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栾川县杨山一带萤石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周边找矿前景分析

2021-03-27张静杰胡电梅陈新立魏凡超

山西冶金 2021年1期
关键词:矿脉萤石矿化

张静杰,胡电梅,陈新立,魏凡超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河南地质局,河南 郑州 450000)

在2016年11月通过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年—2020年)》中,将萤石列入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同时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萤石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的发展增长了对萤石矿产的需求。因此开展萤石矿找矿及成矿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及科学意义。根据王吉平等对中国萤石矿床成矿规律的研究,豫南萤石矿成矿带(ⅢF-7)是我国一个重要成矿带和萤石矿矿集区[1-2],具有很好的萤石矿找矿前景。本文通过对栾川杨山萤石矿成矿特征及规律的研究,对周边萤石矿找矿前景进行分析,以期为下一步找矿提供依据。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研究区位于河南省西部,大地构造位置属于Ⅱ华北叠加造山—裂谷系、Ⅱ-2燕辽—太行叠加岩浆弧、Ⅱ23-3小秦岭—伏牛山碰撞造山岩浆弧,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出露齐全,岩浆岩活动频繁,中生代侵入岩发育,具有长期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在各种构造运动的作用下,形成了一系列近平行的东西向深大断裂,并有一批北东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次级断裂叠加其上。这些具有明显多期性特征的区域性深大断裂与其次级构造,对该地区的构造—岩浆活动、区域成矿作用及矿产的分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3-4]。

研究区成矿区带属于华北陆块南缘成矿区、小秦岭—外方山Au-Mo-W-Pb-Zn-Ag-萤石-重晶石成矿亚带、外方山Au-Mo-W-Pb-Zn-(Ag)-萤石矿田(Ⅲ-63-⑧-11)内[5],内生矿产有钼、钨、铁、硫、铅、锌、金、铜、萤石等。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研究区出露地层简单,仅有第四系。分布在胡沟、桃园沟、大干沟、小干沟沟底及缓坡处,属冲积及坡积砂砾石层,厚度0~5 m不等,研究区地质矿产简图见图1。

2.2 侵入岩

研究区大面积出露合峪花岗岩基中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赋矿围岩。高昕宇等研究认为合峪花岗岩基形成时代为燕山晚期早白垩世,同位素年龄为148.2 Ma至135.3 Ma[6]。研究区所处岩体是合峪超单元6个单元序列中第三个单元,该单元为含中斑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呈岩株状产出[7]。

图1 研究区地质矿产简图

2.3 构造

研究区处于区域性断裂马超营断裂以南、庙子—车村—赵村断裂以北。区内褶皱构造不发育,断裂构造发育。受区域构造作用的影响,研究区发育北西向F1和F3、北东向F2和F4两组断裂,均以矿化蚀变破碎带的形式出现,断裂性质以压扭性为主、张性为次。断裂与萤石矿化关系密切,是本区萤石矿化的主要导矿和容矿构造,具有典型的构造控矿特征,各断裂特征详见表1。

表1 矿区断裂特征一览表

3 矿体与矿石特征

3.1 矿体特征

研究区有四条规模较大矿脉,圈定五个矿体。分别为Ⅰ1、Ⅱ1、Ⅲ1、Ⅲ2和Ⅳ1号矿体。矿体的空间分布、形态特征和产状变化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呈脉状或似层状产出。矿体顶、底板围岩均为黑云二长花岗岩,二者界线清晰。矿体形态较为规则,厚度较稳定,现将各矿体特征进行描述:

Ⅰ1矿体赋存于北部Ⅰ矿脉东南段,矿体呈脉状,沿走向和倾向呈舒缓波状。矿体走向长210 m,最大斜深183 m。倾向300°,平均倾角65°,局部55°或70°。

Ⅱ1矿体赋存于Ⅱ矿脉北东段,向北东被第四系覆盖。矿体呈脉状,沿走向和倾向呈舒缓波状。矿体走向长220 m,最大斜深115 m。倾向220°,平均倾角60°,局部55°或75°。

Ⅲ1矿体赋存于Ⅲ矿脉北西段。矿体呈似层状,沿走向和倾向呈舒缓波状。矿体走向长616 m,最大斜深342 m。倾向220°,平均倾角70°,局部65°或80°。矿体厚度具有东厚西薄和局部地段膨大狭缩之特征。

