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基鱼塘的兴起与式微
——从“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说起

2021-03-27李奕仁沈兴家

中国蚕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沈氏鱼塘湖州

李奕仁 沈兴家

(1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江苏镇江 212100; 2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江苏镇江 212100)

镶嵌在江苏、浙江2省之间的太湖,水域面积约2 400 km2,湖岸线全长近400 km。太湖岸边均属江南水乡,而位处太湖东南岸,名冠“吴”字的3个县即吴县、吴江县、吴兴县,可以说是江南水乡的典型区域。3县合计区域面积约5 000 km2,境内河道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桑青麻壮,鱼跃蚕眠,堪称中国最富足的鱼米之乡与丝绸之府[1-2]。

古代虽然交通不太便当,但还是有不少文人墨客给后人留下了描写记载江南水乡蚕区风光的诗篇。本文从晚唐诗人陆龟蒙的“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说起,漫谈唐诗宋词中江南水乡的蚕区风光兼叙平原水网地区的桑基鱼塘,以飨读者。

1 唐宋元明清诗人笔下江南水乡的蚕区景观

“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出自晚唐诗人皮日休与陆龟蒙的唱和诗作《太湖诗·崦里》。陆龟蒙(?—约881年,字鲁望)是苏州人,皮日休(约838—约883年,字袭美)是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咸通十年(869年),皮日休到苏州作苏州刺史崔璞的从事;同年,皮日休与陆龟蒙结识,彼此唱和,世人并称“皮陆”。皮、陆两人就太湖诗唱和了20首,这20首都是皮日休“唱”,陆龟蒙“和”。皮、陆等人的唱和诗集,称《松陵集》,共10卷,由陆龟蒙编次,皮日休作序。

以下是皮、陆两人《太湖诗·崦里》的唱和诗作。

太湖诗·崦里

[唐] 皮日休

崦里何幽奇,膏腴二十顷。

风吹稻花香,直过龟山顶。

青苗细腻卧,白羽悠溶静。

塍畔起鸊鹈,田中通舴艋。

几家傍潭洞,孤戍当林岭。

罢钓时煮菱,停缲或焙茗。

峭然八十翁,生计于此永。

苦力供征赋,怡颜过朝暝。

洞庭取异事,包山极幽景。

念尔饱得知,亦是遗民幸。

奉和袭美太湖诗·崦里

[唐] 陆龟蒙

山横路若绝,转楫逢平川。

川中水木幽,高下兼良田。

沟塍堕微溜,桑柘含疏烟。

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

騃犊卧新茹,野禽争折莲。

试招搔首翁,共语残阳边。

今来九州内,未得皆恬然。

贼阵始吉语,狂波又凶年。

吾翁欲何道,守此常安眠。

笑我掉头去,芦中闻刺船。

余知隐地术,可以齐真仙。

终当从之游,庶复全于天。

山水舟船、桑柘炊烟、牛犊野禽、蚕箔鱼筌历历收入眼底,而且折莲的野禽还想与搔首老翁共语残阳边。这真是一幅天人合一、万物通灵、和谐相处的生动画面。

皮、陆的20首唱和诗所唱和的地点,多在苏州东山、西山一带,说明在晚唐时期,太湖东南岸片区的蚕桑丝织业已经相当发达。

这种类型的诗词,在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时有吟唱。

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任湖州刺史的张文规(生卒年不详,唐河东猗氏人),在湖州任上留下所写的《吴兴三绝》。

蘋洲须觉池沼俗,苎布直胜罗纨轻。

清风楼下草初出,明月峡中茶始生。

吴兴三绝不可舍,劝子强为吴会行。

被称为南宋四名臣之一的李光(1078—1159年,越州上虞人),则留下了《赴金陵舟过霅川偶作》2首。

其一:孤村远浦接微茫,处处经行看插秧。却忆年时住家处,藕花无数绕林塘。

其二:渔舟荡漾逐鸥轻,呕轧缫车杂橹声。却入江淮兵革地,梦魂何似此间清。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是南宋诗人姜夔(1154—1221年,饶州鄱阳人)作的七言绝句,共10首。作者用极其自然逼真的手法,描写他由石湖返回苕溪时,沿途所见的优雅景致。其中第8首写道:桑间篝火却宜蚕,风土相传我未谙。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纻作春衫。

