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推进我国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的现实意义及其策略
2021-03-27陈立
陈 立
(武汉市行政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2)
社会管理被社会治理所替代,成了社会变革的重点,与之相对应的政府管理“精细化”被政府治理“精细化”所替代。虽然“精细化管理”在政府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社会利益主体多样化使得社会矛盾更加复杂,社会问题日益凸显,且社会大众参与意识不断强化,政府社会治理理念必须积极变革。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城市治理现代化是重点,社区是关键。因此,城市社区采取企业、社会与民众共同治理的精细化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激活社区活力,创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一、推进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的现实意义
1.社区精细化治理是加快社会治理进程的根本基础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关键和基石。在社会—社区—居民三者关系体系中,社区在其中扮演着社会与居民之间纽带、桥梁的角色。一方面,社区横向与纵向均存在与多个上级部门的关联,这些部门主要职能的实现都必须在社区中落地生根;另一方面,社区直接承担着有关居民的医疗服务、社保保障、治安管理、环境整治、文化生活、贫困帮扶等多重职能,这都关乎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因此,提高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有利于早日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确保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2.社区精细化治理是推进和谐宜居城市建设的必要前提
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和谐性与宜居性是和谐宜居城市的建设的重点。在和谐宜居城市建设中,“以人为本”是重要理念,建设宜居环境是重要内容,而宜居的环境主要是指便捷的交通、整洁干净的公共环境、安全的居住环境、和谐的邻里关系、相互帮助的社会氛围等。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主要载体,宜居环境构建的主客体均要落脚在此。所以,开展社区精细化治理不只是社区自身发展的关键,更是和谐城市构建的重点[1]。
3.社区精细化治理是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增强居民获得感的重要途径
社区精细化治理是社会治理的最新进展,是社会发展中的新事物,必然对传统的社区治理理念、治理模式及方法做出相应的改变。一方面,社区精细化治理要求划分治理区域,将社区细化为各个网格,安排网络管理员,开展网格化管理;另一方面,社区精细化治理需要政府力量的支持,社会力量的支撑,社区居民自身的参与,积极创新治理模式与手段。推进社区精细化治理,不仅可强化社区自身治理能力,而且还可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力,从而使社区居民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二、推进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的若干策略
1.建网格强管理,密布红色细胞
基于城市社区具体情况,对组织网、城管网、综治网进行积极整合,形成多网合一的模式。社区可分为大网格,小区分为小网格,楼栋分为微网格,构建三级网格体系。基于相对集中、便于管理的理念,社区两委任大网格长,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在职党员为小网格长,楼栋中热心公益的党员为楼栋长,为广大群众提供面对面、点对点的服务,马上办、立即办发现的问题,群众的诉求,对于难以解决的,应迅速上报,逐级化解与落实,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构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网格划分、责任到人网格精细化治理体系。
2.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社会治理改革
首先,政府转变职能,社区赋权增能。政府与社区(居委会)之间是一种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建立健全政府履职与社区自治有效互动的制度,需对政府、社区的职权予以理清,制定社区职权清单,对政府要求居委会办理的行政性事务进行有效规范,避免居委会出现行政化过度化问题,完善居民自治制度,强化居民自我治理水平。其次,深化政社互动,坚持依法治理。对于政府法定职责,不得将其指派给基层群众性组织,也不得把基层群众性组织列为行政执法、城市管理、环境政治、招商引资等重大失误的责任主体。依法要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参与协商的事务,应具备一定的工作条件及经费。第三,推进三社联动,创设良好社区精神。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工作者为支撑,积极迎合群众的需求。同时,引入社区组织以服务换空间,如构建壹乐园儿童服务站。开展四点半课堂,为社区儿童提供家门口的服务。另外,社区工作人员凭借自身专业知识与方法,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并指引社区志愿者积极投身于社区救助、文化体育、环境卫生等服务项目中,创设优质的社区精神[2]。
3.办好民生实事,做精做细基层治理
巧妙地借助社区人力、物力和社会关系等有限的资源,广泛进行项目化微治理,立足于社区居民需求,以民生实事为切入点,明确项目目标、主体及评价等内容,积极组织社区微治理实践活动与公益性活动。其一,以问题为切入点,尽力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强化社区精细的功效,借助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进一步优化社区居民需求反馈机制,归纳整理居民所提出的事项,科学设定为项目,立项与执行项目时应对目标群体具体需求及受益程度进行考察,并重点分析项目实施主体、对象、目标与过程,分析财力、物力、人力的承受度。其二,坚持协同治理,鼓励居民参与。基于项目相关利益情况,对项目推广范围进行重点把握,关乎社区居民利益的项目应通过党群议事会进行重点讨论,如社区养老项目这种影响范围较小的项目,可由邻里理事会主持;对于小区停车问题,项目立项与实施时应注意多元主体的参与,鼓励广大居民参与其中。其三,坚持资源整合,引入专业服务。有的项目社区自身便可完成,有的项目需要政府支持与企业的扶持,有的项目需要社区组织提供技术指导。例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建立,不仅需要政府拨付一定的资金,也需要社会组织及专业医务人员提供家政劳务、生活护理、医疗诊断和心理慰藉的服务。
4.突出社区的基础作用,强化社区组织的应急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区级、街道、社区三级应急管理体系,在这三级应急体系中,要突出社区在应急体系建设中基础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强化社区组织应急体系的建设[3]。在制度方面,要健全应急管理的行政规章,为社区提供必要应急物质储备保障、培训演练职责要点、应急预案的指导模式和应急操作的基本程序等。在机制方面,要按照权责匹配、分级分类规范社区应急管理原则,完善社区协调程序启动、应急时限、应急预案、措施保障等有效机制,增强社区同跨部门协同治理。同时,要重点加强社区常规体系和应急体系的统筹机制有建立,确保常规时期,配齐配足物资储备和服务资源,应急时期高效精准利用这些物质储备和服务资源。在社区组织内部应急体系建设方面,要成立专门的责任分工明确到人的社区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有针对性的应急工作预案、应急培训和演练的方案、应急管理宣传计划、每天通报信息制度等。切实加强每周对社区内单位和居民楼进行危险隐患的检查,并做好做实检查情况登记,如果发现安全隐患的单位与小区及时进行整改,彻底消除社区内可能发生的任何安全事故隐患。
5.建设智慧社区,打造网络治理平台
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完善社区信息互动交流制度,实行线上下线融合发展的治理模式,构建智慧小区。一是借助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建立人、地、事、物、情、组织相关的网络系统,将社区治理同网格化服务管理相结合,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精准服务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做好信息反馈、加强考核等,提高社区治理精准度,进而为社区居民提供针对性所需服务;二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社区信息互动交流机制,借助手机APP、微信、微博等方式,及时发布社区信息,广泛收集居民的意见与建议,创设更多的交流途径,建立社区论坛、网上课堂,鼓励广大居民积极投身于社区治理中,迫使居委会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自身治理能力;三是采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方式,促使更多的居民亲身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中,在面对面沟通中发挥自己的才智,在网络平台上积极出谋划策,在党群议事会上献计献策,为和谐社区、幸福家园的构建贡献自己的力量[4]。
总之,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是将来现代化城市治理的必经之路,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提高的关键点。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我们应积极创新,以社会公众为切入点,以满足社会大众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只是政府独自承担起城市网格的治理,应积极引导社会组织、企业与公众参与其中,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有力地提高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