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家禽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21-03-27刘亮甄丽卿皮永华管业坤夏宗群龙云
刘亮,甄丽卿,皮永华,管业坤,夏宗群,龙云
(1.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江西南昌 330046;2.江西省政府办公厅;3.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家禽具有繁殖力强、生长迅速、饲料转化率高、适应密集饲养等特点,能在较短的生产周期内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营养丰富的蛋、肉产品[1]。我国家禽养殖已有5000多年历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快速发展,正在向标准化、现代化生产迈进。一是饲养规模大幅提升。我国家禽饲养量、禽蛋产量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禽肉产量位居世界第二[2]。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末全国家禽存笼67.8亿只,比上年末增加2.6亿只增长4.0%;2020年全国家禽出笼155.7亿只,禽肉产量2361万t,禽蛋产量3468万t。禽肉、禽蛋是我国城乡居民蛋白质消费的主要来源。二是禽肉占比显著提高。由于禽肉价格相对较低,并能被不同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人所接受,目前禽肉已取代牛肉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消费肉类[3]。我国肉类结构所占比重由高到低分别为猪肉、禽肉、牛肉、羊肉,其中禽肉占比从2015年的21%上升到2020年的29%,是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对猪肉的替代效应显著。三是规模化养殖成为主流。我国家禽养殖经历了从传统散养到适度规模、商品化饲养过渡再到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历程,2019年全国蛋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78.1%、肉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82.5%,在主要畜种中规模化程度最高。四是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家禽业相对进入门槛低、投入少、周期短,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已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最高的行业之一。特别是很多山区、贫困地区,将家禽养殖作为产业扶贫、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为促进农民增收、打赢脱贫攻坚、发展县域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推进全省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江西省政府办公厅、省农业农村厅于2021年3月赴南昌县、丰城市、宁都县、崇仁县开展了家禽产业发展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 江西家禽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江西是家禽养殖大省,饲养量居全国第12位。2020年末,全省家禽存笼2.45亿羽,比2015年增长23%,其中:鸡存笼1.65万羽、鸭存笼7284万羽、鹅存笼798万羽;全年家禽出笼5.68亿羽,比2015年增长31.7%,其中:鸡出笼3.96亿羽、鸭出笼1.5亿羽、鹅出笼2241万羽。禽肉产量84.5万t,比2015年增长40.6%,占全省肉类总产29.6%,较2015年提升11.4个百分点,其中鸡肉42万t、鸭肉24万t;禽蛋产量61.2万t,比2015年增长37.2%,其中鸡蛋39.2万t、鸭蛋21万t。全省家禽业产值330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30%左右。江西省家禽产业呈现以下特点。
1.1 地方种质资源丰富
江西具有丰富的地方家禽遗传资源,《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2021版)》显示,182个家禽品种江西拥有14个,其中115个地方鸡江西有8个、37个地方鸭江西有2个、30个地方鹅江西有4个。泰和乌鸡、广丰白耳黄鸡、吉安红毛鸭、兴国灰鹅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并建有国家级保种场,宁都黄鸡、崇仁麻鸡、东乡绿壳蛋鸡等受到市场广泛认可,是两广、江浙一带的主销品种。
1.2 优势产区初具规模
