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图书回顾与反思

2021-03-27张莉娜廖辰刚

中文信息 2021年6期
关键词:数字图书电子图书畅销书

张莉娜 廖辰刚

(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四川 成都 610068)

引言

随着现代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数字图书应运而生。用户阅读行为习惯的改变,要求图书馆提供的阅读服务必须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借助开放的网络环境,更趋个性化、便捷化。在此背景下,电子书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字信息资源,其形成、发展、利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8],它是人类书籍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数字图书在给人们阅读和使用带来了极大方便的同时,也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此,我们准备在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回顾数字图书电子化的历史发展进程,把握其主要类型和突出的优势特征,并反思其在接受与消费中普遍存在的局限,提出一些具有现实针对性的合理建议。

一、数字图书基本情况回顾

关注电子化的数字图书,我们不能不回顾并追问这样一些基本问题:什么是数字图书电子化?它究竟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它可以分为哪些主要类型?与传统图书相比,它具有哪些明显的优势特征?

1.何谓数字图书及发展

数字图书也称为电子图书,俗称e-book,简称电子书或电纸书,“是指以数字数据的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放在光磁等非纸介质中,并通过网络与计算机方式传播表现出来的各种图文信息[1]。”换言之,它是“以数字形式在互联网上出版、发行,读者通过阅读终端进行下载的数字化书籍。图书购买下载后,可以在PC机和移动设备数字书阅览器上阅读[2]”。可见,现代意义上的数字图书区别于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出版物,主要由数字文本和数字阅读媒介两部分构成,包括供人们阅读的所有数字化出版物。其服务机构主要有网络出版、网上书店和网络图书馆等,而其阅读载体则主要包括电脑、手机、MP4、MP5、专业的阅读器以及平板电脑等。

2.数字图书的发展历程

在国外,数字图书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40年的一部科幻小说中,它提到了在某种设备上阅读图书的构想。而到了1971年 ,MichaeI Hart先生提出古腾堡计划,专门收录没有版权的经典文学作品,将其输入电脑供人们网上阅读和下载,因而第一次使纸质图书规模化地转化为数字图书[3]。随后,许多信息产业部门着力开发数字图书产品,1995年美国发明了一种可以阅读、存储文本的袖珍装置——软书(softbook),这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图书的诞生[9]。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始,就有了数字图书的概念。但是,直到2001年,命名为新华e-book 的第一部中文数字图书才在海峡两岸同时上市,这才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数字图书的新纪元。此后,国内陆续出现了各种网络出版、网上书店和网络图书馆等中文数字图书服务机构。2008年以来,国内的数字出版业迅猛发展,数字图书随之得到普遍推广,因而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认识、了解和接受。

3.数字图书的主要类型

数字图书的主要分类是多种多样的。从阅读方式来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供在线阅读或下载阅读的电子图书,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在线阅读,也可以将其从互联网上下载到自己的电脑或其他终端上阅读;二是专门供手持阅读器阅读的电子图书,读者只能在一种专用的阅读器设备上进行阅读。从出版方式来看,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没有印刷形式的纯电子图书,二是与印刷型图书配套发行的电子图书。从存贮介质来看,则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储存在磁盘的磁盘型电子图书,二是储存在光盘的光盘型电子图书,三是储存在网络服务器上的网络型电子图书。而从组织形式看,则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数字图书馆的电子图书,二是网络收费阅读的电子图书,三是手机用户阅读的电子图书,四是电子阅读器销售的电子图书等。当然,除此之外,数字图书还存在其他一些分类方式。

