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尘落俗各惊艳,血肉丰满真人物

2021-03-27董婧怡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5期
关键词:人物塑造红楼梦特点

董婧怡

摘要:《红楼梦》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著作之一,也是作者曹雪芹在“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之后留下的文学宝藏。本文主要从形式、内涵、语言三个方面以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人为例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塑造。

关键词:《红楼梦》人物塑造 特点

《红楼梦》中塑造的人物多达400余位,其中达到典型高度的或是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至少也有几十人。作者根据他们处世的基本态度和个性特征,以及因人物的地位、经历、素养的不同而形成的各种复杂的因素,从而精确地赋予每个人物各自的特点。

一、出尘落俗各惊艳

大观园中的各位女子无疑是美的,但她们的美却又不是完美,不是统一的美,曹雪芹先生笔下为我们构筑的是一个各美其美的真实生活世界。刘敬圻在《<红楼梦>的女性观与男性观》)中指出:“美,是散落的,不追求集大成。红楼梦中的女性美是不偏不倚地散落在少女妙妇身上的,少有重合,少有雷同,是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势。”

林黛玉和薛宝钗作为我们耳熟能详的两位书中的主要角色,作者曹雪芹对两人形象的塑造著实花了不少心思。从外貌上来看,黛玉的美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初见美,是“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瘦弱美;宝钗的美是“脸若银盆,眼同水杏”的圆润美,是“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的淡雅美。黛玉的美是病态之美,弱不禁风,惹人怜爱;而宝钗的美是大家闺秀的美,端庄大气,让人惊叹。

再观林黛玉和史湘云,她们有着相似的经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呈现出各自的美。她们一个自幼丧母然后来到贾府,一个自小父母双亡之后进入贾府。同是寄居他人屋檐下,但是史湘云不像林妹妹一样敏感多疑,她心直口快、肆意洒脱,甚至敢喝醉酒后在大青石上露天睡觉,有时还身穿男装,不拘小节。对比之下,黛玉的美是安静的、细微的,而湘云的美是热闹的、张扬的。

二、血肉丰满真人物

《红楼梦》中的人物不是性格单一的扁平人物,而是血肉丰满的圆形人物。作者曹雪芹注重写实、写真,绝不漫画化、模式化,大大增强了人物的真实感、可信感。

作为《红楼梦》的主角人物之一,书中为我们着力刻画了凤姐的干练、圆滑。以秦可卿的丧事为例,丧事操办地井井有条,而且规模空前盛大。在王熙凤在首次分派任务时,就给下人们一个下马威。一方面,她按照祭品管理、火烛管理、杯盘碗碟的管理将复杂的丧葬事宜中个人的职责范围和内容安排得明明白白,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十分干练。另一方面,她也明令禁止,在她主理秦可卿丧事期间,每日点卯、领对牌、开始工作的时间都是固定的,她提前到来查看,若是发现有偷奸耍滑的、吃喝嫖赌的,一并罚过,若是有相互包庇的,她也绝不姑息。最终丧事安排地十分妥当,这是她精明干练的一面。但与此同时,作者还写了她狡诈、虚伪等性格特点。如尤二姐一事,当王熙凤得知丈夫在外面偷娶了尤二姐之后,并没有立即闹起来,而是偷偷打听到尤二姐的住处到她面前甜言蜜语,哄骗着尤二姐和她同居同住。而后她又在贾母和王夫人面前也是极力为丈夫和尤二姐说情,尤二姐相信了她并跟她回府,却被王熙凤设计害死了肚里的孩子,王熙凤后又伙同秋桐逼得尤二姐吞金自杀。这一件事便足可见王熙凤的狠辣狡诈。

同时即使是一些读者不太喜欢的人物,就比如王熙凤的丈夫贾琏,他在外面寻花问柳,到处留情,和鲍二家的和多姑娘还有前文我们提到的尤二姐等人都有私情,可能让读者不大喜欢。但作者也没有忽略其人性未泯之处,他也是有底线的,当他的父亲贾赦想要强占石呆子的二十把古扇时,推塔并没有按照父亲的意思照办,而是表达了他的不满之情,最后惨遭毒打,动弹不得,这就写出了贾琏性格中良善的另一面,他也并不是彻彻底底的坏人。

三、一言一词显性情

《红楼梦》其中还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生活智慧,语言艺术便是其一。透过人物的一言一词,便可窥其全貌。

林黛玉初到贾府时,说自己“只刚念了《四书》”,却听到贾母对三春姊妹的一句无心之语:不过是认得几个字罢了。这让内心本就敏感的林黛玉提高了警觉,明白了在贾府女子读太多书并不是什么好事。当宝玉出场,问她可曾读了什么书时,她只答“不曾读,些须认得几个字”,这便体现出黛玉小心谨慎、敏感自卑的性格特点。

王熙凤是红楼众人物中最会左右逢源之人,初次在书中出现时,曹雪芹便将其善于察言观色的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其一是夸赞黛玉。她细细打量一番后,用“夸张”的语调表达了对林妹妹“标致”模样的赞美,暖了黛玉的心。其二是迎合贾母。她在言语中暗示,黛玉的标致是遗传了贾母;同时,她又装作感同身受的样子,让贾母觉得她可以体会到贾母对外孙女的疼爱之情,也迎合了贾母。其三是面面俱到。王熙凤在话中强调说黛玉“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是因为三春姊妹都在场。如果她只夸黛玉一个人模样标致,唯恐其他三姐妹不高兴,所以王熙凤连同三姐妹一起夸,这样一来,皆大欢喜。王熙凤寥寥几句话,可谓左右逢源、面面俱到,心思之精巧,辞令之周全,令人钦佩。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立体鲜活、血肉丰满的真人物,一言一词中便可窥他们的性情,确如鲁迅先生评价那般“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参考文献:

【1】兰素芹,《绽放的玫瑰最美丽——< 林黛玉进贾府 > 中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16(3).

【2】刘陈艳《从不礼貌言语行为角度解读王熙凤的调侃》[J],《中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9(1).

【3】刘晨宇、杨斯然,《〈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语言艺术》[J],《汉字文化》,2021(14).

【4】翁礼明,《论 < 红楼梦 > 的女性主义价值诉求》[J],《江西社会科学》,2004(9).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人物塑造红楼梦特点
细品《红楼梦》中的养生茶
假如《红楼梦》也有朋友圈……
续红楼梦
《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手法与影响探析
回家之路
《大师与玛格利特》中空间变换对人物塑造的影响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