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炭保供阶段性告捷

2021-03-27本刊评论员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大卡保卫战煤炭

本刊评论员

煤炭保供之战,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战斗远未结束。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10日,煤炭调度日产量达到1205万吨,创历史新高,为全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奠定更为牢固的基础。同日,全国电厂供煤再次超过800万吨,供煤大于耗煤超过200万吨,电厂存煤达到1.23亿吨,可用天数超过21天,较9月底增加8天。11月11日,北方主要港口存煤2400万吨,较月初增加超过400万吨。

煤炭价格方面呈现大幅回落之势。据官方发布信息,继内蒙古伊泰集团、蒙泰集团、汇能集团和兴隆集团等多家民营企业下调坑口煤售价后,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等国有企业也相继下调煤价。在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召开的相关会议上,全国10多家主要煤炭企业纷纷表态跟进,将主产地5500大卡动力煤坑口价格降至每吨1000元以下。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平仓价降至1095元/吨左右,降幅超过1000元/吨。

本轮煤炭保供战大规模进入公众视野,始于9月底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电力紧张、个别地区甚至影响及居民用电。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就今冬明春采暖季保障煤炭稳定供应提出六大措施,一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增产增供,二是进一步核增和投产优质产能,三是适度增加煤炭进口,四是着力提升存煤水平,五是重点保障发电供热用煤需要,六是规范市场运行秩序。

其实,在此之前,煤炭保供稳价的行动已经开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派出督导组,赴相关重点省份和企业、港口开展能源保供稳价工作督导。9月24日,督导组在河北省秦皇岛港开展现场督导,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分别降低在秦皇岛港口的煤炭销售价格20元/吨、10元/吨,内蒙古伊泰集团等则承诺在秦皇岛港办船的煤炭低于市场价格销售。

继9月22日强调“保障冬季电力、天然气等供给”之后,10月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做好今冬明春电力和煤炭等供应,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经济平稳运行。煤炭保卫战持续升温,效果逐步显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煤炭日均总产量1152万吨,环比上月提高38万吨,单月总产量增速为今年3月以来最高;当月进口煤炭2694万吨,同比几近翻番。

我们有理由为煤炭保供的战绩欢欣鼓舞,但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就此松口气、歇歇脚,毕竟当前面临“旧疾未愈、新患又起”之境况。

一是煤炭保供还需继续进行战斗。尽管东北地区早已进入供暖季,北京今年也已提前供暖,但总体上我们还未进入最寒冷的时节。加之拉尼娜事件影响,今冬可能出现极端寒冷天气,我们面临的能源保供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新能源发电如果再现年初出力极低的情况,煤炭的保供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大。为保煤炭供应无虞,并有效发挥兜底保障作用,各方仍需勠力同心继续打好煤炭保卫战。

二是煤炭价格尚未回归合理区间。通过释放产能、价格治理等多重举措,煤炭价格出现了明显松动,5500大卡动力煤坑口价格降至每吨1000元以下。但此价格依然居于高位,是煤电难以承受之重。中电联分析指出,当前煤价下行并维持震荡态势,煤价尚未回归合理区间,仍远高于合理水平和发电企业承受能力。有必要促进煤炭价格进一步回归理性,为煤电形成持续保障能力打好基础。

三是本轮释放的产能后续待消化。煤炭产量的变化往往与产能增减相伴相随,此前我国曾推行了一波大范围的煤炭去产能,这次煤炭保卫战则包含了先进产能的释放。全过程所释放出的先进产能总量尚不得而知,但据10月13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透露的消息,已有153处符合安全保供条件的煤矿通过审核,大约增加产能2.2亿吨/年。其未来何去何从,保卫战关键时刻可能还无暇顾及,但确有必要更加清晰地审视煤炭的现实地位和作用。

大考已至,未来已来。煤炭仍是我国目前的主体能源,在国家能源供应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和兜底保障作用,去之过急、去之务尽非负责任之选,但煤炭作为高碳能源品种,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亦不可能回归往日的辉煌、不会是能源保供的长青树。科学处理长期目标和短期任务之间的关系,需要高瞻远瞩的眼光和统筹协调的智慧。

与之紧密相关的煤电,既是本次煤炭保供的重点,也是“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着眼现实与未来,我国已明确既要坚持严控煤电项目,也要根据发展需要合理建设先进煤电。期待科学落地。■

猜你喜欢

大卡保卫战煤炭
棘龙形象保卫战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煤炭
蜂蜜保卫战
虎兄弟小卡和大卡
减肥极限每周两斤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还是有那么点儿恍惚
打赢蓝天保卫战
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