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校本研修强化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2021-03-27金颖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研修教师队伍青年教师

金颖

大连博思中学建于2012年,学校现有教职员工93人,其中专任教师90人,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6.8%,研究生学历教师47人,高级教师26人,市区级骨干教师20人,区级品牌教师1人,新上岗教师17人,5年内青年教师22人。其中,35周岁以下的教师56人,占全体教职员工的60.2%,5年内的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的有11人。由此可见,我校教师队伍整体呈年轻化,有干劲、有想法,但经验和阅历相对不足。因此,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校本研修工作的“六环一体”

博思中学校本研修工作坚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思想,以学校的“在体验中找到自信,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办学理念为指导;结合本校师资结构,统筹规划、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以全面提升教师素养为核心,探索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任务驱动“六环一体”的校本研修模式。此模式具有自主性、探索性、互动性、实践性特点,是在学校、教师需求的引领下,以展示交流为载体,以任务为主线的“发现问题—了解需求—明确任务—自主学习—群学交流—展示分享—再发现问题”的封闭循环研修模式。

基于“六环一体”校本研修,博思中学旨在把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成一支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教师队伍。学校以具有良好强健的身体素养、健康过硬的心理素养、崇高无私的道德素养、完备专业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为标准,逐步促进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立足校本,学校推出的“两段”“四项”体验式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模式体系,我校采取分段式培养,发展阶段为1~3年;升华阶段为4~5年,四项具体目标如下。

(一)身

学校利用各种途径增强教师的身体素养,让教师具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强健的体魄。

(二)心

学校重视教师的心理素养,让教师拥有健康的心态、完整的人格,用平和、积极向上的心去面对学生和今后的职业生涯。

(三)德

学校力求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让教师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关心集体、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四)技

学校要求教师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拥有全面掌握并处理教材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科學研究能力、创造及自学能力。

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一)开展多种培训,提升师德水平

1.师德培训

每个月学校都会定好专题,对青年教师进行师德方面的培训,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升华青年教师对师德的认识,传递正能量;每学期都要与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通过网络、讲座、观看微视频等多种形式定期对全校教师进行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等理论的培训。

2.党建培训

利用“大手拉小手”“党员群众一帮一”等党建传统项目,学校让党员和群众之间结对子,共同提高,充分发挥青年教师中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每个月的党员例会,我们都会让党员们将精神传达给同年级组的青年教师,培养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工作的思想,帮助他们牢固树立爱岗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3.树立典型

我们在青年教师中树立师德典型,在评选骨干班主任、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等荣誉时,大力向青年教师倾斜,提高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4.博思论坛

学校在每学期末举行博思论坛,大家精心准备,畅所欲言,将一学期内眼里看到的、亲身感受的和内心受到触动的一些优秀、感人的事迹和感悟在全校教师面前展示,促进学校良性发展。

(二)提供多边互动,发展专业能力

1.教学大赛

学校坚持在每年11月举行一次“博思杯”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比赛内容有说课、板书等,教师现场答辩,开展限时教学设计、反思等多项比赛,由青年教师参加比赛,学校领导及各大教研组长组成评委组,让每位青年教师至少历经3届大赛,在比赛中提高自己,快速成长。

2.校本研训

为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以集中研训和自主学习两种方式定期开展专题式培训,通过研讨课、自录课、论坛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技能的提升。

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录播室,让每位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两节录像课。一种是由领导和同学科教师进行评课、指导。另一种课为录播课回放的形式,教师录完后看自己的课,写好反思并上交。同时,每位青年教师都要做好模拟试题,语文、英语教师仍然要写好“下水文”。全体青年教师坚持每周做一套中考题,写好反思并上交给副校长。

学校充分利用备课组、教研组集体智慧搭建各种平台,助推青年教师成长。每学期都有不同主题的备课组、教研组活动,例如“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模式、有效作业研究、复习课的有效性、课堂德育渗透等,形式上有骨干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青年展示课、青年教师备课组磨炼课等,使青年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

3.离岗研修

我们选择合适时机派教师外出学习经验,提升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有效利用中学特色联盟学校的有利资源和每月市、区教研活动,让教师学习提升。

4.师徒结对

学校每年度都进行师徒结对,要求师傅和组长担负起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重在指导青年教师的备课、上课、评课、出卷、批改、辅导等教学常规;要求工作两年内的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写好详案,认真做好个备;尽量保证每节课都是先听课后上课。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双周至少听三节同组青年教师的课并给予指导。

5.跨学科教学

我们让大多数青年教师参与到“体验反思课”“校本选修课”“班级文化展示”等诸多校本特色课程和地方课中,培养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在课程组织、设计、规划实施和跨学科教学方面,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智慧和才艺。

6.网络研训

学校还借助信息技术,扩大网络研修优势,紧紧依托“大连教师网”“甘井子区教师研修平台”“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以及学科教学研讨QQ群等平台提升教师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强化ftp的资源库建设,创建青年教师成长档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搭建多样平台,提高心理素质

1.拓展式训练平台

学校不但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区里的拓展训练,还定期在校内组织拓展训练,使教师跨越“心理极限”,体验团队的巨大力量,增强团队成员的责任心与参与意识,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和群体合作意识。

2.“一课一席谈”平台

学校领导全面对青年教师课堂开展跟踪指导,听“推门课”,看“常态课”,检测评估并提出有效的意见和建议,促使其快速成长。学校还不定期聘请区教研员到校听课指导,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开展课例研究活动。

3.校本必修课点评和演讲平台

学校搭建展示舞台,为青年教师提供锻炼机会。在校本必修课“才艺三十分”和“国旗下传统文化”展示舞台上,在学生展示交流后都会安排一名青年教师进行点评和演讲。对于工作三年内处于“发展”阶段的教师,我们提前告知上课的主题,便于教师提前准备好,再去点评。而对于工作三年以上处于“升华”阶段的教师,我们则现场随机点名点评,目的是培养青年教师的胆识,锻炼青年教师的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提高其心理素质,使其树立良好心态,为今后的各项赛事做好储备。

4.各类竞赛平台

市、区各部门会定期组织各项考核和比赛,学校采取多边互助的方式助力青年教师,让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使其在體验中成长,在活动中收获。

5.读书交流平台

我们鼓励青年教师多读书,读好书,每学期至少读2本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书籍,学校会为青年教师选择合适的书籍,有计划地让青年教师分阶段阅读并做好读书汇报,及时开展读书论坛活动,汇报读书感悟并将所学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

三、组织多项活动,增强身体素质

(一)每日定时锻炼

学校充分利用大课间组织青年教师开展踢毽子、跳绳、跑操等一系列强身健体活动,让教师走出课堂,活动筋骨,使教师的身体素质得到更好的锻炼,从而积极投身教育工作。

每天中午为学校体育馆开放时间,教师可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放松身心,进行一些有益健康的运动。

(二)工会活动

工会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提高教师素质,促进队伍建设,增强民主意识,关心教师生活,积极开展各种有益活动,例如排球赛、踢毽比赛、拔河比赛、接力赛等。校运动会为教师设置多个项目并鼓励不同项目由不同教师参加,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三)区级比赛活动

学校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区里举行的排球赛、羽毛球赛等活动,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升教师的体育素养。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研修教师队伍青年教师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