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步发展的广西蚕桑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2021-03-27林强

蚕学通讯 2021年1期
关键词:蚕农蚕茧蚕桑

2020年是全国决胜脱贫攻坚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蚕桑产业造成了较大冲击和挑战。为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蚕桑产业发展,及时应对疫情影响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蚕桑生产的扶持力度,帮助蚕桑企业渡过难关,保证蚕茧收购有序进行,千方百计保障蚕桑产业稳定发展从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1 2020年广西的蚕桑生产基本情况

受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茧丝绸外贸出口受阻,产品积压,价格低迷,导致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不高,蚕茧产量和售茧收益均不可避免地出现下滑,总体呈现出生产规模基本稳定,但产品价格和效益下降的态势。据农业部门统计,2020年全区桑园面积19.88万hm2,同比增加0.96%;发种量917.55万张,蚕茧产量37.65万t,蚕茧价格34.09元/kg,产值128.35亿元,同比分别减少0.38%、0.57%、22.10%和22.54%。

2 蚕桑产业的扶贫成效

广西54个贫困县中有44个县发展种桑养蚕,其中有17个县把蚕桑产业作为“5+2”的主要产业来抓。2020年44个贫困县有桑园面积11.48万hm2,生产蚕茧16.95万t,贫困县蚕农养蚕售茧收入57.75亿元,贫困户户均养蚕收入约1.60万元,蚕桑产业扶贫成效显著,是贫困地区广大农户脱贫增收的重要产业。

3 主要工作措施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西的蚕桑产业受到了较大冲击,但在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全区蚕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以及提高产业奖补标准,实施生丝质押贷款、拓宽融资渠道和加大贷款贴息力度等政策措施,持续推进蚕桑产业发展,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因而未出现大规模毁桑、弃桑和蚕茧滞销、打白条等情况,蚕桑生产的基本面保持稳定。

(1)出台政策措施,加大蚕桑产业扶持力度。广西相关厅属部门出台《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等三部门关于推进蚕桑产业稳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通知》(桂农厅发〔2020〕89号)和《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等4部门关于印发广西生丝质押担保贷款财政补贴工作方案的通知》(桂工信规范〔2020〕15号)等扶持政策,将蚕桑列为中央脱贫攻坚综合财力补助资金的正面清单,支持各县安排资金扶持蚕桑产业发展。

(2)加强技术指导服务,推进蚕桑产业提质增效。根据蚕桑生产进度和各时期特殊情况,及时印发《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蚕桑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雨季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和《抗旱减灾技术指导意见》等文件,指导各地推进蚕桑复工复产和科学应对各种不良影响。同时,加大蚕桑生产技术培训,全年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 555期,培训蚕农8.67万人次,发放资料12.71万份;邀请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等专家到我区,深入隆林、宜州、东兰等地实地调研指导生产。

(3)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多渠道多途径助力产业发展。一是认真落实产业奖补政策,推进贫困地区蚕桑产业扶贫深入发展;二是加大茧丝加工企业纾困帮扶力度,推动复工复产;三是积极争取商务部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资金支持,实施“规模化集约化桑蚕基地建设项目”。

猜你喜欢

蚕农蚕茧蚕桑
咬破死亡的蚕茧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躲雨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