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蚕丝绸文化新市论坛纪实

2021-03-27张为刚余连祥

中国蚕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蚕丝湖州蚕桑

张为刚 余连祥

(1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湖州 313000; 2湖州师范学院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湖州 313000)

2021年4月1—3日,蚕丝绸文化新市论坛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成功举办。该论坛由湖州师范学院、《中国蚕业》编辑部、德清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由新市镇人民政府、湖州师范学院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蚕丝绸)传承基地承办。论坛共收到论文30多篇,与会专家学者分别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等多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文化机构,既体现了专业性,又具有广泛性。

论坛开幕式在新市镇人民政府举行。新市镇镇长盛丹华女士首先代表新市镇欢迎论坛诸位专家学者的到来,接着简要介绍了新市镇蚕桑产业和蚕丝绸文化的悠久历史、文化生态的保护和传承现状,并表示要进一步将当地的蚕丝绸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湖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蚕丝绸)传承基地负责人、中国蚕业信息网创始人金佩华研究员在讲话中称,自己长期从事蚕丝绸文化的研究和教学,对中国蚕丝绸文化感情颇深。他介绍说,中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祥地,蚕丝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湖州师范学院蚕丝绸文化传承基地已成功入选教育部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本次论坛的举办将有助于推进校地合作,实现蚕丝绸文化的共建、共享、共同发展,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蚕丝绸文化,彰显蚕丝绸文化的魅力,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湖州故事,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湖州“重要窗口”示范样本做出贡献。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吴海平研究员在讲话中阐述了新市镇的地缘优势及其在蚕丝绸文化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高度肯定了湖州师范学院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蚕丝绸)传承基地在蚕丝绸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地位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希望在与会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下,基地能够不断弘扬中国蚕丝绸文化,在新时代践行春蚕精神。湖州师范学院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余连祥教授介绍了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蚕丝绸)传承基地的建设情况:学校现有一批多年来带领学生一直从事蚕桑丝绸文化研究和传承工作的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目前已开设4门蚕丝绸文化通识教育课程,编写相关教材3部,聘请7名蚕丝绸文化研究专家和代表性传承人担任客座教授;引进了中国宫廷绣唯一传承人、辽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何晓霞等蚕桑丝绸文化代表作传承人;建有5个校外基地,举办蚕丝绸学术讨论会4场,学校教师获批7项与蚕丝绸文化相关的省部级课题,出版相关研究专著8部,发表相关论文近30篇;建有4个相关学生社团,开设了“我爱蚕宝宝”微信公众号,面向社会尤其是中小学开展蚕丝绸文化普及活动,在国外举办“阿塞拜疆蚕桑文化与古丝绸之路”等4次学术沙龙。余连祥教授还说,基地在带动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及通过政、产、学、研一体化来重新繁荣蚕丝绸文化等方面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希望各位专家共同建构蚕丝绸文化研究方面的学术共同体,努力打造这一领域的学术高地。

开幕式上,湖州师范学院与德清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签订了共建德清县蚕桑丝织文化生态保护区协议书,湖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金佩华研究员为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蚕丝绸)传承基地校外共建单位——新市镇授牌。

