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2021-03-27赵利兵

新视线·建筑与电力 2021年10期
关键词:建筑安全建筑结构结构设计

赵利兵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取得进步的前提下,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获得了客观性的突破,推动了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美化了人们的居住环境,给人们带来了更好的居住体验。但是建筑行业在不断壮大的时代背景下,建筑结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加强对结构设计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设计,强化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水平,完善施工技术,避免施工现场和未来的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问题,为人们的居住安全提供最坚实的保障。文章将对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设计;建筑安全

1建筑结构安全性概述

在建筑学的众多学科中,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综合了很多知识领域的学科,综合性比较高。例如在进行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中,需要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进行计算,此时就需要运用建筑学中的物理公式和力学公式进行计算。除此之外,为了确保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需要考虑到整个建筑的形体情况和位置情况。正是因为对建筑物结构的要求标准比较高,设计人员需要在建筑物的初期结构设计阶段就加强对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运用精密的公式和理论知识确保设计出来的建筑物结构具备足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除此之外,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建筑材料的使用,确保施工原材料符合建筑物的承重标准。施工技术也是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确保设计出来的结构能够在未来的实际施工中具备一定的可执行性,能够完善的运用到实际施工中,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2我国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抗震性

抗震性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点考虑要素。近些年来我国部分城市地震现象频发,给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于建筑的破坏也比较严重。因此,自然灾害的频发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设计标准,只有在根源上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才能减少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安全隐患。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规范来约束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其中明确指出建筑物在遭遇大型地震时要保持百分之二的不倒率,中型地震要保持在百分之十的修理范围,小型地震要保持在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不损坏性。尽管有国家的相关规定,但是目前我国的设计单位对于建筑抗震设计还是不够重视。尤其是北方这样的平原地区出现地震现象的概率比较小,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意识比较缺乏,在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没有加入抗震性能的设计,导致建筑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分为两个,首先是我国的地震频发区域存在差异性,其次就是个别的施工单位为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减少在施工阶段使用的钢材用量,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变差,从而加大建筑安全隐患的风险。

2.2建筑结构设计缺乏科学性

建筑设计行业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设计人员的水平还是存在着参差不齊的状况,在实际的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缺乏完善的设计经验和理论知识,使得设计出来的建筑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个别的设计人员更是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设计的过程中只注重建筑物的外观美感,忽略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还会常常出现只考虑个人和公司利益而不顾建筑物质量的情况,导致建筑结构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质量上的问题,将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2.3设计内容复杂

目前我国的城市建筑与国外的发展经验相比,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因为起步较晚,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上并没有完善的实践理论来提供有效的支撑,大多都是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经验,所以还缺乏与我国实际需求相适用的建筑结构设计软件技术,这些都是当前阻碍城市建筑结构设计发展的重要阻碍。因为城市建筑结构中所设计的内容复杂,工作量也非常巨大,而且我国现在的软件技术在主动变量和被动变量的区分上还是有着很大的困难,并不能安全得到实现,当前所做的,只能够求出相对优质的解,这项问题应该被人们所关注,寻求科学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解决。

3优化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措施

3.1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计

建筑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行业规范标准也在不断地优化,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过程中,应该了解目前我国对于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全新规范标准,确保建筑结构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优化建筑物的质量,从根源上杜绝建筑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提升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除此之外,若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结构设计不具备足够的安全性,需要及时地提出并作出整改,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降低未来出现安全隐患事故的概率,确保建筑物的质量,从而提升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水平。

3.2提升设计人员的抗震意识

设计人员对于整个建筑物结构的设计工作来说具备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因此为了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优化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质量,首先需要强化设计人员的抗震意识。加强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视程度,针对结构设计中的每个细节工程都加以重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也需要跟随施工随时掌握施工阶段的动态化信息,若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发现了设计方案不合理的地方,需要及时地针对实际情况对设计方案作出整改,避免出现结构设计上的问题。设计人员需要打破传统的设计理念,根据每个城市不同的地质特点和居住需要设计出最完善的设计方案,同时根据人们的生活需求提升建筑结构的现代化水平,从而提升整个建筑物的设计水平,优化建筑物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3.3提升建筑结构的合理性

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除了需要遵循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还需要积极地将新兴技术运用到设计工作中,提升整个建筑结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我国科学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除了让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更加便捷之外,还给设计软件带来了创新性的突破,与传统的设计软件相比,具备更强的合理性和模拟功能。设计人员在掌握基础的设计理论知识基础上,还需要掌握基础行业内最先进的设计软件,将这些软件合理科学地运用到设计工作中,不但能够使得设计工作更加地高效,还能够加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除此之外,信息化时代行业内的交流和沟通也越发频繁,所以设计单位加强与科学技术机构的合作,对设计软件不断的进行优化,促使建筑结构设计取得创新性的突破。

3.4设计软件的创新

建筑领域的高速发展之下,使得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在逐渐提升,同时也导致了建筑结构设计的难度比较高,内容也更加的复杂,这就对于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需要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目前很多的设计人员都难以达到这一要求,进而导致了建筑结构设计存在很多的问题,无法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比如建筑结构设计中力学模型选择不合理、设计要求比较低等,没有准确的计算建筑结构承载性能,进而导致安全性较低,基于此,建筑设计单位要加大力度进行人员培训,使其能够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以提升建筑结构设计水平,全面的带动整个建筑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优化,需要设计单位加强对设计标准的控制工作,严格地按照我国建筑结构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加强对设计软件和新技术的运用,提升设计人员对抗震性能的重视,根据施工项目的详细情况优化设计方案,将建筑物的安全性能放在设计工作的首要位置,这样才能确保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取得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乔玉瑞.对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8(07):102+105.

[2]何萌萌.试论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江西建材,2015(04):18-19.

[3]周其艳.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7):83-84

[4]苏红艳,张龙.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有效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居业,2015,22:141+143.

[5]潘春帆,刘家海.建筑结构设计中关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6,23:53+56.

猜你喜欢

建筑安全建筑结构结构设计
基于可靠度的沥青罩面结构设计研究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普通框结构设计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指南
关于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分析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分析研究
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理论与实践
建筑结构的加固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