Ⅲ2矿体赋存于南部小干沟以东Ⅲ矿脉南东段。矿体呈似层状,沿走向和倾向总体连续分布,但局部存在无矿段和分支复合特征。走向长812 m,最大斜深543 m。倾向205°,平均倾角70°,局部60°或75°。矿体厚度具有中部厚两侧薄和上薄下厚之特征。矿体顶、底板围岩多为矿脉中的萤石矿化碎裂岩,部分地段为黑云二长花岗岩。矿体与前者多呈渐变过渡关系,与后者界线清晰。

Ⅳ1矿体赋存于南部Ⅳ矿脉的中段。矿体呈脉状,沿走向和倾向呈舒缓波状。矿体走向长288 m,最大斜深159 m。倾向145°,平均倾角70°。

3.2 矿石特征

矿石类型以萤石—石英型为主,次为石英—萤石型,局部见透镜状分布的萤石型[5]。矿石矿物主要为萤石,局部见有滑石和石膏。萤石以紫色为主,少量无色、白色和灰色,局部见淡绿色、绿色。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绢云母及少量方解石等。

矿石有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自形粒状结构、粒状集合体结构及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总体有紫色粒度细、绿色粒度粗的特征。矿石有块状、条带状、细脉—网脉状构造,局部可见角砾状构造。

构成矿石的化学成分主要为CaF2和SiO2,w(CaF2)一般在45%左右。其他化学成分由少量Al2O3、CaCO3、K2O及Na2O等组成。矿石中有害杂质为S、P,含量低,符合萤石矿品级要求。

4 矿体围岩及蚀变特征

研究区5个矿体中,Ⅰ1、Ⅱ1、Ⅲ1和Ⅳ1矿体顶、底板围岩均为黑云二长花岗岩;Ⅲ2顶底板直接围岩有萤石矿化碎裂岩和黑云二长花岗岩。围岩为黑云二长花岗岩时,与矿体界线清晰;为萤石矿化碎裂岩时,与矿体呈渐变过渡关系。围岩蚀变仅限于构造破碎带内,呈线型分布。主要蚀变特征类型为硅化、绢英岩化、碳酸盐化等。

5 矿床成因

研究区位于王吉平等所圈定的豫南萤石矿集区内[1],根据我国萤石矿床成因类型分类研究[2,8-10]。研究区矿体分布在燕山期合峪花岗岩基内,侵入岩体对成矿的控制作用明显。矿体呈脉状、似层状赋存于断裂构造破碎带内,赋矿断裂以北西向为主、次为北东向,具有断裂规模大、构造岩发育、蚀变强且矿化好的特征,断裂为成矿热液提供了有利空间。近矿围岩蚀变主要为中低温热液条件下形成的硅化、绢英岩化及碳酸盐化。综上特征,研究区矿床为中低温热液成因。

6 找矿远景分析

研究区成矿区划位于外方山Au-Mo-W-Pb-Zn-(Ag)-萤石矿田内,同时根据王吉平等对中国萤石矿主要矿集区及资源潜力研究[1]及邓红玲等人对豫西萤石矿产资源的研究[11]。通过对比研究区周边已经发现千洋沟、砭上、马丢、柳扒店等大中型矿床,此类矿床主要集中分布在合峪花岗岩基内部,矿床成因类型均为热液充填型,矿体主要产于花岗岩基内部的北西、北东或近东西向断裂带中,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常呈陡倾斜脉状、网脉状或条带状,围岩蚀变为高岭土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因此认为该区寻找萤石矿床潜力很大。

猜你喜欢

矿脉萤石矿化
复杂低品位伴生萤石高效回收技术研究与应用①
江湖:非虚构写作的新“矿脉”
柚皮苷对早期釉质龋再矿化的影响
大麦虫对聚苯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和矿化作用
基于复合胶凝材料的CO2矿化养护实验研究
构造叠加晕法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以河南小秦岭杨砦峪金矿床S60号矿脉为例
玲珑金矿田煌斑岩与矿脉关系的探索及应用
构造对河南南召县观音庙萤石矿的控制作用
铁矾渣中有价金属的微生物矿化-浮选回收可能性和前景
奇妙的萤石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