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病毒性肺炎
2021-03-27
开化县中医院 浙江 开化 324300
1 病史摘要
汪某,男,86岁。因“右侧臀部会阴部疼痛伴疱疹1月,发热乏力纳差3天”于2019年12月8日入院。患者带状疱疹近1月后出现发热纳差乏力,气短,头痛,肌肉酸痛,干咳等症状。入院查体:神清,精神软,体温(T)38.1℃,血压(Bp)116/62mmHg,脉搏(P)106次/分,呼吸(R)24次/分,高流量吸氧经皮脉氧85%~90%,颈软无抵抗,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湿性罗音,心率106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全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四肢无浮肿。舌红、苔根黄腻,脉濡滑。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胸部CT平扫:双肺大片状实变影,内含气管征,以右肺为主,双侧胸膜肥厚、粘连,双侧胸腔后壁及心包周围见条带状高密度影,影像学诊断:两肺炎性病变(以右肺为主),双侧胸腔少量积液伴胸膜肥厚、粘连;心包少量积液。血气分析:PH值7.435,氧分压 4.96Kpa,二氧化碳分压5.09Kpa,乳酸1.6mmol/L,实际碳酸氢盐25.2mmol/L,氧饱和度69.6%(未吸氧时),实际碱剩余1.6mmol/L,阴离子间隙12.9mmol/L,氧浓度21.0;血常规:红细胞4.39×1012/L,血红蛋白128g/L,白细胞9.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9.21%,血小板102×109/L;急诊生化:直接胆红素8.9μmol/L,谷草转氨酶44U/L,葡萄糖9.57mmol/L,乳酸脱氢酶346U/L,超敏C反应蛋白111.2mg/L,脑钠肽209pg/ml;凝血全套:凝血酶原时间15.30s,PT活动度55.70%,国际标准化比值1.33,部分凝血酶原时间37.8s,D-二聚体测定0.70mg/L。甲流抗原咽拭子检测-,乙流抗原咽拭子检测+。氧合指数177mmHg,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21分。西医诊断: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带状疱疹性肺炎?乙流性病毒性肺炎?中医诊断:风温肺热病(卫气同病)。中药予以清热解毒和疏表透邪卫气同治。并行高流量吸氧及对症支持治疗,予头孢哌酮舒巴坦、磷酸奥司他韦广谱抗炎抗病毒治疗。
2 病例讨论
住院医师:汇报病史。
主治医师:详悉病史,认为患者有如下病史特点:①老年男性,原有“高血压”病史。②以“右侧臀部会阴部疼痛伴疱疹1月,发热乏力纳差3天”为主诉。患者带状疱疹诊断明确,1个月后出现发热纳差乏力,气短,头痛,肌肉酸痛,干咳,微恶寒,汗出,无咽痛鼻塞等呼吸道及全身症状。③入院查体:T:38.1℃,Bp:116/62mmHg,P:106次/分,R:24次/分,高流量吸氧经皮脉氧85%~90%,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湿性罗音,心率106次/分,律齐,舌淡红、苔黄腻,脉弦。④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胸部CT平扫:两肺炎性病变(以右肺为主),双肺大片状实变影,内含气管征,双侧胸腔少量积液伴胸膜肥厚、粘连;心包少量积液。左心房室增大。氧合指数177mmHg,APACHEⅡ21分。从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胸部CT和APACHEⅡ看,重症肺炎,ARDS诊断明确。带状疱疹引起疱疹病毒性肺炎一般1周左右出现,而患者近1月,不符合。近期本地有甲型、乙型流感流行,患者孙确诊乙流,有接触史,结合CT应考虑“甲流”“乙流”引起的病毒性肺炎可能。应做“甲流”“乙流”核酸检测确定病原学。治疗应该予以抗奥司他韦病毒治疗。根据此患者重症肺炎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个人认为中医诊断为“风温肺热病”比较合适。需鉴别:①肺痈,是指由于热毒瘀结于肺,以致血败肉腐,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于内痈之一。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②肺痨,是指由于正气虚弱,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由于年老正气不足,而复感外邪侵袭肺卫,肺失宣降。肺气郁闭而化热,热伤津液;肺失宣降,津液不能输布,而出现发热、全身酸痛、咳嗽咳痰等症状,病邪深入气血,形成气血两燔证,或营血热盛证,整个过程体现了痰、热、毒、瘀、虚为重症肺炎的病因病机特点。治疗应该清肺化痰,凉血解毒,培补正气。
