。解剖过程中若是发现病死散养鸡肠黏膜处存在出血或充血现象,且肠管发生扩张,内部存在黄色的血性黏液,则说明患有鸡蛔虫病。同时,患病鸡的小肠内部有大小不一、粗细不同的蛔虫,患病严重的鸡小肠内存在蛔虫抱团缠绕、堵塞肠管的现象。检查散养鸡的粪便时可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检测法,通过蛔虫虫卵进行诊断[1]。
1.2 防治
预防:将成年鸡与雏鸡分开饲养,降低蛔虫病的感染率;定期处理散养鸡活动场所的粪便,对鸡舍定期进行消毒;加强散养鸡饲养管理,确保饲料中含有充足的动物性蛋白成分、维生素A及维生素B,提高散养鸡自身机能,降低感染概率;对散养鸡定期进行驱虫,在开产前期和60日龄分别进行驱虫。治疗:结合患病鸡的具体情况,饲喂盐酸左旋咪挫,剂量为10~20 mg/kg体重;或饲喂丙硫苯咪唑,剂量为5~15 mg/kg体重。
2 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2.1 诊断
结合散养鸡绦虫病的临床表现,解剖疑似病死鸡,若发现其体内出现大量绦虫虫体,则可确诊为绦虫病。此外,可用水洗沉淀法对疑似患有绦虫病的散养鸡进行粪便检查,若发现粪便中出现节片,则需将其过滤后进行涂片检查,发现虫卵时可确诊。
2.2 防治
预防:定期对鸡舍进行全面清理,确保鸡舍内部环境干净整洁;每天对散养鸡的粪便进行集中发酵处理,杀死粪便中存活的虫卵,防止出现二次感染;定期对散养鸡的活动场所进行灭蝇灭虫处理,重点消灭鸡舍中出现的蚂蚁、蛞蝓及甲虫等易携带病菌的昆虫;对于新进入养鸡场的散养鸡,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饲养,确认健康并进行预防性驱虫后才能将其与原有散养鸡混合饲养。治疗:将硫双二氯酚按150~200 mg/kg体重的剂量拌入饲料中让患病鸡采食,4 d后按同样的剂量再次饲喂;或按50~60 mg/kg体重的剂量将氯硝柳胺拌入饲料中让患病鸡采食1次,便可起到驱除绦虫的作用[2]。
3 羽虱病的诊断与防治
3.1 诊断
羽虱病主要是寄生在散养鸡体表的鸡虱,啃食散养鸡的皮屑和羽毛,甚至吸食散养鸡的血液,进而破坏散养鸡的毛囊。由于羽虱病会让散养鸡感到瘙痒,因此患病鸡时常会自啄,进而伤及自身皮肤,导致羽毛大量脱落。羽虱病通常会对幼鸡造成严重危害,导致幼鸡体质变弱、发育迟缓,严重时直接死亡。散养鸡出现精神不安、消瘦、发育迟缓、饮食量下降、产蛋率下降等症状时,极有可能患羽虱病,需查看疑似患病鸡的羽毛基部和皮肤,若有会移动的淡黄色或白色小虫体,则确诊为羽虱病。
3.2 防治
预防:对鸡舍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确保通风良好、干净整洁;发现疑似患病的散养鸡,要及时隔离。治疗:药浴灭虱法。在中午高温时段,用温水稀释制备0.2%溴氰菊酯溶液,装于水缸中,先将散养鸡的躯体浸入其中,再捏住嘴浸入鸡头,最后处理干净散养鸡身上的药剂后,将其放置在太阳下迅速晒干羽毛。同时,将同样配比的药剂喷洒于鸡舍周围,间隔5~7 d后再重复喷洒1次[3]。
4 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4.1 诊断
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是原虫寄生于散养鸡的红细胞与白细胞内,导致鸡出现鸡冠苍白、腹泻及咳血症状的寄生虫病,患病鸡或带虫鸡为其传染源,通过蚊子、库蠓等吸血类昆虫叮咬传播。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的病死率达4%,可使产蛋率下降20%左右,同时会使次品蛋大幅增加。患病鸡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肉髯苍白、体温升高、精神沉郁、拉绿色稀便、流涎、食欲不振,严重时呼吸困难、咳血,最终口流鲜血而死。对病死鸡进行解剖,存在全身皮下出血现象,尤其是心肌、腿肌及胸肌部位有明显的出血点,肺脏和肾脏严重出血,肝脏、脾脏处有粟粒或针尖大小的白色结节[3]。
4.2 防治
预防:定期进行灭虫杀蚊,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发现患病鸡后及时进行药物防治,对患病鸡的排泄物、病死鸡尸体及相关污染物依照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处理。治疗:在散养鸡的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K3及肠炎灵散,同时让患病鸡连续5 d饮用适量的磺胺二甲氧嘧啶水溶液。
5 结束语
寄生虫病会影响散养鸡的健康及生长,患病鸡会逐渐出现相应的病症,生长状态不良甚至死亡。散养鸡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要结合实际情况及季节变化采取针对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