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与发展分析

2021-03-27吴国明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9期
关键词:应用与发展创新模式建筑工程管理

吴国明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与发展

无论是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想要站稳脚跟都必须通过创新,不断的调整自我的步伐,从而迎合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对于建设单位而言,更加需要以提升管理形式为媒介,使得企业的发展方向能够更具先进性,经营步伐更具适应性,从而提升各项工作的管理效率,改善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通过创新管理的模式,展开一系列的应用策略,也使相关制度能够得到落实,才能够真正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从而使工程的进度、施工建设的安全性和工程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得到把关。

一、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概述

在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当中,创新模式指的是通过构建以及实行全新的管理体系,利用科学的技术,从而使得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效率的提升,促进工程施工建设的整体质量,把控施工建设的进度和安全,以推动建筑工程的发展为目标,来调整相关工作的模式。

二、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现状

建筑工程的劳动体系数量较为充足,而劳动力也相对较为低廉,基层的工作人员整体的业务水平不高,专业知识欠缺,导致对基层工作者的培训工作显得极为重要。所以相关部门应当就于该点加强对施工技术工作者的技能培训,使得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能够得到提升,就工程施工岗位的专业需求,做好岗位的建设工作,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满足良好的施工建造效果。但是我国有许多施工建设单位在开展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时,没有一个较为先进的培训形式,而且管理的理念大多出现了偏差,使得管理的模式没有进步,仍旧沿用老一套的流程。而老一套的培训形式和管控方法已经不适合现当代的建筑工程施工建造,使得工作人员在完成管理方针时,落实的程度不够,手段过于低劣,达到的效果也无法满足预期,对工程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也无法与时俱进。導致基层工作者的技能水平不过关,施工建设时则更加无法按照国家和社会各界对于建筑建造的需求来满足施工的标准。而且随着市场的发展,建筑工程在开展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涉及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现场的设备调度等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个过程要求管理工作者具备较为高度的责任感以及专业的工作状态,才能够完成管理流程的控制,但是现在有许多施工建设企业在管理的模式上往往无法及时更新相关内容,也无法迎合施工建设项目的需求来做好调整,使得管控的水平整体不高,而建设单位总体的经济效益还有待提升[1]。

三、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

3.1建筑管理观念的有效调整

建筑工程的建设单位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应当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战略,更新管理的理念,从而使得管理理念能够基于战略目标做好调整,避免落后的管理理念给工程施工建设过程带来的阻碍,导致施工单位在执行相关内容的过程当中出现偏差,而偏离了工程建设的目标。建筑工程的管理理念创新已经成为了一个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前提,首先,施工建设单位需要对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以此为基础来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在建筑工程的单位承包相关项目时,应当清楚自身为履约者的角色,从而对有关的管理工作予以责任的承担,使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得到明确。团队的内部高层也应当具备创新精神,以推动理念创新为目标,使得施工团队的相关工作者在执行管理任务时,能够根据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不断丰富个人能力,从而拥有创新意识。在落实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勇于突破,敢于创新,不断学习创新的知识,才能够拥有创新的能力和可能性,使企业能够得到长远发展[2]。

3.2管理办法的创新

管理办法的创新重在强调对管理模式的更新,使得企业的管理内容能够基于企业的发展方向做出有效的调整,而且施工建设单位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来相对应的调整管理的步伐,才能能够在最终获得更加理想的管理效果。

3.2.1技术管理方法创新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而言,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为了能够使得工程管理的效率得到提升,打造高质量的工程建筑成品,必须要使施工建造人员的技术手段得到有效的革新。通过掌握先进的技术应用形式,使得建设团队技术管控的相关工作能够得到加强。对于基层的技术岗位工作人才,必须要通过岗前培训和技能考核,确认工作人员的工作实力,才能够让其在岗位上发挥功效。按照专业的标准,满足工程设计的方案,完成专业化的施工操作。而且在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管理团队有义务对施工人员的工作状态进行保障,通过创新管理的办法,使得技术工作者的监督管理工作更具实效性和专业性[3]。