元代湖州籍书法大家赵孟頫的弟子、宫廷画家唐棣(1296—1364年,祖籍钱塘,迁徙归安)在其诗作中写道:吴蚕缫出丝如银,蓬头垢面怎苦辛;苕溪矮桑丝更好,岁岁输官供织造。

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吴门画派创始人的沈周(1427—1509年,长洲即今苏州人),写下《黄溪春早》[3]:一水自西东,春流浩荡通。楼台倒明月,舟楫坐长空。芳草鱼隈合,柔桑蚕户同。作文须记胜,要自太湖翁。

《黄溪春早》中的黄溪,疑是指吴江县盛泽镇的黄家溪村,沈周与黄家溪史鉴为儿女亲家。

明朝陆萱(生卒年不详,画家,沈周弟子)写有《南塘竹枝词》(原载《松陵诗征续编》卷四)[3]:春社人归日半斜,村前犹听鼓声挝。侬家活计年年好,只种桑麻不种花。

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嵇世臣(生卒年不详,归安练溪人)则写下了《归南庄》1首:小雨初晴春暮天,江村蚕事正三眠。频开亭上看花宴,使尽床头卖叶钱。园笋进阿厨玉嫩,溪鳞带子脍系鲜。醉余负子闲行处,桑柘阴连菜麦田。

明朝张季淳(1609—1671年,盛泽镇人,由湖州双林迁盛泽之张氏始祖),在《夜过莺脰湖》(原载《盛泽张氏遗稿录存》)一诗中写道:蠡壳窗边渔火明,扁舟宛如镜中行。料因夜静钟常在,难得波平梦亦清。十里桑麻迷客路,一帆风雨到江城。推蓬回首闲云处,犹忆前溪唱晚声。

明朝俞睦(生卒年不详,无锡人)在《莺湖夜月》(原载《震泽县志续》)中写道:几家茅屋住烟村,桑柘重重映绿门;昨夜莺湖初雨过,渐看新涨入篙根。

张季淳所写的《夜过莺脰湖》与俞睦所写的《莺湖夜月》,大概都是指现今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的莺湖,也叫莺脰湖。相传是吴越春秋时范蠡所游的五湖之一,以其形似莺的脰(脖子)而得名。

清朝周龙藻(生卒年不详,吴江人),用诗作写下了吴江当地当时的景致(原载嘉庆《同里志》卷二十四)[3]:湖光浮动夕阳天,小小村墟思渺然。渔女老凭舟当屋,农夫闲占水为田。荻芦风过洲洲雪,桑柘阴含户户烟。却指江湖刚十里,望中孤塔早高悬。

清朝,文笔与大学士纪昀(纪晓岚)齐名的袁枚(1716—1798年,祖籍慈溪的杭州人),在他50岁时到了湖州,留有《雨过湖州》1首:州以湖名听已凉,况兼城郭雨中望。人家门户多临水,儿女生涯总是桑。打桨正逢红叶好,寻春自笑白头狂。明霞碧浪从容问:五十年来得未尝?

以上所列各朝代的诗作,虽然都没有点明“桑基鱼塘”,但却可使读者在隐约间感受到水里(湖、荡、港、汊、塘)有鱼游弋,岸上(堤、围、基、塍、埂)栽桑养蚕的场景。

2 明朝崇祯年间《沈氏农书》所总结记载的桑基鱼塘概念与内涵

依照现在收集到的文献资料来看,最早总结记载在平原水网地区挖塘养鱼和塘基栽桑、塘泥肥桑养蚕的,当属成书于明朝崇祯年间(1628—1644年)的《沈氏农书》。书中明确记载:“池蓄鱼,其肥土可上竹地,余可雍桑,鱼,岁终可以易米,蓄羊五六头,以为树桑之本”,可取得“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经济效益。但这本书没有得到及时刊印,大约过了60年后,在诸多后人的珍惜保护下才得以面世。

