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索

2021-03-27杨小庆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4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课程思政

杨小庆

摘要:“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大背景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本文以工科课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为例,探索课程思政融入的路径及融入的具体方法,解决教学中课程思政融入的痛点问题。

关键词:课程思政、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施路径

引言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同年12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特别是统筹推进课程育人,以此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高等教育突出育人功能,通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可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教育格局。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工程类专业必修的理实一体化课程,面向高职大二学生开设。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自动控制系统调试及维修工程师工作岗位,根据岗位中有关检测任务的职业技能要求,选取不同功能传感器的典型工作项目,每个模块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通过讲练结合、学做相辅、融汇贯通,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具备严谨踏实规范协作的职业素质,具备能根据控制系统需求选用合适传感器的能力,为后续自动化生产线综合实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一、高职工科课程思政面临的问题及现状

高职工科专业教学目标是培养适应国家需求、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面广、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技术型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多样化和实用型高职人才需求逐年增加,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出在职业素养、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工匠精神等方面都适应工作需要的人才。就给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

长期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形式。高校思政教育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就目前现状来看,高校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协同育人的格局尚未有效形成,高校思政教育仍存在“孤岛化”困境。目前高职工科专业存在着专业课教材中没有明确构建“思政育人”模块;教学目标中立德树人价值引领不明确;教学进度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度不足;教案存在对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不彻底、不全面;少数教师对教案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不够重视;课堂教学没有始终贯彻课程思政理念;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考核内容与思政育人理念联系不紧密,考核内容不全面及评定方式单一等一系列问题。“三全育人”大背景下,如何实现专业课“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是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关键问题。

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思政实施推进

(一)构建“六三一”思政课程体系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立足专业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培养,凸显教师身正为范的示范引领作用。结合课程特色,构建“六三一”思政课程体系,即“六大传感器、三条思政线、一个学生中心根本点”。使用多元化的思政育人形式,实现德融教学,促进学生专业培养、职业素养、道德素质的提升。“六三一”课程体系如下图1所示。

“六大传感器”即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将“工匠精神”、“行业发展史”、“中国制造202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质量意识”、“6S标准”、”劳动教育”等融入课程内容,构建课前“人物故事”、课中“工程案例”、课后“行业动态”的“三大思政主线”,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爱国奋进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强化社会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工匠精神。

(二)深挖教学内容思政元素

对接《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六大传感器”教学项目,深度挖掘思政元素,课程教学内容与德融教学的深入融合。如压力传感器的人物故事中挖掘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引申应变传感与屈伸哲理(能屈能伸是一种谦和与包容);温度传感器的工程案例中引入大棚种植蔬菜,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了解智能化农业发展,科技发展带给新农村的新变化,国家出台的惠农新政策,提升广大农村学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气体传感器的行业调研中要求学生调研酒驾等相关法律,增强学生法律意识等。

三、总结与反思

本文针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探索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路径,通过构建“六三一”课程体系,采用“人物故事”、“工程案例”、“行业发展动态调研”贯穿全课程的思政融入形式,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与往届学生相比,学生出勤率、抬头率和学习效果均有所提高。课程结束后,我们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普遍认为本课程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内容有益有趣,非常认同本课程在德融教学中的尝试。在课上课下,学生发言、提问、讨论的人次明显增多,与老师互动更加频繁,不仅仅与老师交流学习方面的困惑,还包括情感、人生规划等方面;作业完成态度认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高涨,90%以上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本课程的交流讨论、课堂展示和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

但课程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课前设计电路图效果不理想,课后调研报告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下一步教学开展中可采取完善课程资源,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加大课前理论基础知识指导和课后调研报告撰写能力培养等措施。总之,德育融于专业教学是双赢的行为,即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和品质,又提高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认可度和参与程度。

总之,德育融于专业教学是双赢的行为,即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和品质,又提高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认可度和参与程度。

四、参考文献

[1] 程丽娟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设计[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1(1):162-163.

[2] 郑永廷.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若干思考-学习習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思想理论教育,2017(1):4-9.

[3] 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4):44-45.

[4] 张华,董骁.传感器原理课程中思政教学的路径初探[J].福建电脑,2019(9):35-36.

[5] 黄俊,季燎原.专业课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20(9):32-33.

[6] 王令群,袁小华.融入思政教育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9(30):30-31.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审美课堂: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