3.2.2成本管理方法创新

为了使得工程施工建设的整个过程更具经济效益,在开展工程质量管控时,还需要做好成本的控制工作。成本会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对成本的管理也是对整个工程建设的工序管理。通过成本控制,考虑在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应用形式,能够使得成本管理在建设费用的计算方面更加的合理。在实际施工建设时,也能够按照成本控制的计划,完成财务支出,做好对施工建设质量的把控工作。也将信息进行流通,使得施工的整体控制力度得到加强,发挥成本管理机制的有效作用,从而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建造过程整体的经济效益。

3.3管理手段创新

现如今信息技术的融入度已经越来越高,无论是人们日常的生活还是工作,而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进行工程管控期间,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能够实现现代化的管控,从而使得工程管理的效率得到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相对较为系统,且相关信息过于繁杂,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完成管理效率提升以及信息储存的过程,使不同的管理环节能够更具连贯性。通过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也能够使得工程管控的体系得到健全,相关环节的运行更具连接。也使信息能够在流通和共享的过程当中,得以提高整体的效率,从而在管理手段方面得到创新,使得管理的过程更具科技性和专业性[4]。

3.4管理体制创新

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学会在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创新,确保施工的建设人员能够根据管理体制的各项标准,完成施工建造的内容。在创新管理模式的过程当中,应当根据管理体系最终运行状态,做好革新工作。要迎合市场的发展趋势,根据建筑市场的需求来调节管理体系,比如对一些大型的工程而言,为了能够确保施工建造的管理流程更具专业度,应当专门建立管理部门并且细化管理部门的岗位和职責。而一些小型的建筑工程可以将建筑工程单位的管理工作划分给施工企业。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来调整管理的步伐。除了总体的管理策划之外,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应当在制度方面有所创新,通过建立法人制度、产权关系制度等,提高相关工作的明确度,也能够强化管理的效率,提高管理的水平[5]。

四、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趋势

对于建筑单位而言,未来的发展趋势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单位管理的内容。由于每一个建筑工程单位的资金、实力和技术能力都具备一定的差异化,所以为了能够调节工程施工建造的质量,就必须根据建设单位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市场的方向进行调控。现在的信息技术发展也能够使得工程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得到提升,应当善于利用计算机技术,使企业信息化的程度有所提高。建筑行业的管理也能够在各种技术手段应用的前提之下,得到不断的发展,掌握未来的产业结构,并且大胆的创新,寻求新的管理模式,以融合科技手段,解决效益问题,提升整体的管理质量。使得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建筑工程单位开展具体项目建造时,群众的需求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然而群众的需求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具备着多样性的特点,所以很难满足群众的全部需求。而要根据一个项目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来综合考量,才能够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根据这些现实因素展开模式的创新,才能够使得管理的过程更具适应性,也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居住者的使用需求,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建造更具实用性[6]。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工程的单位而言,想要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可持续的进步,就必须要通过工程管理的创新,提升管控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使得建筑单位能够得到专业能力的提升和经营步调的调整。建筑单位在开展工程施工建设时,也更能够自如的调整工作的步伐,保证最终建筑产品的质量,从而打造好建设的口碑,使得团队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现当代社会对于建筑工程建造的需求[7]。

参考文献

[1]宋俊红.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4):161-162.

[2]孙 巍.解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9(23):195-196.

[3]许 勇.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居舍,2019(20):157.

[4]吴 旋.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四川水泥,2019(7):180.

[5]吴若绮.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 计,2019(12):253-254.

[6]王铁军.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18):129.

[7]闫景东.试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居舍,2019(15):3.

猜你喜欢

应用与发展创新模式建筑工程管理
积极推进BIM设计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分析
智能家居在未来居住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浅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智能控制技术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的具体方法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