其中出力最大者,是世居桐乡县清风乡炉镇杨园村(今属桐乡市龙翔街道杨园村)的张履祥。

张履祥(1611—1674年),字考夫,又字渊甫,号念芝。张履祥9岁丧父,母亲沈氏,明天启元年(1621年)即10岁时,至钱店渡外祖父家就读。15岁应童子试,成秀才。崇祯三年(1630年),祖父去世;翌年,母亡故,家道中落,与兄相亲相助,勤俭持家,以教书为主,同时研究程朱理学,也亲自动手干些农活,还经常向老农请教和讨论问题。

顺治五年到十五年(1648—1658年)间,他得到了一本由湖州涟川沈氏所作的《沈氏农书》手抄本。书中介绍了一整套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但这并非是沈氏的首创。早在沈氏之前约半个世纪,乌镇人李乐曾纂修过一本《乌青志》,其中就总结了当地农民干田、施肥、育秧等水稻生产技术,这些技术为沈氏所借鉴,并在实践中加以补充。张履祥对此书大加赞赏,他亲自抄录了《沈氏农书》,并奉为种植依据,与家人共同研读[4]。张履祥还对此书加以辑录整理,并根据自身农业实践所得经验,加以详细增补,此即为现在的《补农书》下卷。

而据《元明史料笔记丛刊》中明李诩所撰的《戒庵老人漫笔》第4卷“谈参”条记载,明常熟湖乡的谭晓(也名谈参),因该乡地势低,常有涝患,“乡民多弃田业渔,荒芜田亩以万计”,与兄谭照设法购回,凿池养鱼,围圩植粮,地较高者广种果树,洼者种茭白菱芡[5]。

3 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的兴盛与萎缩

在岭南,另一片水网地区的珠江三角洲南(海)中(山)顺(德)一带,早在明朝初年,因当地地势低洼,农民已开始将低洼地挖深为塘,把泥土堆于四周成基。池塘养鱼,基上栽果或栽桑,形成了所谓的果基鱼塘或桑基鱼塘。至嘉靖(1522—1566年)隆庆(1567—1572年)年间,丝及纺织品大量远销外洋,刺激了佛山等地蚕桑生产的发展,若干果基鱼塘都逐渐向桑基鱼塘转化。到清朝初期,南海、顺德等县已经出现“废稻树桑”“废田筑塘”的现象。到清代中叶,已形成一个以南海县九江、顺德县龙山和龙江等乡为中心,“周围百余里,居民数十万户”的大规模、专业化桑蚕区[6-7]。

据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刊行的《高明县志》记载:“将洼地挖深,泥复四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养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由于有此好处,桑基鱼塘的面积越扩越大。到19世纪末,仅顺德县开挖的基塘就有“十万多亩”,桑地面积达到“三十万亩”以上。通过长期实践,当地老农总结认为,以八担(400 kg)左右蚕沙,可喂养塘鱼一担(50 kg)。

“这种农—桑—鱼—畜紧密结合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中国水乡人民在土地利用方面的一种创造,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建立的人工生态农业的开端。它既能合理利用水利和土地资源,又能合理地利用动植物资源,不论在生态上,还是在经济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效益,赢得了世界的注目[8]。”

1982年,联合国大学副校长、国际地理学会(IGU)秘书长曼斯·哈尔德,在参观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以后就曾说过:“基塘是一个很独特的水陆资源相互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在世界上是很少有的,这种耕作制度可以容纳大量的劳动力,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世界各国同类型的低洼地区也可以这样做。”参观后,还同意由联合国大学资助广州地理研究所在顺德县设立桑基鱼塘观测站,开展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的合作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加上环境污染加剧,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桑基鱼塘出现了3大变化:一是蚕区向粤西、粤北地区转移,二是桑基逐步让位给果基、菜基、花基,三是“四通一平”(水通、路通、电通、电讯通、场地平整)改造为工业与城市用地。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面积急剧萎缩到不足200 hm2,而且还是零星分布于顺德、南海、花都等一些农业观光园内[9]。