论坛共分上、下2场和蚕乐谷学术沙龙3个板块,来自各地的蚕丝绸文化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报告,并展开了热烈讨论。报告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对蚕丝绸文化悠久历史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原副所长李奕仁研究员在题为《从“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说起——漫谈唐诗宋词中的江南水乡桑基鱼塘》的报告中介绍了唐宋元明清文人描写太湖流域桑基鱼塘的诗篇,包括唐代诗人陆龟蒙与皮日休唱和太湖蚕桑、唐末五代贯休的《春晚书山家屋壁》和张文规的《吴兴三绝》、南宋文学家姜夔的《除夜自石湖归苕溪》与画家沈周的《黄溪春早》等。桑基鱼塘名称最早可追溯至明朝崇祯年间的《沈氏农书》,清朝张履祥的《补农书》对湖州桑基鱼塘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传播作用;而珠江三角洲明朝初年就兴起了桑基鱼塘的实践。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体现了桑基鱼塘重要的生态意义和历史文化地位。浙江大学应用生物资源研究所原所长朱良均教授的报告《再析蚕丝文化的特征》,从历史文化和现代生产相结合的角度,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延伸挖掘了蚕桑丝绸产业发展历程中的文化现象,阐述了蚕丝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精美高贵等特征,为蚕丝文化研究拓展了思路。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鲍志成研究员的《关于丝绸发明及原始纺织技术的若干问题》,以考古资料为基础,通过综合比较分析,从野蚕和家蚕茧丝纤维的利用、原始纺织工具的发明和史前丝绸纺织技术体系的形成3个维度剖析了丝绸发明的历史过程,指出蚕桑的起源和丝绸的发明是一个复杂而伟大的发明创造体系,涉及到采集、饲养、种植、手工织造等生产领域,贯穿了生存、生活、审美、技艺等人文领域,它既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又是一条美丽的风景线,如果媒体单凭某地的一项考古发现就来炒作某地为蚕丝绸文化的发祥地是不够严谨和科学的。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沈月华女士的报告《绫绢织造技艺的生产性保护与活态传承——以国家级传承人周康明的生产实践为例》,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康明的探索实践为例,阐述了要在生产与实践创新中传承传统技艺、在生产与生活互动中延续传统技艺,并提出需要完善传承谱系并正确处理手工与机械之间的关系,以此让绫绢织造在与百姓生产生活的不断交融中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使这一“东方丝织工艺之花”更加绚丽灿烂。湖州师范学院何晓霞刺绣学院院长何晓霞女士在报告《谈故宫馆藏两位湖州籍刺绣大师管道升与沈寿的作品》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故宫馆藏的宫廷绣作品中2位来自湖州的刺绣大师管道升和沈寿的刺绣作品——《十六罗汉》与《柳燕图》,分析了两者的特点和价值,提出要把这样的传承保护意识通过媒介等手段传播到民间生活和教育事业当中;要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当中,创造更具魅力特色的刺绣手工艺品,进而使刺绣艺术在发展中传承下去,并逐渐走向繁荣。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刘旭青教授的报告《论<湖蚕述>的乡土文献价值》,聚焦于江南蚕桑生产技术的汇集大成之作《湖蚕述》,论述其独有的乡土文献价值:一是集他人著作“装备”而成的成书方式,对保护和传承地域传统蚕桑技术仍具当代实践指导价值;二是记录和保存了蚕桑风俗、丝绸经济、乡土文献和方言俗语等史料,描绘和勾勒了江南地域特色的蚕桑经济、风土人情、乡土生活等历史画卷。刘旭青教授认为:汪日桢《湖蚕述》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蚕桑技术至今仍有实践指导价值,而且在乡土文献、蚕桑风俗、丝绸经济和方言俗语的研究上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湖州师范学院湖州发展研究院李学功教授在《脉动:江南运河丝绸之路与清末民初江南市镇社会变迁——以南浔为个案考察市场与道路交通的交互作用》一文中以其既有相关研究为基础[2],指出明清时期南浔等江南市镇的勃兴,得益于以苏州为中心的传统内需型市场网络的支撑;南浔在近代的大放异彩,则得益于以上海为中心的新的外向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网络的支持,得益于欧美市场对生丝的大量需求;重新认识江南运河丝绸之路,无疑具有知识发现的意义。湖州师范学院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余连祥教授在《太湖流域的蚕神崇拜》中指出,近代以前,太湖流域的蚕农认为蚕事好坏是由神灵左右的,在《湖州府志》《杭俗遗风》等古籍中记载着祈蚕神、照田蚕、烧蚕香、轧蚕花、谢蚕神等民俗事项,蚕农们还通过祛白虎、迎逼鼠蚕猫、贴门神等活动来祛除蚕祟,以保祐蚕花大熟。这些都反映出太湖流域的蚕神崇拜现象。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毛云岗教授的《环太湖区域民间蚕桑音乐保护与传承研究》报告,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多次实地考察[3],运用音乐学、人类学、民俗学、地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交叉学科,对该地区民间蚕桑音乐的产生、保护和传承状况进行了详实的分析与研究,同时根据民间调研,提出保护和传承环太湖区域民间蚕桑音乐的主要方案,以期能够使我国江南地区这一民间非遗项目得以有效传承和合理保护。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马明奎教授的《湖州蚕桑神话的文本叙事性及本文开放性》一文,系统地考察了盘瓠神话进入吴越以后,融入了上巳节的祭鬼、寒食节的禁火、清明节的踏青以及西施范蠡泛舟太湖的传说,转型为蚕花节的核心意象马头娘,俗称马鸣王菩萨,不仅显示了其巨大的开放性,而且拓展了文化空间,显示了强大的文本叙事性。马明奎教授还对新市镇蚕花庙会的巡街环节进行了学术诠释。浙江省德清县图书馆朱炜先生在题为《武康蚕桑业发展史》的报告中探讨了近400年武康蚕桑产业的兴衰史,特别是梳理了蚕桑产业发展中值得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有助于挖掘武康悠久的蚕桑文化,对于当前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下的德清县蚕桑丝织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德清三中退休中教一级教师沈华生老师在《浅谈新市古镇在“丝绸之源”中的重要角色》报告中指出,新市自古就是一个蚕桑生产的重要基地,具有得天独厚栽桑养蚕的适宜条件,这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优越密不可分。其蚕业兴旺之势,不仅可以从梅林遗址考古和大量的出土文物中得到有力的证明,而且从蚕丝贸易的发达、蚕俗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中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佐证。