主任医师:同意主治医师诊断。肺部影像学表现进展快的感染性肺炎还有肺炎链球菌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革兰氏阴性菌肺炎、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卡氏孢子虫肺炎(PCP)。前四类肺炎肺部影像学以实变为主,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从现有资料看不支持。PCP多发生于细胞免疫缺陷的患者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该患者无相关病史,T细胞亚群正常,所以不吻合。治疗上抗病毒为主,出现细菌感染如降钙素原升高,应予以抗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流感易导致曲霉菌感染,临床应该观察影像学变化。中医诊断上还需考虑近段时间的流行病特点,“乙流”流行,应该考虑戾气致病。戾气是“非其时而有其气”的“气”,有别于一般的外感六淫之邪。我院省名中医总结戾气致病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环境性、暴发性、传染性、特适性与偏中性。我谈一下个人认识。《灵枢·百病始生》言:“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明确指出人体正气不足是导致邪气入侵人体发病的主要因素。叶天士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戾气从口鼻侵入人体后,首先侵犯肺卫,表现为发热、咳嗽、胸闷等肺系症状,因肺与胃直接相通,故有纳差乏力等不适,肺与大肠相表里,常伴有腹胀、大便不爽等疾患;若不及早祛除戾气,戾气郁闭化热,入至阳明,腑实不通,则会加重肺气郁闭;阳明腑实,戾气有所依附,湿热化毒,瘀闭肺络及心包,可见咳嗽喘憋、动则气喘、腹胀便秘等症状,更甚者出现呼吸困难、神昏烦躁、汗出肢冷等内闭外脱之症。所以治疗上应增加通腑类中药。
省名中医:同意诸位分析,西医诊断“乙流性病毒性肺炎”明确。因存在ARDS,予以高流量吸氧经皮脉氧还不稳定,可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从中医学角度看,该患者有以下特点:①起病初有带状疱疹史,说明有正气虚弱。同时近期本地有“乙流”流行,其孙近期患“乙流”,有接触史,感受了戾气,由于戾气之邪具有起病急、来势猛、传变快、变化多的特点,患者症状多迅速进展。②初期即有全身症状如肢体酸痛乏力等湿重表现,为湿邪所致,与普通的风温不同,故诊断为湿热疫。③起病症见发热,肌肉酸痛,乏力纳差,咳嗽,为疫毒阻表损及肺气的表现,湿热蕴结成毒,热毒结瘀阻肺,逆传心包,肺热叶焦,肺失宣降,而出现胸闷气促等症。④患者年老正气本不足,复感戾气毒邪之后,热、毒、湿邪煎熬而使正气进一步亏损。本病病因涉及戾气、湿、热、瘀、毒、虚,病位在肺、膜原,涉及脾胃,总的病机以卫气同病、邪伏膜原,湿热毒瘀阻遏上焦中焦、耗气伤阴为特点。按乙流性病毒性肺炎一般规律可分为早期、中期、极期、恢复期。各期病机特点:早期属于戾气侵袭肺卫,湿热闭阻,卫气同病;中期当属戾气入阳明,湿热蕴毒,邪伏膜原,遏阻少阳,疫毒闭肺;极期表现为戾气湿毒内盛,壅塞肺脾,耗气伤阴,瘀血内滞;恢复期分属正虚邪恋,夹湿夹瘀。治疗上着重把握“透、利、通”。早期邪犯肺卫,清热化湿、宣肺透表、透邪外出是关键,结合湿邪特点,自始至终利湿渗湿使邪有出路,中期、极期,因戾气致病发展迅猛,疫毒迅速入里,邪入气营血分,邪热炽盛,气血两燔,速伤正气。治疗仍当急则治其标,宣肺透邪为主,清热解毒与利湿渗湿、活血化瘀并举,扶正宜早。后期注重宣肺运脾,益气养阴,扶正驱邪。⑤肺与大肠相表里,戾气郁闭化热,入至阳明,腑实不通,则会加重肺气郁闭;阳明腑实,戾气有所依附,湿热化毒,所以治疗上不忘通腑,可予以大黄、枳实、芒硝等。本病易于传变,变证多端,较为凶险,不一定遵循卫气营血的表里次序传变。
患者目前表现为身热不退,腹胀便秘,胸闷,呼吸急促,脘痞,氧合指数177mmHg。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此为中期表现,治疗予以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予以甘露消毒丹合升降散,处方:生石膏(先煎)30g,茵陈、金银花、连翘、青蒿(后下)各15g,法半夏9g,云苓、柴胡、藿香、僵蚕各12g,杏仁、姜黄、炒苍术各10g,羌活、蝉衣、白豆蔻各6g,黄芩24g,甘草、生大黄(后下)各5g。每日l剂,水煎服。
3 后记
12月15日,患者发热稍退,12日已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但呼吸机支持力度仍逐渐增加,舌红,脉数。说明邪毒炽盛,气血两燔,热伤气阴。治以清肺化痰,透邪解毒,佐以扶正。方药:金银花、连翘、黄芩、鱼腥草、青蒿、太子参、麦冬各15g,金荞麦、白茅根各25g,生石膏40g,知母、藿香、僵蚕各12g,姜黄、生甘草各10g。2剂,水煎服。12月22日晨起患者体温降至36.5℃,全天最高体温37.1℃,呼吸机支持力度降低,血气分析(FiO240%)示:pH 7.45,二氧化碳分压35.8mmHg,氧分压107mmHg。12月23日上午患者改为高流量吸氧,咳白痰,腹胀仍有。舌红、少苔,脉细。辨证为风邪恋肺,脾虚湿困,气阴两伤。治以疏风止咳,健脾化痰,益气养阴。方药:苏叶、桔梗、黄连、生甘草各10g,枇杷叶、太子参、橘红、黄精、佩兰、麦冬、荷叶各15g,浙贝母、黄芩、苍术各12g,鱼腥草、金荞麦各30g,生黄芪20g。5剂,水煎服。12月28日患者回到普通病房,诉乏力感减轻,偶咳嗽,口干,舌红绛、苔薄黄微腻,脉细。胸部CT提示;病灶范围明显缩小,炎症明显吸收。温病后期,正气虚损,气阴两伤,中药以益气养阴为法,处方:太子参、芦根各20g,麦冬、北沙参、石斛、玉竹各15g,佩兰、僵蚕、西洋参(炖服)各10g。每日1剂。再进5剂。药后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