4 “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

传统农业模式所面临的危机,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担忧,也得到了联合国有关机构的重视。2002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全球环境基金会(GEF)等国际机构共同发起,设立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又名世界农业文化遗产)。该项目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相关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的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与保护,使之成为传统农业系统可持续管理的基础,从而为世界传统农业模式的发展与保护提供新的思路[10]。这一项目的推出,得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响应。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从2005年开始第一批(5个)授牌,截至2019年5月,共有21个国家57个项目获得GIAHS认可授牌。其中我国有15个项目得到授牌,进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位居世界第1。排第2位的是日本,11个。排第3位的是韩国,4个。排第4位的有3个国家即印度、伊朗、西班牙,各有3个。

湖州市在得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计划启动后,闻风而动,乘势而为,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于2014年开始将“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进行申报。历时4年,终于入选。“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的入选,既是中国蚕桑丝绸行业难得的荣誉,也是一份向世界昭告的责任。

57个项目中,蚕桑只有2个,都在我国。一个是“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2017年),一个是“山东夏津古桑树群”(2018年)。在我国已经入选的15个名录中,浙江有3个(另2个是2005年入选的“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2013年入选的“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占了五分之一。

湖州桑基鱼塘位于湖州市南浔区西部,现存桑地4 000 hm2、鱼塘1万hm2,是中国传统桑基鱼塘系统最集中、保留最完整的区域之一。其中荻港片区桑基鱼塘,位于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占地67 hm2,是湖州桑基鱼塘农业文化遗产的核心保护区。

荻港村紧邻京杭大运河,始建于1 300多年前,鼎盛于清中期。全村6.3 km2,4 000人,村内古迹、景点众多,是个低调而又富有底蕴内涵的历史文化古村[11]。

荻港村的村名,有的资料说是由“倚港结村落,荻苇满溪生”这句诗而来。经查找,得知此诗句系清朝李宗莲所写。李宗莲(1829—?),字在庚,光绪八年(1882年)纂修《归安县志》时任校刊。他的《荻港夜泊》诗作原文如下:依港结村落,荻苇满溪生。黄昏渔火光,不见一人行。西风芦荻秋,系缆天欲暮。隔树见渔灯,知是前溪度。

然而,比李宗莲早近700年的南宋朝经学家、诗人、文学家王质(1135—1189年,字景文,郓州人),就已写过《夜泊荻港》2首。

其一:落日人家已半扉,隔篱问答语声微。桑枝亚路蝉争噪,一似南村割稻归。

其二:野火参差度暗光,萧萧蒲稗自生凉。夜深云上无星斗,古树阴沈觉许长。

可见,荻港这个地方,800多年前就已经出名。如今,荻港已经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的核心保护区。通过保护区多方面努力,建设落成的蚕桑文化博物馆,作为桑基鱼塘系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正在向游人展示桑基鱼塘的形成与发展历史、蚕桑文化与科技成就。

自古就有“苕溪渔隐”之称的荻港,已经获得全国文明村、中国传统古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再加上列入中国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桑基鱼塘)保护区,肯定能将农耕、蚕织、养鱼、农居、美食、文旅等融合起来,向世人展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给农村振兴、蚕桑发展提供示范样板。

全球与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意义与作用,不亚于重要的农业种质资源。一旦社会与市场需要,三阳开泰,春暖花开,就能够扩增、扩繁、扩大、扩展。

猜你喜欢

沈氏鱼塘湖州
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
历史上唯一失踪的皇后
鱼塘的面积
浅析汉阴《沈氏家训》的文化内蕴与当代启示
等候袁世凯
巧建鱼塘
湖州出土郡国五铢钱
植树
湖州特色小镇的“特”与“色”
好多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