二是对蚕丝绸文化国际性传播的研究。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原副院长顾国达教授的报告《丝绸之路与蚕丝业的国际传播》,论述了古代丝绸之路的源起及其分类,阐述了蚕丝业依托“丝绸之路”向东、向南、向西的国外传播途径,认为由于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的差异性以及资源禀赋的不同,蚕丝业在不同国家表现出不同的命运。报告认为,系统研究蚕丝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不仅有利于世界蚕丝业的发展和中国蚕丝业的全球布局,也有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和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西南交通大学唐均教授的报告《丝绸之路的语文学考量——丝字传播轨迹考》,运用深厚广博的语言学知识功底,为我们介绍了“丝”字输入到域外民族语言后的本土化历程,并认为随着近年来汉字古音研究的进展,以及更多文字记录的民族语言“丝”字得以有效汇集,我们可以比较明确地宣称:亚欧大陆主要文明区域的语言中使用的“丝”字,仍然同“茶”字一样,不管经历了多么迂回复杂的传播轨迹,都是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汉字“丝”上。上海师范大学曹建南副教授在题为《日本丝绵文化述略》的报告中探讨了丝绵在日本祭祀活动、民间信仰中的表现及其象征意义,为认识蚕丝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参考。报告指出,日本古代的蚕丝技术受中国的影响而取得发展,丝绵不仅是衣被等生活用品的材料,也是日本神社、寺院的一些重大祭祀活动中的必需品。丝绵的某些性质特点被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而成为民间信仰的对象,形成了日本丝绵文化的特质,是构成丰富多彩的蚕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邱江宁教授题为《13—14世纪域外纪行中的丝绸》的报告,在其既往研究的基础上[4],重点关注13—14世纪域外纪行中有关丝绸的记载。由于蒙古人近百年的东西征战使得海、陆丝绸之路颇为畅通,东、西方之间长期存在的政治壁垒和道路障碍也被大大突破,士兵、俘虏、商人、传教士以及各种身份使命的人往来和留驻于丝路沿线,关于丝绸的载记与表述在这个时期的域外纪行作品中特别引人关注。人们对丝绸的表述,从稀罕、传奇物质到普通平常日用品,从模糊地理和技术表达到细致、精确记录,体现出丝绸传播的日渐广泛和深入。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史》编辑部李昕升副教授认为,需要跳出人文学科的桎梏,结合植物学、考古学、遗传学等自然科学,审慎地进行综合统筹来考察物种的起源与交流。当海上丝绸之路的物种交流稳定化、常态化、批量化时,一定是经济动因使然,物种的初次交流往往是伴有微弱经济目的的偶然行为,其交流的影响长时间来看不容小觑,但是在前近代社会这种影响之于中国是非常小的,原因在于“中国超稳定饮食结构”。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刘方教授在题为《长时段、全球化视野中江南城镇发展与蚕丝业的历史变迁——以南浔为核心的考察》的报告中从布罗代尔长时段的时间跨度和经济全球化的空间视野,以南浔丝绸生产为个案,初步探索了江南城镇发展和丝绸业兴盛与衰落的数百年历史变迁,认为全球化市场体系下的外来冲击与内卷化,深刻影响到近代江南市镇的蚕桑产业发展,以南浔为代表的江南蚕丝业的光荣属于历史,只有勇于开创才能够未来可期。

