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从阴引阳 从阳引阴针刺之理*

2021-03-27陈荷光杜宇征

光明中医 2021年22期
关键词:刺法经脉阴阳

雷 云 陈荷光 高 原 杜宇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可见阴阳是宇宙间一切事物或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同样对于人体而言其正常的生命活动也是阴阳两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处于动态平衡,若此平衡被打破意味着阴阳失调,标志着疾病的产生。对于阴阳失调者,调和阴阳是治病的根本。针刺治疗疾病以辨证论治为原则,从针刺选穴、配穴、手法操作等方面以调和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人以阴阳而荣养一生,阴阳之道,顺之则生,逆之则死,只有阴阳调和[1,2],才能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是指导针灸治疗的一项重要法则。

1 何谓“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引者,引领,引出,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曰:“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左治右,以右治左,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即“阴中隐阳,阳中隐阴”,病在阴而治其阳,病在阳而治其阴,或从阳引阴分之邪,从阴引阳分之邪,通过判断人体阴阳虚实的盛衰,而针刺阴分或阳分,达到调和阴阳的目的。诚如《景岳全书·新方八阵》所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而“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治则是基于阴阳学说中阴阳的互根互用,即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阴阳》曰:“阴根于阳,阳根于阴。凡病有不可正治者,当从阳以引阴,从阴以引阳,各求其属而衰之”。前文论及的阴阳,并不局限于经脉之阴阳,还可指脏腑、表里、经络、气血之阴阳,上下、左右部位之阴阳,以及针刺手法、选穴、配穴、针刺时间之阴阳等[3,4]。

2 历代医家注解

《黄帝内经》对“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阐释主要集中在相表里经脉腧穴,取穴方法上的交经缪刺、巨刺法,取穴位置上的左右、上下等方面,后代医家除了继承《黄帝内经》对其的经典认识,同时结合当下时代环境以及个人临证经验,对“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又延伸出更多元化的解释[5]。杨上善从虚实补泻的角度作出诠释:“肝脏足厥阴脉实,肝府胆足少阳脉虚,须泻厥阴以补少阳,即从阴引阳也。若少阳实厥阴虚,须泻少阳以补厥阴,即从阳引阴,余例准此”。张介宾在《类经·卷十二》中认为:“故善针者,必察阴阳。阴阳之义,不止一端,如表里也,气血也,经络也,脏腑也,上下左右有分也,时日衰旺有辨也”。沈子禄在《经络全书》[6]中云:“风寒之邪外入在人之背,故阴病行阳。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传于五脏,故阳病行阴。阴病行阳,当从阳引阴,其治在俞;阳病行阴,当从阴引阳,其治在募”。其从俞募穴论治脏腑阴病、阳病,并对脏腑疾病的传变作出分析。

3 针刺临床应用

3.1 针刺部位

3.1.1 上病下取 下病上取《灵枢·官针》云:“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腧也”。而“病在上,取之下”是对远道刺法的解释,“刺府腧也”后代医家认为是足三阳经之穴位,特指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腧穴,而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理,肘膝以下穴位常用于治疗头面、四肢部、胸腹、腰背部的疾病[7]。《四总穴歌》中的“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便是根据经脉循行规律而总结的“上病下取”的经验。张德邦[8]结合针灸临床,对上病下取的认识:“病在上,取之下,如哕逆、喘满、上气者,灸脐下丹田、三里,引气下降,其病立痊之类是也”。张介宾则从治病求本出发,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使阴阳调和,其解释为:“气反者,本在此而标在彼也,其病既反,其治亦宜反,故病在上,取之下,谓如阳病者治其阴,上壅者疏其下也,病在下,取之上,谓如阴病者治其阳,下滞者宣其上也”。

3.1.2 左病取右 右病取左巨刺法、缪刺法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针刺原则的最具代表的刺法。《素问·缪刺论》曰:“故络病者,其病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可见缪刺法适用于邪客于络脉及非经脉循行处而导致的疾病,即《黄帝内经》原文中“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命曰缪刺”。李茎[9]取对侧足阳明胃经髀关穴治疗肩周炎;偏头痛取患侧阿是穴的对称点,即是选择健侧的“点”进行缪刺,浅刺为主,治疗效果突出。相较于缪刺法,巨刺法则适用于经脉所主之病,《素问·缪刺论》云:“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除了论述巨刺法的针刺机制,还进一步总结巨刺刺经脉,缪刺刺络脉的针刺原则。吴节等[10]取病脉侧经验效穴手三里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重刺、深刺为主,留针过程中嘱患者活动颈部,疗效明显。

3.1.3 前后取穴俞募配穴是以背俞穴与腹募穴相配用治疗本脏本腑有关疾病的配穴法,属于前后对应取穴法之一。早在《灵枢·官针》有所记载:“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虽言偶刺,但其一前一后对应的刺法,已属前后对应配穴的雏形,后世逐渐演化发展为“俞募配穴法”[11]。《难经·六十七难》明确记载了俞募配穴法:“五脏募皆在阴,而俞皆在阳……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更好地诠释了“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针刺思想。《针灸甲乙经》云:“腹满不能食,刺脊中,腹中气胀引脊痛,饮食多身羸瘦,名曰食晦,先取脾俞,后取季肋”,以足厥阴肝经募穴章门配以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脾俞治疗食晦。