江西省优化产业布局,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区域优势聚集效应凸显,形成了以宁都黄鸡、崇仁麻鸡、泰和乌鸡等原产地为核心的优质地方肉鸡优势产区,“沿江环湖”水禽优势产区以及南城、德安等蛋鸡养殖集群,并在产区布局建设屠宰加工、蛋品加工、精深加工基地,产业集群效应初显,特别是水禽加工,形成了南昌、丰城、九江等禽肉、蛋品加工区,吉安、赣州板鸭加工区,以及共青城、丰城羽绒加工区,不断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根据对18个家禽重点县调查统计,家禽产业产值从2019年145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165亿元,增长13.8%。其中,宁都黄鸡约5000万羽、崇仁麻鸡约6000万羽、泰和乌鸡约2000万羽,“三只鸡”出栏量达1.3亿羽,约占活鸡出栏总量的1/3。
1.3 标准化规模养殖进程加快
江西家禽规模养殖水平稳步提高,2020年,年出栏1万只以上的肉鸡规模养殖比重达70.1%、存栏2000只以上的蛋鸡规模养殖比重达75.9%。持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大力推广应用智能化温控、自动集粪集蛋、蛋品分级等机械化、智能化、现代化设施设备,探索推广了蛋鸭笼养、网上平养、林下养殖等标准化、生态化工艺模式,新建、改造了一大批家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比如,江西省较早开展肉鸭旱养、蛋鸭笼养技术研究,完成了“蛋鸭(山麻鸭)笼养技术研究与示范”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制定《无公害蛋鸭笼养技术规程》。在南昌县调研的江西天韵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省蛋鸭笼养示范基地,加快了蛋鸭笼具笼位、笼养种鸭人工授精、笼养蛋鸭环境控制等设施设备和配套技术组装集成推广,被评为部级蛋鸭标准化示范场。尽管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但该基地养鸭存栏仍有约10万羽,辐射带动养殖量约20万羽,每天产蛋达16t。
1.4 产业转型升级提速
引进温氏、华裕、圣农、华英、铁骑力士等产业龙头,培育壮大煌上煌、崇仁国品、宁都惠大等本土企业,发挥龙头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以种禽生产、屠宰加工链接养殖场户,大力推进家禽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健全产业化经营体系。比如,南昌市以5家水禽精深加工企业、8家禽蛋加工企业为龙头,年生产加工水禽1200万羽、禽蛋6万t,产值达45亿元,居全省首位。崇仁县将崇仁麻鸡打造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产业化联合体1家,专业合作社123家,新建家禽屠宰加工厂3家,家禽出栏量居全省第二。温氏集团在吉安县发展“公司+农户”合作养鸡,采取“四提供一回收”(统一提供鸡苗、饲料、药品、技术,回收合格肉鸡)模式,2020年出栏肉鸡1800万羽,户均年收入达8万元。
2 产业发展存在的短板弱项
2.1 家禽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
从种禽规模来看,目前全省只有4个蛋鸡、5个肉鸡祖代种鸡场,20个父母代种鸡场、5个父母代种鸭场,大量商品代禽苗还需从外省引进。从品种来看,除了地方肉鸡基本为本省地方品种外,蛋鸡、白羽肉鸡、蛋鸭基本为国外引进品种或外省品种。从生产形式和效益来看,地方家禽原种场基本以原种形式对外销售,没有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系,缺乏竞争优势[4]。调研时,宁都惠大公司负责人表示,当前长三角市场单个鸡体重在1.75kg以上,适宜屠宰加工,也受到消费者喜爱,但江西地方鸡长速慢、个体小、品质参差不齐,没有系统改良选育,体重在1.25~1.5kg,市场空间较小。另外,南方市场几大主流品种,如广西黄鸡、广东清远麻鸡、海南文昌鸡,都已通过多年的保种、育种开展了配套组合和杂交利用,向市场推出了不同档次、不同价位的鸡种,成本在14~17元/kg不等,可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市场稳定。而江西省品种单一,宁都黄鸡生产成本在19元/kg左右,缺乏价格优势,特别是在“集中屠宰、白条上市”大趋势下,难以通过活禽体型外貌特点来体现优质优价,市场竞争力匮乏。
2.2 品种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滞后
江西虽有丰富的地方家禽品种资源,但在家禽育种方面政府重视程度、科研攻关力度、企业投入力度较弱,并且在遗传资源的收集、整理、提纯复壮等基础工作上,利用遗传资源培育开发新品种或新品系(配套系)非常滞后,至今没有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商业化配套系,没有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对比广东、广西,两个家禽强省自20世纪90年代就大力开展地方家禽保种、育种工作,广东温氏集团与华南农大产学研相结合,一跃成为中国家禽业第一龙头,广东省自主育成通过国家审定的优质黄羽肉鸡新品种(配套系)高达24个,占全国总数的41%,获评国家级肉鸡核心育种场18家,市场上60%的黄羽肉鸡种鸡来自广东;广西制定《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培育奖励办法》,已培育了6个黄羽肉鸡配套系通过国家审定。崇仁国品公司负责人表示,“广西培育的麻鸡品系中有崇仁麻鸡血缘,但我们自己却没有利用好这一资源成功开发”。宁都惠大公司自2016年开始两病净化和提纯复状,已投入1200多万元,力争2021年申请新品系中试,对于后续上千万的研发投入和当前养殖的持续亏损,企业表示倍感压力。