4.数字图书的优势状况

与传统的纸质书相比,数字图书具有诸多明显的优势,传统实体图书,承载信息量非常有限,不能形成交互式的批阅,错误的知识、内容、信息不能及时批改,电子图书就轻而易举地让这类问迎刃而解。那么,与纸质图书相比,数字书的优势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传播范围广、便于资源共享。数字图书利用网络,传递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二,便于快捷的检索,迅速查找识别相关内容,检索效率大大提高。其三,功能优势。其体积小,便于携带和保存,可灵活地变换字体、字号等,更方便阅读,甚至可以听读;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可随时随地阅读、下载,“真正实现了24小时不打烊的承诺”[4]。其四,无污染等环保优势。一个容量为4G的电子阅读器能容下3000本电子图书,而3000本同样版本的纸质书,则需消耗1.5吨纸张,要砍伐30多棵20至40年树龄的树木,还要耗费150吨水、900度电、1.8吨煤和450公斤化工原料。其五,价格优势。据调查显示,对于愿意付费阅读的读者而言,花购买1本纸质书的钱,就可以读到3.9本的数字图书。可见,数字图书的价格通常比纸质书低,几元钱往往就能买一本。当然,数字图书还具有其他方面的明显优势,比如信息容量大,一般阅读器都可以容纳几千本,保存周期长,不像纸质文献会霉变、腐烂,设计精美,图、文、声、像并茂,易于更新、纠错、增加信息等。这诸多明显的优势特征,正是数字图书受到越来越多人青睐的重要原因。可见,电子图书更为低碳、环保。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的大量应用,导致了数字图书业的迅猛发展。数字图书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用户的喜爱,并以快速的发展势头融入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仅就我国而言,目前,京东商城、当当网、汉王书城和云中书城等多家大型书城,都已争相进入电子书市场,并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运营模式,甚至出现了占市场份额较大的三大电子图书馆:超星、书生之家和方正Apabi。

二、数字图书消费局限与反思

数字图书的发展情况并非完美。实事上,仅数字图书的接受与消费情况而言,就一直存在诸多明显不足,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良的地方,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认真反思的。那么,数字图书的接受与消费,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局限呢?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

1.数字图书内容局限

主要偏重于畅销书,导致内容单一化,迎合并强化了读者浅层次、碎片化阅读的不良倾向,其有效深度利用率极低。2011年12月,当当网酝酿已久的数字图书平台与广大读者见面,仍以文学、青春、经管、励志和历史等畅销书为主,占据60%以上,而且,《男人帮》《于丹趣品人生》和《金陵十三钗》等纸质畅销书,均在其首发之列。据国内数字图书京东数字书2012年TOP20的销售榜单上,排名靠前的是畅销书,其中,文学类畅销书占了9本,经管、励志类畅销书上榜7本;据北京书生公司统计,2007年9月,国内电子图书领先企业北京书生公司旗下的读吧首次推出38元“小书柜读书卡”和68元“大书房读书卡”两个“电子书房”产品,其收录的数字图书,绝大多数都是文学、青春、励志、经管、历史等方面的畅销书,其位列销售榜首前两名的《曾国藩全书(共5本)》和《小妮子青春文学系列》,也都是畅销书,而且还都曾创造出纸书市场的销售亮点。由此可见,当前数字图书的接受与消费,往往偏重于畅销书、热门书,因而内容单一化,基本停留在浅层次、碎片化的通俗文化读物上,甚至还出现不健康的低级趣味作品,满足于一般性的娱乐消遣阅读。因此,目前的数字图书在内容上更适合浅层次的阅读浏览,很难令人有更深入的体验、回味、反思和深度参与,因而其在深层阅读方面,显然还不具备传统纸质图书那样的强大优势。这导致绝对多数数字图书在内容上缺乏经典性、精品性和权威性,因而极大地影响了数字图书的收藏价值和利用价值。所以,数字图书目前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利用率极低,远远不及纸质图书。