3.2 针刺手法

3.2.1 烧山火 透天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从人体营卫之气的分布来看,卫气属阳,营气属阴。《难经·七十八难》论述从营卫补泻的针刺手法,即“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说明在进针得气后,将针推进下插,将阳气从卫分引深入营分是为补,即从阳引阴;摇动针身,将针由深向浅提拉,将阴气从营分引出于卫气是为泻,即从阴引阳,由此而形成补法从卫取气,泻法从营取气的针刺手法。烧山火、透天凉乃后世医家继承并创新出来的复式手法,并以先浅后深、紧按慢提为补;先深后浅、紧提慢按为泻等补泻手法[12]。

3.2.2 阳中隐阴 阴中隐阳《针灸大成·针有深浅策》云:“先寒后热者,须施以阳中隐阴之法焉。于用针之时,先入5分,使行九阳之数……方行六阴之数……先热后寒者,用以阴中隐阳之法焉。于用针之时,先入一寸,使行六阴之数……却行九阳之数,以得气为应”。而“阳中隐阴,阴中隐阳”是“烧山火、透天凉”基础上的升华,将补泻两者结合,寓补于泻,寓泻于补,阳中隐阴是先补后泻,阴中隐阳是先泻后补,由徐急、提插、九六或六九法组合而成,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从而能快速催气、得气、守气,调和阴阳。

3.3 针刺时间

3.3.1 子午流注法取穴子午流注法是在《黄帝内经》按时针刺治疗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时间治疗学,是世界医学中最早运用人体时间节律的医学[13,14],用来表示人体阴阳盛衰,经脉流注,营卫运行,与自然界有着相同的节律变化。《华佗中藏经》云:“阳始于子前,末于午后,阴始于午后,末于子前。阴阳盛衰,各有其时,更始更末,无所休止”。从阴阳学说来看,子为阳之始,阴之末,即阳盛极而阴生,阴盛极而阳生,说明子午流注法遵循阴阳互根互用,相互转换的平衡圆道的运动规律[15,16]。王伟华等[17]采用子午流注针法治疗少阳经型偏头痛患者30例,采用子午流注针法按时取穴,依“阳日阳时开阳经之穴,阴日阴时开阴经之穴”为原则,通过徐凤的“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开穴,对于该时无穴可开者,即采用合日互用取穴法,将闭穴变成开穴,治疗30次后,有效率达93.3%。

3.3.2 四时刺法取穴《素问·四气调神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阴阳乃万物之根本,人体阴阳随着四时之气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乃顺应天时的法则[18]。《难经》基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原则,提出“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刺法,具体为“春夏温,必致一阴者,初下针,沉之至肾肝之部,得气,引持之阴也,秋冬寒,必致一阳者,初内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气,推内之阳也”,达到“春夏取一阴之气以养阳,虞成孤阳;秋冬取一阳之气以养阴,免成孤阴”的目的,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使阴阳互根互用。

3.4 大接经疗法《卫生宝鉴·中风刺法》中论述大接经疗法治疗中风偏枯,选取十二经井穴。对于中风后肢体痉挛者,采用从阳引阴法,即从足太阳膀胱经至阴穴开始,按经络流注的次序,至手太阳小肠经少泽穴,刺完十二经井穴;对于中风后肢体瘫软者,采用从阴引阳法,从手太阴肺经少商穴开始,按经络流注次序,至足厥阴肝经大敦穴,刺完十二经井穴。阴经属脏,阳经属腑,脏与腑中的气血流向不同,阴经气血由五脏流向躯干,最后流注于四肢末端与阳经相交;阳经气血从四肢流向六腑,终于五脏。大接经疗法通过经气的初始状态,接通患者一身之经气,形成小周天,继而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4 结语

《景岳全书.阴阳篇》云:“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乃一身之根本,疾病的发生无非是阴阳失调的表现,因此,治病不离阴阳,阴阳调和,则精神乃治。“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作为指导针灸治疗的一项重要原则,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通过相表里经脉腧穴的配伍,以及针刺位置的选择、针刺手法的补泻、针刺时间的不同以及大接经疗法等方面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调理脏腑、气血、经脉之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猜你喜欢

刺法经脉阴阳
“四冲穴”阴中隐阳刺法联合止痫汤治疗癫痫的疗效分析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疫情背景下基于QQ+超星学习通“刺法灸法学”在线教学体会——以“耳针法”章节为例
从出土和传世早期经脉类文献中的疼痛病症看经脉理论的形成
中泰传统医学经脉系统比较探析*
蜂针丛集刺法探讨
服药先分阴阳
法于阴阳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论朝医体质学的阴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