三是对蚕丝绸文化和蚕丝绸产业的现代传承、转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蚕学会秘书长沈兴家研究员在题为《创新蚕桑产业 弘扬蚕丝文化——谈江浙蚕桑产业振兴与蚕丝文化传承》的报告中指出:蚕桑丝绸产业是蚕丝文化的载体,稳定蚕丝产业,筑牢产业根基,是传承、创新蚕丝文化的前提;在当前科技、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如何创新思路、稳定蚕桑产业,更好地继承发扬璀璨的中华蚕丝文化,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该报告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一是通过强化产业顶层设计、稳定桑园面积和蚕种饲养数量、实施轻简化机械化工厂化养蚕、加强蚕业科技创新,稳定蚕桑丝绸产业发展;二是建设蚕桑丝绸特色小镇发展蚕丝文化旅游;三是从中小学生养蚕教育实践、大学生蚕丝文化研究与技术创新、蚕丝文化研究社团与蚕丝文化宣传多角度,加强蚕丝文化教育与研究。浙江省发展规划院朱李鸣研究员提交的报告《我省打造国家级“一带一路”丝绸文化交流枢纽的建议》认为:丝绸是中国向世界展示东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桑、蚕、丝、帛、绸”一体的蚕丝绸文化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农耕文化之一,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享有崇高历史文化地位;浙江作为丝绸之府,理应成为传承、发扬蚕丝绸文化的中坚,率先打造国家级“一带一路”丝绸文化交流枢纽,并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举措和建议。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黄凌霞研究员在题为《桑:影响世界的十种中国植物之一》的报告中认为:桑树具有不同于其他植物的显著特点,古人视其拥有神的色彩,“神桑”的形象也得以留存于各种典故与传说中;在当代,随着科技进步,我们对于桑树的各种特性与功能有了更多了解,如何根据桑树的习性发掘其功能,并应用于生产、生活与生态建设当中,需要我们不断发掘、探索。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邱高兴教授在《德清桑蚕文化元素析要——基于浙江省文化基因解码的视角》中指出,德清蚕桑生产源远流长,蚕桑文化内涵丰富,他结合浙江省文化基因解码工程的要求,对德清蚕桑文化中所包含的物质要素、精神要素、制度要素以及语言与符号要素等进行了解析。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学院袁瑾副教授的报告《蚕乡传统节气时序的重构与公共文化建设——兼论蚕桑文化IP化的可能与路径》认为,在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广大江南蚕乡,当代二十四节气传承在现阶段更应传承二十四节气文化,更应该从传统节气时序功能的角度切入,着力于从其与当代社会生活整体性的接续与具体生活层面贴合角度进行思考,以重塑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回应民众文化认同的焦虑感。这一地区传统节会活动的恢复则为节气时序在公共文化生活层面的重构奠定了现实基础,同时复杂的现代社会亦对其公共性、社区主体性等问题提出了挑战。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李建琴教授认为,蚕桑丝绸文化的当代研究,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统一、文化与经济融合、传承与创新并举,以此助力“一带一路”倡议,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湖州学院人文学院刘正武教授的《近代以来湖丝兴衰过程与启示》考察了湖丝产业经历的2次辉煌与衰落,认为2次辉煌都源起于与国际贸易接轨,但2次衰落的不同点在于:前者受到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盘剥和压迫,而后者受到经济体制机制的严重制约;前者衰落后一蹶不振,而后者则凤凰涅槃、浴火新生,在转型发展中出现大量新型产业。湖州师范学院付洪良副教授的《新阶段浙江蚕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一文,首先阐述了“十三五”浙江省蚕茧丝绸行业的发展成效,其次分析了浙江省蚕茧丝绸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最后指出浙江省蚕茧丝绸产业新的发展机遇以及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德清蚕乐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吴炳坤先生则介绍了黄郛夫妇与莫干蚕种场的历史渊源,如推广改良蚕种、创办与维持莫干蚕种场来尝试乡村振兴,同时介绍了蚕乐谷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蚕种、发展蚕丝绸文化研学等经营状况。湖州师范学院刘亚迪博士的《新型桑蚕业的发展前景——基于云豪家庭农场的探索》一文,以湖州南浔云豪家庭农场为例,探讨了其通过科学而有效的探索与创新实践,致力于桑基鱼塘系统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指出要实现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须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道路;着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采取蚕桑多元化发展模式,是振兴蚕桑事业的创新发展之路。德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金杏丽女士的《德清蚕桑业的产业历史和发展对策》,详细地介绍了德清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就创新蚕桑产业发展提出了对策。湖州师范学院讲师、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生张剑的《含山轧蚕花及传承开发刍议》认为,含山蚕花节在其本质上来说是丝绸文化的衍生品,报告以丝绸为开端,以含山蚕花节为对象,分析了含山蚕花节现今所遇到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保护的措施与方法,为含山蚕花节长远发展、拓展丝绸及丝绸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对策。浙江农林大学博士金航峰的报告《基于农业物联网的生态型果桑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介绍了其研究利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建立了果桑大棚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温湿度、土壤肥水和果园实时图像的远程采集;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建立了果桑园精准施肥与灌溉系统等,以期解决目前一些果桑产业开发生产技术落后、劳动效率低、水肥农药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态蚕桑产业发展的要求。

蚕丝绸文化新市论坛的成功举办,为进一步形成专业而广泛的蚕丝绸文化研究学术共同体,推动湖州师范学院教育部蚕丝绸文化传承基地与地方政府、文化机构的密切合作,增强蚕丝绸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动力,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蚕丝湖州蚕桑
东华大学研发出可体内吸收型蚕丝导线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春蚕丝尽便会死吗
湖州出土郡国五铢钱
我的新发现
湖州特色小镇的“特”与“色”
湖州练市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