2.数字图书价格局限

偏重于低价促销,导致价格不合理,迎合并强化了读者不愿付费阅读数字图书的不良倾向,损害了商家与作者的利益。虽然经过多年的培育,读者大众对数字图书付费阅读的接受度已经有所提高,但目前数字图书的价格仍然普遍偏低。以2012年京东数字图书TOP20榜单图书为例,其上榜数字图书的平均价格是8元,如果去除套装书的价格影响,其单本的平均售价仅仅6.6元,比如,其数字图书销售冠军《我是个算命先生》,其纸质图书定价为20.5元,而其数字图书定价则只有7.5元,只是其纸质图书价格的1/3。同样在京东商城,《金陵十三钗》的纸质图书售价为29.8元,而其数字图书价格则仅为4元。可见,目前的数字图书肯定比纸质图书便宜,走的主要是低价促销路线,特别是以电信运营商为代表的手机阅读,除了单本的数字图书定价极低之外,通常还会推出3元、5元、10元等的廉价包月阅读活动。这使数字图书的价格极不合理,不但损害了商家和作者的利益,而且还没能有效地体现数字图书的内容价值。根据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目前国内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的比例,只有41.8%,比2010年的53.8%有明显下降,而即便在表示能够接受数字图书付费方式的人群中,一本数字图书其能够接受的平均价格也只有3.45元[5]。这表明:国内数字图书的付费阅读范围正在进一步缩小,而受不良免费数字图书阅读的影响正进一步扩大。因此,目前国内数字图书的消费环境正在进一步恶化,免费阅读体验感变差,大家对数字图书的消费心理和态度发生变化让很多人更愿意去读一些免费的、低质量的甚至是盗版的数字图书。

3.数字图书阅读体验局限

数字阅读体验总体质量不高,丧失了传统阅读的实体感,也就是传统读书体现在手中的摩擦感,能够真实地让读者感受到重量,甚至是知识的力量。相反,数字阅读消减了读者对数字图书的喜爱,从而强化了读者对传统纸质图书的依赖习惯[7]。相对于纸质图书,数字图书阅读体验的舒适度总体偏低。主要归咎于各大阅读平台各自为政,系统不稳定,不方便,阅读设备间的兼容性较差,格式各不相同,因此,体验感不佳,阅读体验总体质量不高,必然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读者对数字图书的喜爱,从而强化了读者对传统纸质图书的偏好与依赖。因此,在阅读纸质图书方面,多数读者依然保持着很深的感情和非常稳定的习惯,以至于“2012年上海市民阅读情况调查报告”显示,61.2%的受访者认为数字化阅读效果不如纸质阅读。而第八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也显示,目前我国18至70周岁的网民中有63.8%的人更倾向于纸质书阅读。即便在欧洲和日韩地区,不少人在休闲时,也依旧习惯于翻阅纸质书。所以,有学者明确指出: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目前还是习惯于纸质图书的,因而对数字图书的偏好程度是比较低的,大大小于纸质图书[6]。正是这诸多消费局限的普遍存在,极大地影响数字图书的消费,并严重制约了数字图书的进一步普及与发展。因此,其诸多明显的优势特征,都尚未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发挥。

结语

可见,数字图书的普及与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克服诸多局限。当务之急,是针对以上主要局限,努力打造好三个方面。其一,针对当前数字图书内容单一化,仅注重满足浅层次、碎片化的阅读,应该树立精品意识、经典意识,有效地提升数字图书的品质和内容,增强其精品性、经典性和权威性,从而提高其收藏价值和利用价值,以满足读者大众多方面的阅读需求[9]。其二,针对当前数字图书的低价促销方式,应该树立起版权意识,强化数字图书合理的价格,以兼顾读者、作者和商家之间的利益。其三,针对当前数字图书总体阅读体验不高,应该强化系统的统一性、稳定性、兼容性,优化阅读体验的意识,从而更有效吸引读者,适应和培养数字阅读习惯。总之,在将来,数字图书产业会渐趋完善,对传统图书行业既是威胁也是机遇。数字阅读需求会日益增长,最终必定会形成一个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图书市场,融入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

猜你喜欢

数字图书电子图书畅销书
区块链在数字图书侵权中的司法救济作用分析
24小时完成的畅销书
出版社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出版的价值链比较
数字图书营销方法探究
畅销书架
畅销书架
畅销书为何畅销
电子书是否会取代传统图书?
北大方正提供373种电子图书信息
北大方正提供344种电子图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