2.3 养殖标准化水平不高
虽然江西省的家禽规模养殖比重较高,但大型规模养殖场不多,以中小规模养殖为主。2020年,年存栏蛋鸡5万只以上的规模场有98家,其中10万只以上的规模场有44家;肉鸡年出栏50万只以上的规模场有37家,其中100万只以上的规模场15家。中小养殖场户往往存在场区布局不合理、先进工艺设施应用不广泛、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不健全、投入品使用不规范、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不到位、与市场联结不紧密等短板和不足,如在丰城市调研发现,种鸭小水池养殖还未有相关操作技术规程,特别是污水处理利用工艺尚不成熟,多为采用不停注入清水稀释污物浓度的办法进行简单处理后排放;宁都县林下养鸡栏舍为半开放式、设施较为简陋,长期在同一区域饲养,造成草地植被破坏。特别面对动物疫情、市场波动等,家禽业抗风险能力较弱,调研的市县和养殖企业纷纷表示,2017年H7N9疫情、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及近两年家禽产能过剩导致的价格波动,都对家禽业造成不小冲击,家禽产品一度出现滞销,价格持续低迷,家禽养殖亏损严重。
2.4 家禽业屠宰加工和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江西省家禽业屠宰加工能力不足,家禽外销以鲜活产品为主,市场受限大,产品附加值低。目前全省建有家禽屠宰厂8家,年屠宰能力约6500万羽,2020年实际屠宰仅2478万羽,大部分家禽屠宰还处于传统作坊式生产,防疫条件、加工设备、冷链体系不健全不匹配。板鸭加工、皮蛋加工虽然是江西省传统加工项目,但工厂化程度低、品牌建设不够,而且呈现季节性、节日性消费。市场开拓停滞不前,没有很好适应“冰鲜上市”发展趋势。调研时,崇仁县畜牧部门和养殖企业均表示,过去崇仁麻鸡活禽在上海市场销售较好,但目前上海市610家品牌冷鲜禽销售点被湘佳、旺园、爱森、六和勤强、圣华这5个品牌囊括,崇仁麻鸡尚没有冷鲜禽销售点。与美食、文化、旅游等产业结合不紧密,虽然泰和、崇仁等地也举办了泰和乌鸡文化节、崇仁麻鸡美食节,但影响力仍限于当地,没有依托“舌尖上的美味”促进地方特色产品销售,江西发布的“十大赣菜”中,仅宁都黄鸡、泰和乌鸡入选,但在菜肴加工工艺上又很难普遍推广。
3 对策建议
家禽产业是江西省特色产业,也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主力军。在下一步工作中,建议聚焦短板弱项,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家禽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推动江西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
3.1 加强良种繁育
推进泰和乌鸡、崇仁麻鸡、宁都黄鸡、吉安红毛鸭、兴国灰鹅、东乡绿壳蛋鸡等优质地方家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加强科研攻关,加快新品系培育。加快资溪县圣农白羽肉鸡繁育基地建设,推进国产白羽肉鸡研发与育种工作。
3.2 提升养殖标准化水平
因地制宜推广蛋鸭笼养、旱地(网床)平养、小水池水禽饲养等工艺模式,以及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设施设备,加强技术标准和生产规范的制定,推行家禽标准化生产,建设一批规模化、现代化家禽养殖基地。
3.3 提升加工能力
在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项目中,优先支持家禽屠宰加工项目,新建、改造提升一批禽肉屠宰加工、蛋品加工线,力争到2025年,全省家禽年屠宰加工能力达4亿只以上。通过招大引强,延长产业链条,促进禽产品精深加工,开发方便、休闲、特色食品。
3.4 加快品牌营销
加强公共品牌建设,制定和完善地方品种分级管理标准,构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规范公共品牌使用与管理。鼓励龙头企业开展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等全产业链经营,培育自主品牌,拓宽销售渠道。鼓励各地将家禽产业与餐饮业、文化业、旅游业结合,提升产业知名度。
3.5 加强政策支持
3.5.1 财政支持。省财政加大对家禽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设立家禽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种禽繁育、栏舍提升、设施更新、加工升级、市场开拓等环节。将种蛋孵化、蛋品分级、肉品加工、冷链贮存等设施设备纳入农机补贴范围。
3.5.2 用地保障。落实禁养区划定和规范管理,在用地审批上给予优先支持,并参照生猪养殖政策,将家禽养殖场生产设施用地及附属设施用地,作为设施农用地管理。鼓励利用林草资源发展林下养殖,推行转地轮牧模式。
3.5.3 金融支持。加大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信贷支持,创新服务方式,创新金融产品,探索期货仓单抵押贷款、“保险+期货”风险抵御等新模式,扩大南城蛋鸡保险、宁都黄鸡保险等试点范围,提高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