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角下乡村微景观打造相关问题探究

2021-03-27罗启树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5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问题

罗启树

摘要: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乡村微景观建设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在此阶段,不仅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多方面发展,还需要对乡村角落环境进行彻底改变。这就需要在不改变乡村特色风情特点的同时,创新思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乡村微景观建设。比如可以从乡村房前屋后、街头巷尾这些角落着手,对这些地方进行设计,将这些废旧的墙面、旧屋,以及废旧砖瓦等进行改造,利用颜料笔墨将其涂绘成有文化气息的艺术墙垛。在这个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人工干预,尽量保留自然痕迹和原来的面貌,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整完善,让其变得更加有文化底蕴。与此同时,在对乡村微景观建设规划过程中,要注重当地特色,如当地的生态大环境、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精神等。

关键词:生态文明;乡村微景观;问题

引言

微景观是指在有限的小尺度空间里,按照艺术构图原理营造微地形、布置微型植物、点缀摆件小品等景观元素组成的以观赏为主的微缩园林景观。按照构成的形式和素材进行分类,常见的类型有:微景艺术盆栽(也称之为容器园艺)、微花园、微菜园、微果园和微景小品等。其特点是:主题明确、艺术性强、尺度空间小和富有趣味性,部分微景观具有产品属性。近年来,微景观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有微景观创意设计工作室、生产微景观资材的企业、营造微景观的服务企业和经营微景观的实体店,这些微景观产业链都可以融合到乡村产业振兴中,促进乡村产业的发展。

1乡村微景观打造的重要性

乡村独特的微景观生态环境是与众不同的,应该将这类的乡村文化保留下来,彰显乡村特色文化气息。乡村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魅力,乡村和城市在微景观建设中的文化底蕴也有明显的不同,应针对乡村实际情况,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乡村微景观生态环境。同时,微景观建设带来的效果也能潜移默化改变村民的看法。作为乡村微景观建设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村民们的力量是强大的,对村民们进行合理的引导,能够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微景现建设过程中,让村民与微景观之间建立联系,使微景观成为“与村民有关”的东西。

2村民参与乡村微景观改造的必要性

2.1微景观在营造特色乡村旅游景观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旅游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新兴产业,文化和旅游部积极推动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打造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特色乡村旅游产业离不开特色乡村旅游景观,基于微景观具有艺术性强和主题鲜明的特点,在营造特色乡村旅游景观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微景观小品,在创意设计中融入田园风光、乡村生活场景、民风民俗、古迹遗址、村落景观等乡村文化元素,使微景观具有浓郁的乡土韵味。把微景观应用到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形成乡土文化浓厚的村落景观,使微景观成为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民宿和休闲农庄是乡村旅游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微景观重要的应用场所,利用微景观营造出乡村的、本土的和特色的乡村特色景观,可以使游客体验到乡村民宿和休闲农庄的特有乡村文化魅力。

2.2是实现村民有效参与民主化的基础

党的第十九次报告说“民主的真正字是人民可以就他们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谈判”。农村微观景观转型中,农村社区的景观取决于乡村民主的更大参与。村民对农村社区意识变化的认识有助于改变农村的景观。一方面,提高认识改变了传统设计师单方面交流的方式,使村民、设计师和政府能够共同参与实现共同的治理效果。另一方面,村民参与微观景观是提高他们的民主意识。在农村微观景观重组过程中,设计者和政府应广泛听取村民对农村景观的抱怨和意见,提高他们的参与能力,就村民的参与形成共识。

2.3微景观有助于园艺产业的提档升级

微景观的主要园艺产品是微景观艺术盆栽,如组合盆栽、盆景和盆栽小品等,与一般园林花卉盆栽产品相比,观赏性和趣味性都很强,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对微景观艺术盆栽不断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其创意设计水平越来越高,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可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的生活需求和各种场景应用,如家庭装饰、高档写字楼办公室、会客室、墙体装饰柜、前台及电梯厅等节点位置都可以成为微景观艺术盆栽的应用场景,因此,微景观艺术盆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基于微景观艺术盆栽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把微景观艺术盆栽作为一个园艺产业融入到乡村产业振兴中,可以提高乡村园艺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促进乡村园艺产业提档升级和乡村就业,提振乡村经济,使乡村园艺产业保持持续性的发展。

3乡村微景观打造的有效途径

3.1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要想在最大程度上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就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这是建设美丽乡村最重要的基础条件。因此,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時,还要增强村民们的环保意识。如将生活用水二次循环利用、用绿植美化住宅入口、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等,只有将一些合理的方法与乡村独特的人文景观、乡土人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旧物、废地的利用。与此同时,在对乡村进行微景观打造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要对周围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减少各种突发情况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减少资源浪费,这样可以进一步延续乡村微景观的建设改造,并且可以保持村庄的良好生态环境。

3.2创新引导手段,激发村民参与热情

以往村民在乡村规划设计中较为被动,往往仅限于意见征求的对象,公告栏宣传成为村民知悉政策的唯一途径,难免出现误解偏差,因此村民对景观建设、环境保护等工作的热情并不高。微景观工程将村民视作参与的重要主体,从前期规划、项目实施再到后期评审、养护等,每个环节保证村民切实地参与到本村环境改善过程中,充分了解相关政策的具体目标和细节,使村民发自内心地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认同环境保护理念,激发乡村环境保护内生力量,推动生态宜居建设持续发展。

3.3营造缤纷叠彩田园综合体特色旅游景观

缤纷叠彩田园综合体核心区主要由花卉生产区、盆景生产区、精品苗木生产区、花卉资材销售区、休闲农庄、公共绿地和乡村村落等组成,综合体的景观空间一般以2~30m2为主,主要分布在公共绿地、休闲农庄和乡村村落中,根据微景观主题鲜明、趣味性强和有限空间的特点,非常适合以微景观的形式进行造景,有利于营造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景观。综合体的公共绿地主要分布在花卉生产区,绿地空间较小,主要是利用微景小品和微花园进行造景,与花卉生产区的花卉形成有特色的花海景观。休闲农庄景观则以微景小品、微花园、微果园和微菜园为主,如树上人家农庄在餐厅的东侧以枯山水微景观,给人幽静和遐思,世外陶园农庄则以微花园、微景小品为主,突出花的主题,营造出世外桃源的意境,香樟园农庄则以微菜园、微农田来营造景观,塑造出乡土味浓厚的微景观。

结束语

在振兴村庄的背景下,村民参与农村改造是必不可少的。各国政府应促进村民广泛参与的意图,以实现村民和发展小组的"参与";同时,应适应时代的发展,优化参与进程,改善农村人民健康参与的机制,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整合网上活动,提高农村人民参与的开放性。

参考文献

[1]邹小杰,李少红,王晓静.美丽乡村建设下的乡村景观设计探微[J].工业建筑,2019,50(06):213.

[2]程惠珊,苏涵,贾彦飞,陶欣冉,李霄鹤,兰思仁.村民参与式乡村微景观营造模式研究——以晋江市乡村为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5(02):124-129.

[3]魏文静.美丽乡村视域下的乡村微景观规划设计[D].福建农林大学,2019.

[4]程惠珊,李霄鹤,兰思仁.村民参与式的乡村微景观改造研究[J].住宅科技,2019,39(10):57-59

[5]卜晓璇.现代乡村旅游微景观设计的生态化探究[J].现代园艺,2019(04):94-95.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问题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